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NaOH,搅拌溶解
C. 煅烧石灰石
D. 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将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70g 溶液
C.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大于b
B.增加溶质都可将a、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
C.b中含有少量a,最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b
D.P点表示该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5、发生结晶现象的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6、属于溶液的是
A.八宝粥 B.汽水 C.珍珠奶茶 D.蒸馏水
7、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蔗糖 C.食盐 D.味精
8、下列因素不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a.固体的种类;b.固体颗粒的大小;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多少;e.温度
A.abed B.abe C.bd D.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洁精由于有__________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2)食品包装袋内通常会填充氮气,这是因为_________。
(3)生活中可用于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③要使乙物质析出晶体,可采取______的方法。
④将9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甲物质的质量为______克。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
(2)在30 ℃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4)将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
(5)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_________(填“>”“=”或“<”)乙。
(3)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5、下表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1)上述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是________。
(2)要使KNO3从其溶液中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3)60℃时,用100g水配成KNO3饱和溶液再将其降温到10℃,析出结晶_______g。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下图是我县某校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溶液时的实验操作留影。请你也参与到实验中来。
(1)计算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
(2)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溶解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4)若使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①增加蔗糖,②蒸发水。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法并计算出具体数值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反应方程式:,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2)求100g该市售食醋中的醋酸的质量分数。
3、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
(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的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6、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它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
(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计算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
7、某石灰石中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一兴趣小组想测定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他们将一块样品敲打粉碎后,取出 6g 放入质量为 20g 的烧杯 中,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掉盐酸的质量为 50g。反应所需时间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在花卉市场上经常见到用营养液培育观赏植物。你会用无土栽培花卉吗?有一种无土栽培花卉的营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它的成分含有磷酸铵和硝酸钾,且这两种溶质的质量比为1:3。
(1)营养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2)500g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欲将上述500g营养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至1.5%,需要蒸发掉多少g的水?(设蒸发过程中无晶体析出)(写出计算过程)
9、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对比实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甲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乙 |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丙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推论 |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 Na+或____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 _____ |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 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______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2)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写一条即可)。
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 水的体积 | 所加物质 | 测量液体温度(℃) |
实验1 | 50 mL | 硝酸铵 | 15 |
实验2 | 50 mL | 氯化钙 | 28 |
实验3 | X | 氯化钠 | 21 |
实验4 | 50 mL | 无 | 22 |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可多选)。
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4、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汽油与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 实验结论或解释 |
| (1)由图 2 所示现象可知:碘___ (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2)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选填“强”或“弱”) |
(反思与应用)
(3)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巾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巾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下载),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下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