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钙 D.氯化钠
2、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
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3、将一定量的M加入一定量水中水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M可能是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硝酸铵 D.氯化钠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
B.t1°C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C升至t2°C,所得溶液都变为不饱和
D.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5、下列反应或过程所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 用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C、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7、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冰水 C.碘酒 D.白醋
8、某实验小组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和水(密度约为1g/cm3)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
(2)1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选填“NaCl”或“KNO3”);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10℃时,不能够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
B.20℃时,20g 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到30℃之间,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
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原溶液小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为_____。
(2)t2℃时分别把10gA、B、C加入5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将t1℃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4、在老师的带领下,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充分溶解后结果如下。
(1)A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______g。
(2)B中得到的溶液为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通过______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AC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烧杯中盛放了足够量的某物质的溶液,陆续恒温蒸发10g水。第一次蒸发后,烧杯底部结晶析出3g溶质,第二次蒸发后,烧杯底部沉积了8g溶质,第三次蒸发后,烧杯底部将会沉积_________g溶质,第三次蒸发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2、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
(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
4、现有14.9克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原理为Zn+H2SO4=ZnSO4+H2↑。某同学取锌粒13g,加入2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12.6g。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液温度/℃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0.8 | 20.7 |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_℃。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7、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全新病原体,目前对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分析,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如下,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很敏感,56℃持续加热30分钟,以及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都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另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液也可有效的灭活病毒,不过氯己定不能灭活该病毒。现嘉祥县第四中学每天需要喷洒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的消毒液,以许光皓,高晗,张明宇,晁子昂,李广杰,岳腾飞,孔凡泰,山耀凯,张潇益,朱振瀚组成的兴趣小组圆满完成任务。请你完成下面的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_kg。
(2)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8、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硫酸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中金属(用R表示)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产生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
(3)该合金由铜与_________两种金属组成。
(4)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欲将上述合金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上述最终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可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再经过某些反应就制得铜盐。
9、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g?需水多少g?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小黄同学观察到无色透明的葡萄糖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黄色,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按实验编号分别在试管B中加入如下表的物质,排尽气球中的空气;
②连接A、B装置,通入氧气至气球重新鼓起时,关闭止水夹,测得试管B实验数据如下:
编号 | 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 | 温度 | pH | 变色情况 | |
1 | 80mL蒸馏水 | 20g葡萄糖 | 20℃ | 7 | 7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
2 | 80mL蒸馏水 | 20g葡萄糖 | 60℃ | 7 | 7天后呈浅黄色 |
3 | 80mL蒸馏水+1mL稀硫酸 | 20g葡萄糖 | 20℃ | 3 | 7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
4 | 80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 | 20g葡萄糖 | 20℃ | 11 | 7分钟后呈浅黄色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
(2)在实验开始前需要的操作是_____。
(3)实验1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水的密度为1.0g/mL)。
(4)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通过实验1和2,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6)小傅同学认为通过比较实验1、3和4,可得出pH越大葡萄糖溶液变色越快的结论。请指出此实验设计中的错误:_____。
2、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进行研究。
(1)①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生氧气的质量远高于理论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2)浓度为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有消炎、防感染扩散等作用。
①若用10g1%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05%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蒸馏水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mL)。
②在量取蒸馏水时,若俯视读数,则会导致高锰酸钾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0.05%。
(3)经查阅资料得知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不同的溶液中18小时,现象如下表。
编号 | Ⅰ | Ⅱ | Ш | Ⅳ | |
实验 | 25mL、0.1% KMnO4溶液 | 25mL、0.1% KMnO4溶液 +10滴浓硫酸 |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 25mL、1% KMnO4溶液 +10滴浓硫酸 | |
铜片质量 | 实验前 | 0.54g | 0.54g | 0.54g | 0.54g |
实验后 | 0.54g | 0.52g | 0.54g | 0.43g |
(解释与结论)
①通过对比实验Ⅱ和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②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编号为_______。
③该实验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为探究过氧化氢的制取O2的反应,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初步探究: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制取O2速率的因素
序号 | 烧杯1 | 烧杯2 | 烧杯3 | 烧杯4 |
实验操作 |
|
|
|
|
实验现象 |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 少量白雾出现。 | 5分钟后,有比较大量的气泡冒出。 |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白雾。 |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大量白雾。 |
继续探究:重复烧杯1、3、4实验,并分别伸入带火星木条,如图所示。
实验方案 | 序号 | 实验现象 |
烧杯1 | 木条复燃,燃烧很旺 | |
烧杯3 | 木条复燃,之后火焰变微弱 | |
烧杯4 | 木条复燃,之后立即熄灭 |
(结论与解释)
(1)过氧化氢的制取O2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2)为证明MnO2和CuSO4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应增加的对比实验是______(填具体操作)。
(3)能证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影响其分解速率的实验是______(填烧杯的数字序号)。
(4)烧杯内出现大量白雾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来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5%过氧化氢溶液 B10%过氧化氢溶液
C20%过氧化氢溶液 D二氧化锰
(6)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品,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