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溶液结晶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降低
B.浓度一定减小
C.溶质一定减少
D.溶剂一定减少
2、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
C.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
B.一定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
C.t℃时在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D.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
4、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C.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D.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5、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6、如图所示装置,向小试管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A侧支管液面上升,B侧支管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晶体
C.氯化钠晶体 D.浓硫酸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
B.t1°C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C升至t2°C,所得溶液都变为不饱和
D.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 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
2、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水,P点的含义是______。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t2℃时,将30g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是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写二种方法)。
(5)t2℃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______氯化钾(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t2℃,分别将100g和50g两份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恢复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前者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甲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乙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3)60℃时,分别将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_KCl(填系号)。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②生石灰③硝酸铵固体④干冰⑤浓硫酸⑥氢氧化钠固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60℃时,将20gKC1固体放入5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4、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
(2)在30 ℃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4)将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
(5)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小路向容器中加入85g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
(1)最终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求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质量分数是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2、实验室里,某同学称取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固体20g,放入烧杯里,滴加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里的剩余溶液质量为115.6g(无晶体)。提示:氯化钙溶于水且不和稀盐酸反应。请回答: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烧杯里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现有80g 10%的硝酸钠溶液,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
5、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锌粒反应制取硫酸锌。现取废硫酸4.9吨与足量的废锌粒反应,得到质量为1.61 吨的硫酸锌和一定量的氢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6、实验室中经常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
(1)4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
(2)若要将8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4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8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7、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
浓硫酸溶液(H2SO4)500mL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98% |
密度 | 1. 84 g/cm3 |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
(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1g/cm3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9、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1)最多可溶解的锌的质量为多少?
(2)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课外兴趣班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制备O2,并利用制得的O2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否炭粉。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2)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该装置中应盛 ___________ (填药品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
(探究二)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乙装置,A装置烧瓶内储存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CH4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二氧化碳和水.
Ⅰ.装置B的玻璃管中盛入足量的CuO固体;
Ⅱ.将3.0g足量的NaOH浓溶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Ⅲ.按A→C→B→C→…的顺序连接成装置图乙,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再打开K2,加热B装置中足量的CuO固体,充分反应(反应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Ⅳ.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3)写出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4)两个装置C中试剂应相同,第一个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 ,通过数据分析,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 _______ 。
(探究三)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丙装置,实验时通入足量的CO,对“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5)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___________ 。
(6)最后该组同学还对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按下图流程进行探究:
①有色溶液B中的溶质有 __________ (填化学式);固体X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 。
②将2.8g铁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小王同学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他发现固体溶解时受很多因素影响,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1)_______(2)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猜想中的一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你想探究的一个因素是_______
(实验方案)(包括步骤、现象、结论)是:_______
3、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铁-碳原电池,这一原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铁系脱氧剂和自热暖贴。以生活中糕点中的脱氧剂质量配方(铁粉:活性炭:氯化钠=1:0.15:0.2)为参照,保持铁粉质量固定为5g,在密闭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碳原电池反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探究铁-碳原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1:探究不同种类的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炭粉/g | 氯化钠/g |
1-1 | 5 | 0.75(活性炭粉) | 1 |
1-2 | 5 | 0.75(石墨粉) | 1 |
实验2:探究不同用量的活性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2-1 | 5 | 0 | 1 |
2-2 | 5 | 0.75 | 1 |
2-3 | 5 | 1.5 | a |
实验3:探究不同用量的氯化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3-1 | 5 | 0.75 | 0 |
3-2 | 5 | 0.75 | 1 |
3-3 | 5 | 0.75 | 2 |
(解释与结论)
(1)钢铁腐蚀是铁、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
(2)实验1中使用活性炭粉比石墨粉吸氧效果更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2-3中 a =_____ g。
(4)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铁在氯化钠溶液中比在水中腐蚀速率更快
B在铁—碳原电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C在铁—碳原电池中,活性炭粉和氯化钠的质量越多越好
D这个实验目的之一可以配制出效果更好的脱氧剂
(6)放置一段时间的脱氧剂,检验其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是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对比实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甲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乙 |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丙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推论 |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 Na+或____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 _____ |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 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设计上表中实验(2)的目的是_____。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A4可打印: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A4可打印,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