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展开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1.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5μm=2.5um×10−6m B. 2.5μm=2.5×10−5dm
C. 2.5μm=2.5×10−6cm D. 2.5μm=2.5×109m
2. 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线而形成的,如图所示。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3. 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升华
4. 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A. 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5.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形“影”不离 D. 湖光倒“影”
6. 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沥青属于晶体 B.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C. 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 D.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7.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8.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3s内的速度( )
A. 一定是2.5m/s B. 可能是2.5m/s C. 可能是5m/s D. 不确定
9. 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物体的速度v就越大
B.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长,物体的速度v就越小
C. 该物体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该物体的速度v不随路程s和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
10. 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 ):
A. 天平仍然平衡 B. 铝球一端下沉 C. 铜球一端下沉 D. 无法确定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12. 在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时光的传播路径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
C. 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 A 的像
D. 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 B 始终能与蜡 烛 A 的像重合
14. 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灯 B. 路边的树木 C. 小明 D. 驶来的校车
15. 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 南昌市冬季最冷的气温
16. 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
17. 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将甲切去13、乙切去14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
18. 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______的;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飞船是的______。
19. 一块金属质量是270g,体积是100cm3,把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的密度是______g/cm3,若将金属块的质量减少一半,它的密度又是______g/cm3.
20. 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m.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______m/s的速度远离他.
21. 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2.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则它装满酒的质量为______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g.
23. 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24. 如图所示经过平面镜的一束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0∘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完成光束经过的大致径迹.
25.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请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6.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
27.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28. 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2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______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
29. 声音传播到障碍物后发射回到人耳--称为回声.某放牧小孩,面对前面一坐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秒钟后听到回声,则该小孩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
30.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杯子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杯子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是多大?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2.5μ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C、D、∵1μm=10−6m=10−5dm=10−4cm,∴2.5μm=2.5×10−6m=2.5×10−5dm=2.5×10−4cm。
故选:B。
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
2.【答案】D
【解析】解: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部分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就看到部分太阳,即日环食。
故选:D。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本题考查的简单的光学现象,比较基础,一般情况下记住相关的例子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衣服上的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故选:A。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4.【答案】B
【解析】解:A、由图象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是正确,故A正确;
B、液体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而图中表示温度降低、不变、降低,故B错误;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D、物质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物体的m−V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乙图象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关系相符,故D正确。
故选:B。
先思考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再看图象中所反应的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与这个关系是否吻合。
此题考查了对m--V图象、晶体的熔化图象、s--t图象的分析,关键是搞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答案】D
【解析】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D、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D。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
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
6.【答案】B
【解析】解:
A、沥青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
BC、沥青被烤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正确,C错误;
D、沥青被烤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根据物质熔化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吧固态分为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认识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7.【答案】D
【解析】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答案】A
【解析】解:
在4s内通过10m的路程,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v=st=10m4s=2.5m/s,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整个过程的速度都相同,这个物体在3s内的速度也是2.5m/s。
故选:A。
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以及速度的计算,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速度是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取决于物体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时间无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
速度的定义式v=st运用了比值定义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s与时间t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路程s、运动时间t无关。
10.【答案】C
【解析】解:因为,m=ρV,,
所以,所以铜球一端下沉。
故选:C。
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放在天平两盘中,两球质量相等时,天平仍然平衡;两球质量不相等时,天平向质量大的一端下沉。
两球的体积相等,密度越大的金属球质量越大,放质量大的金属球一端下沉。
11.【答案】B
【解析】解:A、水面映出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看到水底是水底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会看到水底变浅,符合题意;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是因为黑板表面比较光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树荫是太阳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大树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解:
A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要远离法线,所以AB错误。
C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C。
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关于法线对称;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异侧。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
13.【答案】C
【解析】解:
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错误;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得到蜡烛 A 的像,故C正确。
D、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则物距和像距会发生改变,像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
故选:C。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
14.【答案】D
【解析】解:站在路边的小丽相对于小明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时,小丽是静止的;以驶来的校车为参照物,小丽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她是运动的。
故选:D。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5.【答案】A
【解析】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0℃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江西南昌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体温、气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16.【答案】空气;340;声波
【解析】解:(1)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风声、雨声、读书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故答案为:空气;340m/s;声波.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7.【答案】8:3 8:3 4:9
【解析】解:
因为ρ=mV,
所以:::3;
因为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把甲、乙都切去一部分后,其密度均没有变化,故密度之比不变,仍是8:3;
设甲原来的体积为V,则乙原来的体积为2V,
将甲切去13、乙切去14后,
甲剩余体积为,乙剩余体积为,
两者之比为::32V=4:9。
故答案为:8:3;8:3;4:9。
①要想算出它们的密度之比,可以根据密度公式分别列出这两种物体的密度表达式,然后将题中的数据代入即可算出它们的密度之比;
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③已知切去体积之比和原来的体积之比,可以得到剩余体积之比。
该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说,还可以把比值当成数值,直接代入公式求得。
18.【答案】运动 静止
【解析】解:“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对接后,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位置在不再发生改变,故飞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及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为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为静止的。
通过“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知识;从一个大的场景挖掘物理知识,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题目。
19.【答案】不变;2.7;2.7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应用密度公式可以解题,正确理解质量、密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位置无关;
已知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金属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而改变。
【解答】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金属到达月球,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金属的密度为ρ=mV=270g100cm3=2.7g/cm3;
将金属块质量减小一半,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仍然是2.7g/cm3.
故答案为:不变;2.7;2.7。
20.【答案】1.73不变 4
【解析】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与物大小相同,人身高是1.7m,则像高也是1.7m;
(2)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1.5m,则像离镜1.5m,人与像的距离就是1.5m+1.5m=3m;
(3)像与物的大小相同,与人到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不变;
(4)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4m/s的速度远离他.
故答案为:1.7;3;不变;4.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来填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成虚像.
(1)“物与镜的距离”和“物与像的距离”易混淆,请注意区分;
(2)视觉上的近大远小并不是真实的像的大小.
21.【答案】直线传播;缝隙高度不同
【解析】解: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由于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当缝隙离地面越高,所成的像就会越大。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缝隙高度不同。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立的实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个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我们用手电筒照射到墙上,会有一个光斑,如果手电筒离墙越远,则光斑会越大。
本题考查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2.【答案】0.4550
【解析】解:(1)酒的质量
(2)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0.45;50.
(1)酒的质量可用酒的密度乘以酒瓶的容量即酒的体积得出;
(2)用水的密度乘以瓶子的容量求出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减去酒的质量就行.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密度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和装满酒时酒的体积是相等的,都等于瓶子的容量.
23.【答案】放大 不能
【解析】解:(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2f>u>f,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靠近凸透镜7cm,u
(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承接不到的是虚像。
(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24.【答案】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画出反射光线,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30∘=60∘,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0∘,则法线与凸透镜的主光轴的夹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然后根据各个角之间的关系确定入射到凸透镜的光线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此题综合考查了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和透镜的光路图,关键是根据各个角之间的关系确定入射到凸透镜的光线特点.
25.【答案】解: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方向相同;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如图所示:
【解析】要作出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6.【答案】冰;52;吸收;冰熔化温度不变,蜡温度升高
【解析】解:(1)冰属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乙图象中有一段时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冰的熔化图象.零刻度在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2℃,示数是52℃.
(2)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温度不变,蜡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冰;52;(2)吸热;(3)冰熔化温度不变,蜡温度升高.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
(2)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此题是探究固态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重点掌握内容,考查的是我们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对实验中可以出现的问题的预测能力.
27.【答案】较薄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后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析】解:
(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
(3)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4)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3)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4)根据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8.【答案】(1)零刻度;平衡螺母;147.6;(2)60;(3)2.46;(4)小
【解析】解:(1)用把天平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在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天平的横梁平衡。
(2)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6g。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00g+20g+20g+5g+2.6g=147.6g。
物体的体积=V−V′=160ml−100ml=60ml=60cm3。
(3)ρ=mv=147.6g60cm3=2.46g/cm3。
(4)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和颗粒之间混有空气,铁砂和颗粒的总体积增大,颗粒体积增大,根据ρ=mv,颗粒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本题属于基础题。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读数、天平的读数、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等。
测固体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重要内容,学习中必须掌握!
29.【答案】解:小孩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
t=12×2s=1s,
由v=st得该小孩与大山的距离:
s=vt=340m/s×1s=340m.
答:该小孩与大山的距离为340m.
【解析】人发出的声音经高山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人离大山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所在地方传到大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解:
,
由ρ=mV得,排开水的体积;
;
ρ=mV=114g120cm3=0.95g/cm3;
(2)取出柑橘时,它会带出一点水,造成测出柑橘的体积偏大,由ρ=mV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答:
(1)柑橘的体积是120cm3,密度是0.95g/cm3;
(2)测得的密度偏小,因为取出柑橘时,它会带出一点水,造成测出柑橘的体积偏大.
【解析】(1)用装满水杯子的总质量减去剩余水和杯子的总质量就是排出水的质量;知道排出水的质量,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可求出排开水的体积;由于柑橘浸没在水中,所以柑橘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柑橘的质量与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柑橘的密度;
(2)取出柑橘时,它会带出一点水,造成测出柑橘的体积偏大,据此分析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同样借助排水法,可间接测出柑橘的休积,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要明确认识到这种方法给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g,1mm,24,9km,【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5m,9km,3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