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3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36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836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衣服晾干 C.酒精挥发 D.粮食酿酒2、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2021 年 7 月 25 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中,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 B.谷物酿酒 C.铁的冶炼 D.烧制瓷器4、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水蒸气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 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放置试管 D.说明气密性良好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7、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8、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烟花绽放 B.民间剪纸C.雕刻蛋壳 D.纸张粉碎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某同学做加热某固体的实验,实验结束,发现试管炸裂,请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至少答三条)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里。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量出体积。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化学变化________。A.电灯发光;B.镁条燃烧;C.酒精燃烧;D.白糖熔化;E.白糖受热变黑;F.铜铸成铜器;G.铜器生锈;H.酒精挥发4、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4)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6、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_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是用途(填序号)。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_________;(2)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9、托盘天平的使用:(1)实验室需要一定量食盐,称量前,首先将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处,然后检查___________,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应先___________(填“加砝码”、“加食盐”、“移游码” 下同)再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在称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应___________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操作时如上图所示,则称得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_。(2)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用“ ”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称量结果:烧杯的质量为62.7g)。砝码(g)5020105取用情况 10、根据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1)点燃蜡烛,用一根木条横穿火焰三部分(如图所示),约1-2s取出观察,火焰______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2)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产生。取下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3)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收集证据)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___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②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小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与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下列问题:(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猜想该气体是什么气体(提示:只生成一种气体)并简述推测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推测(要求:简要完成操作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有关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一小块金属后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收集一试管该气体,_______若有:_______________则是:________ 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探究)(1)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结论与解释)(2)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3)①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②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4、甜叶菊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图实验:(查阅资料)浓硫酸为常用的干燥剂,可以吸收水,氢氧化钠固体不仅可以吸收水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如甲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发现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改进实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合有碳、氢元素。(继续探究)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乙图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1)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2)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3)实验后继续通入氮气的原因是_____。(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通过计算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1)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2)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火焰层平均温度/℃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处温度最高。(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②______。(4)拓展延伸:同学们对酒精燃烧进行探究后,进一步对蜡烛的燃烧产生了兴趣。提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提出猜想)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③燃烧的产物可能有炭黑……(进行实验)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______(填字母)。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C.增加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测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对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蜡烛点燃前48.4%18.7%0.058%0蜡烛熄灭后71.6%15.6%3.643%0.0182%(解释与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_。6、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石蜡硬度 小,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Ⅱ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______Ⅲ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_____焰心处有可燃物Ⅳ澄清石灰水______,硫酸铜粉末______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______。7、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8、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2)将蜡烛点燃,把火柴梗放在火焰上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_______(填“a”、“b”、“c”)部分最先碳化,这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三(5)班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__(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5)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9、我国实施“醉驾入刑”的规定,引起某中学化学探究小组的注意,并设计如图实验,对人喝酒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进行比较(不比较水蒸气)。(查阅资料)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提出假设)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猜想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的低;猜想 3:呼出的气体中______含量比空气的高。(实验方案)(1)按如图装置取气,吸气时先打开止水夹______,呼气时再打开止水夹______,得二种气体样品分别于 A、C 集气瓶中,取多瓶气样备用。(2)请填写空格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向 A、C 集气瓶中____________,证明猜想 2 成立。②向 A、C 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______若 C 集气瓶中出现浑浊,且较明显,A 中没有变化, 证明猜想 3 成立。③别向 A、C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若______,证明猜想 1 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试卷【真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通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最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