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七热点题型专题提升演练
展开专题七 热点题型
专题提升演练
1.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可以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解析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答案A
2.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解析由装置图可知,试管a中的铁钉处于极易生锈的环境中,一周后试管a内铁钉生锈,在生锈的过程中氧气不断消耗,因此试管a内压强变小,而b试管中铁钉缺少水,不易生锈,试管b内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L端液面上升,R端液面下降。食盐水能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
答案B
3.如图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解析由曲线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液的温度M点比N点要低,而100g水中溶解的A物质是M比N多,如果要从N→M,可加入A物质或降温;如果要从M→N,可升温。
答案D
4.铜屑表面呈绿色,欲利用其制取胆矾,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有关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
B.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C.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1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D.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
解析A.由题意,操作①是把溶液A和固体B分离开,说明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不正确;B.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2(OH)2CO3,故正确;C.制取硫酸铜溶液过程中,方法1生成了二氧化硫这种副产物,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所以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不正确;D.由溶液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胆矾是结晶水合物,如果采用加热蒸干的方法将得到的是硫酸铜粉末而不是胆矾,故不正确。
答案B
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6.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 ;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解析(1)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加入的A是锌,X的成分为锌、铜,操作Ⅰ分离出了固体和溶液,所以操作Ⅰ是过滤,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加入过量的锌可以使硫酸铜完全反应,但是过量的锌对于铜仍是杂质,故向固体X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锌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从ZnSO4溶液中得到ZnSO4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所以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答案(1)锌、铜 漏斗
(2)Zn+H2SO4ZnSO4+H2↑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7.乙醇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 ;
(2)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之间是 ;
(3)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请回答:
a.写出上述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解析(1)闻到酒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小于混合前体积和是由于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隔的;(3)根据图中信息,反应物为C2H4和H2O,生成物为C2H5OH,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答案(1)不断运动的
(2)存在间隙(空隙、距离)的
(3)a.C2H4+H2OC2H6O(C2H4+H2OC2H5OH、对有机物的化学式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和反应条件不作严格要求) b.化合
8.材料:自然界中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自然界中碳循环
阅读材料后,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正遭受空前严重的破坏。二氧化碳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地球“发烧”、灾害频发,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分析材料,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写出两条即可) ;在②中,以石灰石为例,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⑧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 。在⑨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在④中,以天然气为例,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何除去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
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仅靠碳的自然循环来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不可能。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化学家们正想尽办法用化学反应的手段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①火电厂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获得化工产品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常压、300 ℃条件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三甲基膦作催化剂以及高压、极低温度条件下,CO2与H2可以高效合成甲酸(HCOOH),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砍伐、植被减少(任选两条即可) CaCO3CaO+CO2↑ 光合作用 CO2+H2OH2CO3 CH4+2O2CO2+2H2O
(2)①2NaOH+CO2Na2CO3+H2O ②CO2+4H2CH4+2H2O ③CO2+H2HCOOH
9.(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1。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需要量取水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解析(1)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故水的体积为=47.5mL;(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故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3)①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NaCl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实际称量NaCl的质量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1)47.5 mL
(2)CBDEA
(3)①②③
10.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 。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解析(1)物质三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氯化氢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可以观察到铁粉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②由图示可知,由于H+不断得到电子变为H2逸出,所以反应后溶液中H+消失。在反应前溶液中无Fe2+,反应后产生了Fe2+,而Cl-在反应前后不变,根据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溶液里面粒子的变化情况,所以表示H+;表示Cl-;表示Fe2+。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氢前边的金属都可以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H后边的金属不能把酸中的H置换出来,所以只有镁和铝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
答案(1)分子间的间隔
(2)①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并有气泡产生
②H+ Cl- Fe2+
③BC
11.对化肥的销售,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买来的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4.0 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OH)2BaSO4↓+2KOH]
××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K2SO4含量≥86%)
净重:50 kg
××化工有限公司
解析K2SO4和Ba(OH)2反应生成沉淀BaSO4,由反应的图像知:生成沉淀BaSO4的质量为4.66g,借助化学反应方程式由生成物BaSO4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K2SO4的质量,从而可判断其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4.0 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
Ba(OH)2+K2SO4BaSO4↓+2KOH
174 233
x 4.66 g
174∶233=x∶4.66 g
x=3.48 g
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87%
由于87%>86%,故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包装说明。
答: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
12.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反应很感兴趣,在小组集体协作下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也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探究:
(1)A装置的作用是 。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装置。球形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气体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小时,轻轻摆动导管,肥皂泡脱离管口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推断】生成的气体是 。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否 | 否 | 能 |
能否与盐酸反应 | 能 | 能 | 能 |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Fe2O3,理由是 。
解析(1)A装置中的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装置,装置B中的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因此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2)由【实验探究】可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具有可燃性,因此生成的气体是氢气;(3)试管中剩余的固体为黑色,由于氧化铁为红棕色,故试管中剩余的固体一定不含氧化铁;又因为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能全部被磁铁吸引,而氧化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黑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氧化铁、氧化亚铁两种物质,一定含有四氧化三铁。若铁全部反应,则黑色固体只有四氧化三铁,若铁有剩余,则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检验剩余的黑色固体为铁和四氧化三铁或四氧化三铁,只需要向样品固体中加入适量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由上述推断可知,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
答案(1)提供水蒸气
(2)H2
(3)Fe3O4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合理答案即可) | 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3O4。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合理答案即可) |
3Fe+4H2O(g)Fe3O4+4H2
Fe2O3是红棕色粉末,FeO不能被磁铁吸引(合理答案即可)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演练: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演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五物质的检验提纯和推断专题提升演练: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五物质的检验提纯和推断专题提升演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提升演练: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提升演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回答下列问题,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