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巩固练习
展开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基础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位官吏(lì)一下子拽住了马笼(lóng)头。
B.这家作(zuò)坊生产的“驴(lǘ)打滚”糕点十分美味。
C.小商贩(fàn)不小心撞上了对面来的一乘(shèng)轿子。
2.按要求写词语。
①文中“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形容名气大,我还能写出几个和它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来来往往”形容街上的人________,由此我还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
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 北宋的张择端 B. 北宋的滕明道 C. 唐代的张择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上河图》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B.作者选择了两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
C.《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挑 骑 推 赶
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2)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__”画出来。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_______的特点。
(4)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5)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6.下面的名画分别出自哪位画家之手?请你连一连。
《墨虾》________ 王冕
《奔马图》________ 郑板桥
《墨梅图》________ 徐悲鸿
《兰竹芳馨图》________ 齐白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答案】 B
【考点】拼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作(zuò改zuō)坊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 名扬中外;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名扬四海;很多;川流不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
【考点】词形,词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根据意思写词语有很多近义词,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几个即可。
故答案为:①名扬中外、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名扬四海;②很多、川流不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答案】 A
【考点】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答案】 B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B:错误 作者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答案】 (1)骑;挑;赶;推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热闹
(4)有的在杀鸡,有的在卖鱼,有的在弯腰挑选水果,还有的小孩手里拿着大大的棉花糖边走边吃。
(5)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考点】语段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骑、挑、赶、推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3)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热闹
(4)有的在杀鸡,有的在卖鱼,有的在弯腰挑选水果,还有的小孩手里拿着大大的棉花糖边走边吃。 (5)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答案】 齐白石;徐悲鸿;王冕;郑板桥
【考点】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齐白石、徐悲鸿、王冕、郑板桥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1 赵州桥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1 赵州桥优秀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纸的发明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纸的发明优秀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