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24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24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24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
C |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D | 测溶液的pH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A.A B.B C.C D.D
2、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扇子扇炉火 | 提高煤的着火点 |
B | 用糯米酿制米酒 | 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
C |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 CaO与水反应吸收热量 |
D |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 活性炭能吸附所有杂质 |
A.A B.B C.C D.D
3、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 苹果 | 菠菜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2.9-3.3 | 5.1-5.7 | 6.3-6.6 | 7.6-8.0 |
A.苹果 B.菠菜 C.牛奶 D.鸡蛋清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5、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电解水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6、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C | 除去水中的空气 | 将水煮沸 |
D | 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汽 |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
A.A B.B C.C D.D
7、纳米Fe粉可治疗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H2+FeCO3Fe+H2O+CO2)制取纳米铁粉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部分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②中依次盛装盐酸、浓H2SO4
B.反应开始时,点燃Y处的酒精灯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C.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⑤是尾气处理装置
D.装置②和装置④可以互换位置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
C.浓硫酸稀释 D.滴进液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酸______、 硫酸______、碳酸_______、氢氧化钠______、氢氧化钙______、氢氧化铁______、氢氧化铜______、氢氧化镁______、氢氧化铝______。
3、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助力疫情防控。
(1)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起到的作用与______(填实验操作)类似。如图所示口罩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84消毒液的的消毒原理为NaClO+CO2+H2O=NaHCO3+X,生成的X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酸,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成分的辅料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其中属于碱的是______(填化学式);磷酸二氢钠的化学式为NaH2PO4,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会有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膜可用______除去,
5、自制酸碱指示剂,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常见物质酸碱性,并用pH试纸来测定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榴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
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将10%的Ba(OH)2溶液缓慢滴入98g10%的硫酸溶液中,如图表示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
(1)图中的b点表示意义_______。
(2)b点对应的加入10%的Ba(OH)2溶液质量为171g,若改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中和该硫酸溶液,则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2、向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中,加入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0.2g。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
(2)计算反应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
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2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4、50克稀盐酸和150克8%NaOH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则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5、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反应的稀硫酸与生成的硫酸铁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坐标图所示: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步实验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
(3)若用98%的浓酸硫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4)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含量___________;
(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6)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8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
6、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 | 硫酸溶液质量 | 洗涤后溶液的pH |
① | 30g | 110g | pH<7 |
② | 40g | 110g | pH=7 |
③ | 50g | 110g | pH>7 |
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进行计算。
(2)请计算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7、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1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中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9、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质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为检验其是否变质并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1)NaOH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理:2NaOH+CO2=Na2CO3+H2O
(提出问题)待测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2)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3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设计方案)
(3)实验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
请你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写出发生的方程式:__________ 。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反思交流)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除了选用试剂验证产物碳酸钠的存在能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外,是否有其他办法证明两者反应呢?
(4)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实验中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应该用等体积的____再分别做一次实验进行对比。
2、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常见的干燥剂,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浓硫酸也是常见的干燥剂,能吸收水,但是不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一步反应和吸收均进行完全。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④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使碱式碳酸铜固体完全分解;
⑤停止加热,同时打开活塞K,通入空气系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 装置C的质量/g | 装置D的质量/g |
步骤③ | m | n |
步骤⑥ | x | y |
(实验分析)
(1)装置A的作用为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
(2)装置B内剩余固体为_____,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
小组同学继续探究装置B内剩余固体的性质,查阅资料发现剩余固体可以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得到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和气体产物。
(猜想与假设)
小组同学猜想紫红色金属单质为铜,气体产物可能为含碳元素的氧化物。
猜想1:产物为铜和一氧化碳;
猜想2:产物为铜和二氧化碳;
猜想3:产物为_______。
(设计方案)
两人查找了资料:CO的特征反应是CO能使某种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变蓝。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A中固体由_____ ②B中黄色试纸变篮 ③C中______ | ①有Cu生成 ②有______生成 ③有CO2生成 |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胶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安全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气体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实验探究)
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2)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______,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3)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______。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评价反思)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5)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__,可观察到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4、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木炭;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实验与结论)请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再设计两种方法来证明小明的猜想。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下载】,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精品),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