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汇总卷】2022年广东省普宁市中考数学模拟真题 (B)卷(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汇总卷】2022年广东省普宁市中考数学模拟真题 (B)卷(含答案详解),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普宁市中考数学模拟真题 (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的两个根为、,则的值为( )A.-2 B.2 C.-5 D.5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0 B. C. D.3.14159263、筹算是中国古代计算方法之一,宋代数学家用白色筹码代表正数,用黑色筹码代表负数,图中算式一表示的是,按照这种算法,算式二被盖住的部分是( )A. B. C. D. 4、的值( ).A. B.2022 C. D.-20225、将正方体的表面分别标上数字1,2,3,并在它们的对面分别标上一些负数,使它的任意两个相对面的数字之和为0,将这个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得到以下的图形,这些图形中,其中的x对应的数字是﹣3的是( )A. B.C. D.6、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7、根据以下程序,当输入时,输出结果为( )A. B. C. D.8、如图,在△ABC和△DEF中,AC∥DF,AC=DF,点A、D、B、E在一条直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A. B.C. D.9、如图,已知△ABC与△DEF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OA:OD=1:3,且△ABC的周长为2,则△DEF的周长为( )A.4 B.6 C.8 D.1810、已知正五边形的边长为1,则该正五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 ).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2、已知p、q是实数,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x值满足方程|x2+px+q|=2,则q的最小值 ___.3、如图,邮局在学校(______)偏(____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是(______)米.4、如图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中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的度数为________º. 5、在⊙O中,圆心角∠AOC=120°,则⊙O内接四边形ABCD的内角∠ABC=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且过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抛物线.①若新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求m的值;②若,是新抛物线上的两点,当时,均有,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如图,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这个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3、如图,二次函数y=a(x﹣1)2﹣4a(a≠0)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AC,BC,判定△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分别在其的边、上,顶点、在其的对角线上. 图1 图2(1)如图1,求证:;(2)如图2,若,,求的值;(3)如图1,当,,求时,求的值.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2)联结BC、BD,求∠CBD的正切值;(3)若点P为x轴上一点,当△BDP与△ABC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直接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的两个根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有,.2、B【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141592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掌握无理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参考算式一可得算式二表示的是,由此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图中算式二表示的是,所以算式二为 所以算式二被盖住的部分是选项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理解筹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B【分析】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数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的含义可得答案.【详解】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含义,掌握“求解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解本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求出各选项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 A.x=-3B.x=-2C.x=-2D.x=-2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6、A【详解】解:.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7、C【分析】根据流程图所示顺序,逐框分析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当输入时,代入代入,则输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流程图与代数式求值,正确代入求值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AC∥DF,∴∠A=∠EDF,∵AC=DF,∠A=∠EDF,添加∠C=∠F,根据ASA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ABC=∠DEF,根据AAS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AB=DE,根据SAS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AC=DF,∠A=∠EDF,添加BC=EF,不可以证明△ABC≌△DEF,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9、B【分析】由与是位似图形,且知与的位似比是,从而得出周长:周长,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与是位似图形,且,与的位似比是.则周长:周长,∵△ABC的周长为2,∴周长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位似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10、C【分析】如图,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 证明 再证明可得:设AF=x,则AC=1+x,再解方程即可.【详解】解:如图,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 ∴五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08°, ∴∠BAG=∠ABF=∠ACB=∠CBD= 36°, ∴∠BGF=∠BFG=72°, 设AF=x,则AC=1+x, 解得:,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2【分析】利用角平分线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和,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最后通过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如下图所示:、分别是与的角平分线, , , ,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等角对等边以及角平分线和平行的性质,熟练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相等角,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2【分析】根据题意由方程|x2+px+q|=2得到x2+px+q-2=0,x2+px+q+2=0,根据判别式得到Δ1=p2-4q+8,Δ2=p2-4q-8,依此可Δ2=0,Δ1=16,可得p2-4q-8=0,依此可求q的最小值.【详解】解:∵|x2+px+q|=2,∴x2+px+q-2=0①,x2+px+q+2=0②,∴Δ1=p2-4q+8,Δ2=p2-4q-8,∴Δ1>Δ2,∵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x值满足方程|x2+px+q|=2,∴Δ2=0,Δ1=16,∴p2-4q-8=0,∴q=p2-2,当p=0时,q的最小值-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由根的判别式得到p2-4q-8=0是解题的关键.3、北 东 45 1000 【分析】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于是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进行解答.【详解】解:邮局在学校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学校 1000米.故答案为:北,东,45,10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4、70【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详解】解:如图,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在它们中,边长为和的两边的夹角分别为和,,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120°【分析】先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然后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AOC=120°∴∠D=∠AOC=60°∵⊙O内接四边形ABCD∴∠ABC=180°-∠D=120°.故答案是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2)①②【分析】(1)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将点坐标代入求解的值,回代求出解析式的表达式;(2)①平移后的解析式为,可知对称轴为直线,设点坐标到对称轴距离为,有点坐标到对称轴距离为,,,可得,解得,可知点坐标为,将坐标代入解析式解得的值即可;②由题意知该抛物线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知,解得,由时,均有可得计算求解即可(1)解:∵的顶点式为∴由题意得解得(舍去),,,∴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解:①平移后的解析式为∴对称轴为直线∴设点坐标到对称轴距离为,点坐标到对称轴距离为∴,∵∴解得∴点坐标为将代入解析式解得∴的值为8.②解:由题意知该抛物线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解得 ∵时,均有∴解得∴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的平移与性质、与x轴的交点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二次函数知识的熟练灵活把握.2、见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从正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4,2,3;从左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4,3,据此可画出图形.【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及小正方形内的数字,可知主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列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该列小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相应行中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3、(1);(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将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a的值,即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2)令,求出x的值,即得出A、B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判断的形状.(1)解:将点C代入函数解析式得:,解得:,故该二次函数表达式为:.(2)解:令,得:,解得:,.∴A点坐标为(-1,0),B点坐标为(3,0).∴OA=1,OC=,,∴,. ∵,即,∴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勾股定理逆定理.根据点C的坐标求出函数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根据四边形,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和,然后证明,即可证明出;(2)作于M点,设,首先根据,证明出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然后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然后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得到,即可表示出BF和FH的长度,进而可求出的值;(3)过点E作于M点,首先根据题意证明出,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设,根据题意表示出,,过点E作,交BD于N,然后由证明出,设,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然后由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进而得到,解方程求出,然后表示出,根据勾股定理得到EH和EF的长度,即可求出的值.(1)解:∵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2)解:如图所示,作于M点,设∵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由(1)得:∴∴;(3)解:如图所示,过点E作于M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即∵∴∴∴∴设∵∴∴∴由(1)得:∴∴过点E作,交BD于N∵∴∴∴设∴∴∵∴∵∴∴∵∴∴∴解得:或(舍去)∴由勾股定理得:∴.【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求解.5、(1),点C的坐标为(0,-3)(2)(3)(-3,0)或(-,0)【分析】(1)把A、B两点坐标代入函数求出b,c的值即可求函数表达式;再令x=0,求出y从而求出C点坐标;(2)先求B、C、D三点坐标,再求证△BCD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求出;(3)分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即可.(1)解:(1)将A(-1,0)、B(3,0)代入,得 解得: 所以,. 当x=0时,.∴点C的坐标为(0,-3).(2)解:连接CD,过点D作DE⊥y轴于点E,∵,∴点D的坐标为(1,-4). ∵B(3,0)、C(0,-3)、D(1,-4),E(0,-4),∴OB=OC=3,CE=DE=1,∴BC=,DC=,BD=.∴. ∴∠BCD=90°. ∴tan∠CBD=. (3)解:∵tan∠ACO=,∴∠ACO=∠CBD. ∵OC =OB,∴∠OCB=∠OBC=45°.∴∠ACO+∠OCB =∠CBD+∠OBC.即:∠ACB =∠DBO. ∴当△BDP与△ABC相似时,点P在点B左侧.(i)当时,∴.∴BP=6.∴P(-3,0). (ii)当时,∴.∴BP=.∴P(-,0). 综上,点P的坐标为(-3,0)或(-,0).【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汇总卷】2022年湖南省隆回县中考数学模拟真题 (B)卷(含详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相反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汇总卷】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数学模拟真题 (B)卷(含答案详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则等于,下列计算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汇总卷】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数学模拟真题测评 A卷(含答案详解),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