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设计
展开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一框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导学案
【课标要求】
1.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2.理解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
3.理解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形成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
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否定观,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辩证分析、看待问题的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理解“辩证的否定”的含义,领会坚持辩证的否定的方法。
难点: 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理解造成简单地肯定一切与简单地否定一切错误的根源,理解简单地肯定一切与简单地否定一切的危害。
【知识梳理】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1.肯定与否定的含义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 两个方面。
(2)肯定方面是事物 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3)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 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2.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 ,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 。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 的因素和 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 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 ,矛盾斗争的结果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3.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根据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 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 的错误。
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的特点
辩证的否定具有 的双重性。在事物的发展阶段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 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 的辩证法。
2.坚持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 。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亡,新事物就不能产生。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 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 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自主探究】
1.想一想: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上述原则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2.想一想: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否定一切”,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想一想: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由此认定,“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甚至采信所谓的“维生素疗法”,为预防癌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大剂量地服用维生素,结果导致维生素中毒。
从思维方式看,“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误区,其问题出在哪儿?
4.想一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的厚今薄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对认识对象中的利与弊、好与坏作出正确的肯定与否定。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S省准备出版国学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讨论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时,有专家认为,学习国学,既要忠于经典原著,又不能拘泥于原著。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该专家观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1.肯定与否定 保持自身 灭亡
2.(1)质的规定性 自身的否定
(2)肯定性 否定性 自我否定 全盘否定
3.肯定一切 形而上学
二.1.肯定与否定 否定阶段 事物发展
2.辩证关系 合理因素 原封不动
【自主探究】
1.提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上述原则做到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了传统文化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提示:不正确。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3.提示:辩证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形面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主张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认识事物,将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割裂开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切。材料中“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未对维生索的作用形成全面的客观的认识,简单肯定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忽视了服用维生素超过一定量时,维生素会产生毒副作用,忽视了维生素自身内部所包含的自我否定的方面,将维生素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完全割裂开来,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维生素及其作用,属于形面上学思维,陷入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误区。
4.提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认识其它对象时,我们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肯定其合理成分,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5.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②忠实于经典原著,有利于在学习时把握作品的完整性,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但国学著作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所以不能拘泥于原著。
③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同时注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促进我们的健康发展。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导学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9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导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预习自测,核心知识点,体系构建,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共8页。
2020-2021学年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