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通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通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消毒剂 D.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1
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2H2O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的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该转化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4、有关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O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5、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高度。火箭发射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NH3 B.H2O C.O2 D.NO2
6、下列关于N2 + O2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4∶15
7、科学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该反应产物无污染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甲物质的化学式是NH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乙和丁,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5:18
8、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实验室有很多制氧气的方法。
(1)写出A、B两种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A:加热固体制氧气 _____。
B:电解水制氧气 _____。
(2)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这种方法是 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实验室最好选用 _____来制取氧气。(填反应物化学式)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新燃料能源的主要原因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它被称为、“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氧化铁_____;②两个铵根离子______;
(2)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____
②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③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工厂锅炉采用富氧燃烧技术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该技术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锅炉进料前煤要提前粉碎,目的是___。
(2)“灰处理”涉及的反应有,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
(3)根据流程提供的信息,可推测煤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有___。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制氧机可通过调节按钮获得不同含量的富氧空气,由图2信息可算出所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
6、2021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文文制作的简易净水器,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
(2)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代号)。
(3)该反应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
9、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
(1)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过滤可除去水中_________杂质,水中的色素、异闻可用_________除去。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通过_________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0、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请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①2个氧原子:_______;②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A~D是不同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已知12号元素是镁,写出B的粒子符号_______。
②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从示意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写一条即可)。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氧化铜与含少量杂质的氯酸钾混合(杂质为溶于水的氯化钾),混合物共27.1g,将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5g。然后将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______作用;
(2)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的O2量叫生化需氧量(BOD,单位g),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
(1)C6H10O5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0℃时,1.0L某水体(假使该水的密度为1g/mL)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则该水体的BOD为____?(结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20℃时,1.0L水中溶O20.0092g。上述水体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适合于鱼类生存,原因是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6g石灰石(其中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再将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CO2溶解于水)。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 25.2 | m | 63.8 | 83.8 |
(1)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
(2)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当堂检测中,某同学的板演内容如下。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加热20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8.4g,请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①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②
③ 158 87
20g xg
④
⑤x=11
答: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是11g。
(发现问题)上述板演中有错误的步骤及其错误原因是______(写一条)。
(纠正问题)请你将该题正确的解答过程重新写完整______。
5、某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高锰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取16.0g该样品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测定了剩余固体个容器的总质量如表所示。求:
时间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测量质量/g | 48.2 | 48.2 | 47.8 | 47.3 | 46.6 | 46.6 |
(1)加热盛放高锰酸钾的容器质量=___________;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6、我国某化学研究所提出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2),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其反应原理为6Li+N2=2Li3N。若消耗140Kg氮气,产生Li3N的质量是多少?
7、欲测定某NaHCO3固体样品(只含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将5.0g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①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②Na2CO3受热不分解。
(1)标出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将15.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质,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称得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为10.7g。
(1)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g。
(3)求原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20g大理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在高温下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3g。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所取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可编辑),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完整】,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A4打印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