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9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93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93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
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
C.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
D.③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
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 C.室温下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A.A B.B C.C D.D
3、如图是甲、乙两种圉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
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中元素都显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酒精 C.汽油 D.氯化钠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
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
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盐 C.蔗糖 D.麻油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包括75%乙醇、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
(1)乙醇俗称酒精它的化学式为C2H6O。75%乙醇是用乙醇和水配制的,在20℃时,取75mL的乙醇,加水配成100mL溶液即可制得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其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100mL溶液中25mL是水,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酒精是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若用95%的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需要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胶头滴管。
(2)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现被广泛用于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次氯酸钠见光就会分解,产物是氧气和氯化钠。写出一条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______,NaC1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有效氯含量5.5%~6.5%,这里的"氯“指的是______(“单质“、“分子“或”元素“),写出次氯酸钠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1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______个碳原子(科学记数法),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A 、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t1℃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4)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 3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3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45.8 | 85.5 | 110 |
(1)图中能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A”或“B”),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______℃之间。
(3)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4)60℃时,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______m2(填或“>”、“<”“=”)。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t3℃时,在50g水中至少加入___________g乙物质才能形成饱和溶液。
(3)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想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5、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全新病原体,目前对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分析,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如下,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很敏感,56℃持续加热30分钟,以及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都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另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液也可有效的灭活病毒,不过氯己定不能灭活该病毒。现嘉祥县第四中学每天需要喷洒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的消毒液,以许光皓,高晗,张明宇,晁子昂,李广杰,岳腾飞,孔凡泰,山耀凯,张潇益,朱振瀚组成的兴趣小组圆满完成任务。请你完成下面的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_kg。
(2)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亿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
(2)20℃时,向 3 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 A | B | C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 20 | 36 | 50 |
溶液质量(克) | 120 | 136 | 136 |
①实验所得 3 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②求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利用此原理,向160kg含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请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4、实验室常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
(1)欲配置 100g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取用 1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mL。
(2)含 0.04mol 溶质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能产生多少克的氧气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氧气,请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该剩余气体______________。
5、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若将100g40%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喷雾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6、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
(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7、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
(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硫酸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中金属(用R表示)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产生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
(3)该合金由铜与_________两种金属组成。
(4)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欲将上述合金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上述最终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可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再经过某些反应就制得铜盐。
9、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十五中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容器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图。请计算:
(提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钾不与酸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图三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2)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小明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都变瘪且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1)小明认为二氧化碳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填“是或否”)正确,理由是_____。
(2)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A瓶与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溶质的溶解性更强。
2、探究“烧不坏的滤纸”实验。
(实验过程)将浸泡于适宜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滤纸取出后点燃,发现酒精发生燃烧, 而滤纸不燃烧且完好无损。
(1)酒精(C2H6O)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从燃烧条件分析,滤纸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
(提出问题)该实验中,适合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
(探究步骤)Ⅰ.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 0.8 g/mL,水的密度为 1.0 g/mL)
实验编号 | 无水酒精体积/mL | 水体积/mL |
① | 10 | 5 |
② | 10 | 10 |
③ | 10 | 15 |
④ | 10 | 20 |
⑤ | 10 | 30 |
Ⅱ.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
Ⅲ.用温度传感仪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数据,绘成图像如图。
(3)曲线①在接近 20 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
(4)实验③大约在____s 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
(5)没有继续进行“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10:35” 实验的原因是____。
(实验结论)(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合理的范围是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
3、CaCl2和NaCl是常用的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对某融雪剂样品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i、含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中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Na的焰色为黄色,Ca的焰色为砖红色。
ii、CaCl2 + Na2CO3 =2NaCl +CaCO3↓
(进行实验1)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由实验1推知,样品中含有CaCl2,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小组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1,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2)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①~⑧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 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试剂及 用量 | 24%的NaCl溶液/g | 2 | 4 | 6 | 8 | 6 | 4 | 2 | 0 |
24%的CaCl2溶液/g | x | 0 | 0 | 0 | 2 | 4 | 6 | 8 | |
水/g | 6 | 4 | 2 | 0 | 0 | 0 | 0 | 0 | |
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 | 3.57 | 6.77 | 9.44 | 14.19 | 12.84 | 11.54 | 9.97 | 9.52 |
(解释与结论)
(3)通过实验①~④可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融冰效率的影响。实验①中,x=______。
(4)由实验①~④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6)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的”,所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反思与评价)
(7)甲同学依据实验2中⑤~⑧得到结论“CaCl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融冰效率越低”。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4、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硝酸押钾的质量/g | 20.0 | 25.0 | 30.0 | 35.0 |
所得溶液的质量/g | 120.0 | 125.0 | 130.0 | 131.6 |
①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A4打印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A4打印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