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属于溶液的是
A.珍珠奶茶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石灰浆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
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3、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
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4、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酒 B.花生油 C.蔗糖 D.食盐
5、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泥土
6、属于溶液的是
A.八宝粥 B.汽水 C.珍珠奶茶 D.蒸馏水
7、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
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
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8、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
2、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
(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3)写出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______;
3、如图所示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的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_g。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__(填序号),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1g以下用游码)
③溶液装瓶过程中有少量洒出
4、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____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_____有关系。
5、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将30gA物质完全溶解于___________g蒸馏水中,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
(2)t2℃时,分别将100g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③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4)如图乙所示,20℃时,将试管放入盛有X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人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溶液变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8.8gCO2后的固液混合物206.3g,倒入废液缸中进行如下探究和处理:
已知在(1)中盐酸反应一半,(2)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与氧化钙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3)所用石灰石的纯度______;
(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5)用36.5%的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400g,加水的质量为______。
3、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若要配置600g5%的双氧水,需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4、计算题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与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
(1)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5、某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则:
浓盐酸(HCI)500mL | |
浓度(质量分数) | 36% |
密度 | 1.2g/cm3 |
(1)该瓶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克。
(2)取100mL 该浓盐酸与500 mL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3)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6%的稀盐酸,需该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
6、请你仔细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7、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
8、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6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震源深度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在震区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
(1)800 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___ kg。
(2)要配制800 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9、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如图是硝酸钾和食盐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时,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t3℃,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食盐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硝酸钾___________食盐(填“>”、“<”或“=”)。
(4)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t1℃时,向l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7)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硝酸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和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
2、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如图。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 |
实验二:探究燃烧条件。
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探究燃烧条件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将烧杯中的热水倒出,水中白磷露出水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 |
3、过氧化氢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等。其溶液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遇光、热或催化剂等会加速分解。在学校科技节时,兴趣小组同学想对它 作进一步的认识。
(获得)实验室制法:在冰的冷却下,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过氧化钡(BaO2)即可生成过氧化氢,该反应要在低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
(稀释)现需要使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 100g,需 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是____g, 稀释过程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
(探究)同学们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进行趣味实验。大家认为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差值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实验过程中却发现氧气质量的实验值与氧气的理论生成质量相差较大。对此进行深入探究,装置如下图,锥形瓶放电子秤上后读数调零。数据录如下
序号 | 过氧化氢质量/g |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g | 反应后物质总质量/g | 前后总质量差值/g | 氧气的理论生产质量/g |
1 | 20.00 | 24.36 | 21.48 | 2.88 | 0.56 |
2 | 20.00 | 24.30 | 21.54 | 2.76 | a |
3 | 20.00 | 24.21 | 21.65 | 2.56 | 0.56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总质量差的平均值约为 2.73g,造成氧气质量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要使氧气质量的实验值接近理论值,你对实验改进的方法是_____。
4、探究一:用锌制取氢气。甲同学拟用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制取氢气和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实验:
(1)装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D(填字母)。
探究二:硫酸铜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乙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此展开探究。
(设计实验)
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由31.5%的稀硫酸,不同体积水、5%的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试剂用量记录如表:
混合液(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1.5%的H2SO4溶液/mL | 10 | V1 | 10 | 10 | 10 |
5%的CuSO4溶液/mL | 3.6 | 3.8 | 4.0 | 4.2 | 4.4 |
蒸馏水/mL | 16.4 | 16.2 | 16.0 | 15.8 | V2 |
收集70mL水所用时间/s | 21.2 | 20.4 | 19.7 | 20.5 | 21.3 |
(2)表中的V1______mL,V2=______mL。
(分析与结论)
(3)表中______组反应速率最快该组的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提示:31.5%的H2SO4溶液和5%的CuSO4溶液密度均为1.2g/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必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