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
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
C.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
D.③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
2、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3.2g与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103.1g溶液,则该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A.3:5 B.6:6 C.1:1 D.5:4
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A.称固体 B.量液体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4、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泥土
5、花生油、盐、面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白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酒精 B.蔗糖 C.植物油 D.二氧化碳
7、如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水中加入25gB 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B.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不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序号),小红发现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_____。
(2)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4)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中混有不溶性杂质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
(5)把5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
实验A,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2)如图B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易溶于水
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③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然后过滤。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_________(填“>”“=”或“<”)乙。
(3)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5、下表是NaCl、CaCl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H2O) | NaCl | 36.0 | 36.6 | 37.0 | 38.4 |
CaCl2 | 27.6 | 39.8 | 41.4 | 43.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C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CaCl2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经测定,35克某NaC1样品中含CaCl24.3克。现设计如下实验提纯NaC1:
1.甲中清液是NaCl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乙中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点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列式即可);X较合理的取值是______。
A.100 B.95 C.90 D.80
理由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2、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黄铜是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2)生产氢气的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3、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十五中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容器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图。请计算:
(提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钾不与酸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4、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锌粒反应制取硫酸锌。现取废硫酸4.9吨与足量的废锌粒反应,得到质量为1.61 吨的硫酸锌和一定量的氢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5、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若要配置600g5%的双氧水,需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6、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
(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_____。
(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
(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8、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高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为158.1g.计算:
(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为了测定一种钢样品的含量,小明称取了12.8g钢样品,投入装有20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称量,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 | 实验二 |
(1)实验一目的是探究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在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
(2)实验二是探究_______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___。
2、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高锰酸钾、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氧气.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序号);利用此原理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在此实验中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给仪器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
(3)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从图中选出正确的操作编号).
(4)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人了导气管,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实验二、探究高锰酸钾的溶解性: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步骤一:如图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根据此实验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
(2)步骤二:如图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请你对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的稀高锰酸钾溶液。取一根小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燃,迅速伸人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烧杯A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反应前后锰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I拓展实验
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的手上不小心沾上了高锰酸钾溶液,结果手上的皮肤变成了棕黄色,经过查阅资料结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拓展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讨论分析:构成皮肤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其属于_________(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遇到高锰酸钾溶液后被腐蚀,因此皮肤呈现棕黄色。进行如下两个实验探究KMnO4溶液对不同类物质的腐蚀性:
实验四、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
KMnO4溶液浓度 | 0.002% | 0.01% | 0.1% | 1% |
鸡皮的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 全部变为棕色 | 全部变为黑色 |
实验五、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实验 | 25mL0.1% KMnO4溶液 |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 |
铜片质量/g | 实验前 | 0.54 | 0.54 | 0.54 | 0.54 |
18小时后 | 0.54 | 0.52 | 0.54 | 0.43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五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填编号)。
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I:将足量的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钾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探究II:
实验 | ① | ② | ③ |
现象 | 固体溶解, 形成紫红色溶液 |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 固体几乎不溶解 |
探究III: 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I中,溶解过程放出热量的物质是 __________ 。
(2)对探究II中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需要做的对比是 ________ 。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__________ 。
(3)探究III中,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 。通过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想通过探究,比较食盐和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探究方案应该是 __________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气体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_____,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_____。
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_____,可观察到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最新):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最新),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最新: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最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