![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765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765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765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
福建省四地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B.“帝采首山之铜铸剑”包含氧化还原反应C.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年不朽的原因是与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传千古的剑鲜少铁剑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品易发生吸氧腐蚀2.用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Ag+、NO B.K+、MnO、I-C.Al3+、ClO-、HCO D.Na+、NH、SO3.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原理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B.苯甲酸甲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C.苯甲酸甲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D.苯甲酸甲酯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4.火箭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发生如下反应:(CH3)2N-NH2+2N2O4 ===2CO2+4H2O+3N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 g偏二甲肼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B.44 g C18O2所含质子数为22 NAC.反应生成1 mol CO2,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D.标准状况下22.4 L N2O4所含分子数为NA5.《开宝本草》记载“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铁华粉[(主要成分为CH3COO)2Fe·H2O]可用如下方法检测。已知:[Fe(CN)₆]³⁻+ Fe²⁺ === Fe[Fe(CN)₆]⁻↓(蓝色沉淀)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铁华粉的主要反应为Fe+2CH3COOH===(CH3COO)2Fe+H2↑B.气体X为SO2C.铁华粉中含铁单质D.由上述实验可知,OH-结合Fe3+的能力大于CN-6.某小组实验验证“Ag+(aq)+Fe2+(aq)Fe3+(aq)+Ag(s)”为可逆反应。实验I:将0.0100 mol·L-1 Ag2SO4溶液与0.0400 mol·L-1 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实验II: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0 mol·L-1 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中加入Na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B.I中不能用Fe(NO3)3溶液代替Fe2(SO4)3溶液C.该反应平衡常数K=D.II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为可逆反应7.下列各组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配制1.0 mol·L-1的硫酸溶液 B.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C.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D.制备乙酸乙酯8.某种净水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W、X、Y、Z五种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分处三个短周期,包含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基态Z原子的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之比为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X>W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 W>Z>YC.X与Z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会生成沉淀和气体D.第一电离能:Z>Y>X9.我国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表面锂掺杂的锡纳米粒子催化剂s-SnLi可提高电催化制甲酸盐的产率,同时释放电能,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Zn电极周围pH升高B.放电时,每生成1 mol HCOO-,转移NA个电子C.使用催化剂Sn或者s-SnLi均能有效减少副产物CO的生成D.使用s-SnLi催化剂,中间产物更不稳定10.室温下,0.1 mol·L-1 H3PO4与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Ka1=2.16B.由b点可知Ka1>C.c点时,c(Na+)=c(H2PO)+2c(HPO)+3c(PO)D.Na2HPO4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直接进行中和滴定,可先加入CaCl2溶液再进行滴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1.(14分)钯催化剂(主要成分为Pd、α-Al2O3,还含少量铁、铜等元素)在使用过程中,Pd易被氧化为难溶于酸的PdO而失活。一种从废钯催化剂中回收海绵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1)“还原i”加入甲酸的目的是还原 。(2)“酸浸”过程:①从绿色化学要求出发,酸浸液应选择 (填标号)。 A.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 B.盐酸和Cl2 C.盐酸和H2O2②温度、固液比对浸取率的影响如下图,则“酸浸”的最佳条件为 。(3)“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PdCl4]2-+2RCl R2PdCl4+2Cl-,(RCl为阴离子交换树脂)。①“离子交换”流出液中阳离子有H+、 。②淋洗液需保持pH小于2的原因是 。(4)“沉钯”过程钯元素主要发生如下转化:H2PdCl4(aq)→[Pd(NH3)4]Cl2(aq)→Pd(NH3)2Cl2(s)。“沉钯”的目的是 。(5)“还原ii”中产生无毒无害气体。由Pd(NH3)2Cl2生成海绵钯的化学方程式为 。(6) 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12.(13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a b c d(1)盛放9 mol·L-1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2)b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d中浸有Na2S2O3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4)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A.使用选择9 mol·L-1盐酸替换浓盐酸,有利于减少HCl挥发B.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以维持氯气气流稳定,有利于减少反应过程倒吸的可能C.反应结束后,b中液体经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可得KClO3晶体D.增大装置c中NaOH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提高NaClO产率(5)当b中试管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反应到达终点。实际操作时,发现溶液由黄色(K2MnO4)变为紫红色(KMnO4)甚至产生棕色沉淀(MnO2)影响产品纯度。针对该现象,提出改进的措施 。(6)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Na2SO3溶液。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但试管2试管壁发烫。在上述实验基础上,仅从热力学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NO3)2溶液)(7) ClO中氧原子的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进入氯原子的d轨道形成d-pπ键,相较于ClO-键长短,键能大。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mn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ClO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 。
13.(13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1)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经历以下两步:CO2(g)+H2(g)===CO(g)+H2O(g) △H=+41 kJ·mol-1CO(g)+2H2(g)===CH3OH(g) △H=-90 kJ·mol-1则CO2(g)+3H2(g)===CH3OH(g)+H2O(g) △H=_________。(2)573 K时,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K = 0.5。①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n(CO2):n(H2)=1:3时,该温度下CO2平衡转化率约为0.6,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②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增大压强 B.继续通入CO2C.及时将CH3OH液化 D.使用合适催化剂(3)我国科学家制备了一种ZnO-ZrO2催化剂,实现CO2高选择性合成CH3OH。气相催化合成过程中,CO2转化率(X)及CH3OH选择性(S)随温度及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①生成CH3OH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填标号)。A.220℃,n(CO2):n(H2)=1:4 B.320℃,n(CO2):n(H2)=1:4C.360℃,n(CO2):n(H2)=1:4 D.320℃,n(CO2):n(H2)=1:3②解释不同条件下CO2转化率升高,但产物CH3OH含量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4)甲醇进一步合成天然淀粉的路线如下,其中cat、aox、fls为生物酶。①合成天然淀粉过程中加入过氧化氢酶(cat)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以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4 h为1个周期,每克催化剂能生产5.28×10-3 mol淀粉;自然界中玉米合成淀粉的效率为1.548×10-4 mol·h-1·g-1。该方法生产淀粉的效率是玉米的_________倍(保留1位小数)。14.(10分)基于C、N二维材料构筑的Au单原子位点催化剂(图a),相比于传统的碳负载AuCl3催化剂,在催化乙炔与氯化氢加成过程中能维持较高的活性。 图a 图b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氯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2)氯乙烯中的元素按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3)AuCl3的熔点(254 ℃)比AlCl3(194 ℃)高,原因是 。(4)Au单原子位点催化剂晶体(图a)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标号)。a. 非极性键 b. π键 c. 金属键 d. 范德华力 e. 氢键(5)该C、N二维材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如图b所示,其基本结构单元(虚线图部分)中有 个N原子。(6) 在单掺杂后,Au主要位于如图a所示的碳原子缺陷位,并与周围的三个氮原子配位形成 Au-N3位点。掺杂时单个Au原子替换晶体中的碳原子或氮原子。若图b发生类似单个Au原子的掺杂,则Au有 种掺杂方式。
15.(10分)2021诺贝尔化学奖颁给 “有机小分子的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小分子F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羟基酮Q的过程如下,虚线框表示催化机理。回答下列问题:(1)Q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硝基、 。(2)A→B的反应方程式: 。(3)B→C的反应类型为 。(4)F(C5H9NO2)的结构简式为 ,判断其是否为手性分子 (填“是”或“否”)。(5)M是分子F的同分异构体,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 。①M无环状结构,含有氨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3:2:2:2(6)参考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设计以甲苯和乙醇及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的路线 。
福建省四地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式对而未配平或重要条件错误扣1分,气体或沉淀符号未标扣1分,以上扣分不累计。 一、选题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DCBDCAB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11.(14分)(1) PdO (1分)(2) ① C (1分)② 80℃,固液比4:1 (2分)(3) ①Fe3+、Cu2+ (2分)②防止含钯化合物和杂质离子析出堵塞离子交换树脂 (2分)(4) 进一步除杂,同时富集离子交换后的钯元素,便于后续还原反应 (2分)(5) 2Pd(NH3)2Cl2+N2H4·H2O === 2Pd+N2↑+4NH4Cl+H2O (2分)(6)浸出液(写HCl也可得分)、树脂 (2分)12.(13分)(1) 分液漏斗 (1分)(2) Cl2+6OH-ClO+5Cl-+3H2O (2分)(3) 吸收溢出的氯气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2分)(4) D (2分)(5) 反应前用少量水润湿MnO2粉末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6) 向试管1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待试管2冷却后,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2分)(7) > (2分)13.(13分)(1) -49 (1分)(2)①0.5 (2分)②AC (2分)(3)①B (2分)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O2转化率升高;副反应增多,CH3OH含量降低 (2分)(4) ①及时分解H2O2,防止其对酶的破坏,同时增大O2的利用率 (2分)②8.5 (2分)14.(10分)(1)3s23p5 (1分)(2)H<C<Cl (2分)(3)二者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AuCl3相比AlCl3,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熔点更高。 (2分)(4)b (2分)(5) ①4 (2分)②2 (1分)15.(10分)(1)羟基、酮羰基 (2分)(2) (2分)(3)取代反应 (1分)(4) (2分)是 (1分)(5) 、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七地市厦门福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七地市(厦门、福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七地市(厦门、福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高三高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