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2、品味写景词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每个文人都有西湖梦,如果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比如: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等)但有人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今天就有这样一位文人,心中有一片冰雪,他笔下的雪夜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二、 目标引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四个板块的内容:出行攻略——别样视角;聚焦写法——别样风景;随文析人——别样痴情;课外拓展——别样收获。从作者别样视角,看他笔下别样风景,感受作者别样痴情,希望大家最终都能有别样的收获。三、 出行攻略——别样视角如果今年你就有一个游览西湖的计划,请你现在制作一份你的旅游出行攻略。你会选择什么季节,什么时间?跟谁一起去游西湖?(学生构思)本文作者张岱爱西湖,称自己是西湖真正的知己和唯一的情人,那他是如何制定他游西湖的攻略的呢?(在文中定位,读句子)出行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某日更定时分(淡季出行)崇祯:明亡之后写明朝事,用明朝年号。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十二月: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更定:晚上八点左右。组团与否:独往湖心亭看雪(单独出游,不组团)(有舟子,却说独往?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交通工具:余拏一小舟(租船)注意事项:拥毳衣炉火(注意保暖)思考:这一份旅游攻略做的十分骨骼清奇。一般人游西湖都爱“春夏““花朝”“晴明”这样的大好时节,但他却认为“秋冬、月夕、雨雪”自有它的美丽,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从旅游攻略来看,同学们觉得张岱是一个( )的驴友?预设:孤芳自赏,孤高自许,独来独往,孤独,一个人独自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聚焦写法——赏景奇遇 在这个清冷的夜晚,张岱看到了怎样的西湖景致?(读句子)读完句子,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张岱如何寥寥数笔就将雪夜西湖的凝静清绝呈现在我们眼前?比读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与” 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比读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这句中量词使用是否不妥当呢?老师改过后的几个量词跟文中的几个量词比较,在词义上会有什么区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总结:写景部分运用白描手法,言简义丰,塑造了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美妙意境。白描简介:未着浓妆,只着淡抹,未用任何修辞,只用简单质朴的词语组合,勾勒出一幅画面,如绘画艺术中的素描,简单清新,寥寥数语,精神全出。 这样的一幅画可以通过文字描绘,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更直观地展示。(绘画小组展示) 师:写景是为了抒情,在这一刻,张岱有什么情趣?(板书:3.散文笔法写景,小说笔法记事1、我们思考:《湖心亭看雪》是一片单纯的写景游记吗?游记只能单纯地写景吗?《登勃朗峰》告诉我们,游记中除了用散文笔法写景,还能······因此张岱在赏景之后,更写有奇遇。(读文段)2、之前说舟子不懂张岱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别的人懂吗?(两个金陵人)3、小组内表演读张岱湖心亭遇客。可用文言语言,也可用现代语言。链接:《爱莲说》:同予者何人?《记承天寺夜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师:清高孤傲、痴迷自然的张岱寒夜去看雪,万万没想到他会碰到像自己一样的人。他们一相遇,心情如何?生:大喜。师:那我们就高兴地一起读出来!师:哪几个词要重读,才可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高兴?生:更、此人。( 学生再读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能不能模仿金陵人的语气,换一个词来概括。有没有?(可能的回答: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湖中焉得有此豪放之人、痴人,痛快之人,随性之人,雅致之人,湖中此人;知音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句话要带着怎样的心情读呢?生:惊喜,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师: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大喜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生:强饮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可否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生读)作者在介绍两位金陵人的时候有何特别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知识链接:“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十二月,近年关,依旧漂泊客居,精神上的流浪。) 五、随文析人——解味痴人1.读了湖心亭看雪,你如何看待张岱?一个痴人,(舟子评价:痴,是痴傻之义?——舟子不懂张岱,非知音也)体现在:行痴:天寒地冻、万籁俱寂,夜晚、独往看雪景异:冰冷孤寂的美事疑: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 -mail 2.阅读张岱资料,说说张岱独游湖心亭在追寻什么风景?师:“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痴迷于雪中的景,更执著于雪中的情。混沌苍茫的冰雪世界中,融入了作者追忆前明,感慨世事的淡淡愁绪,却也因知音间的志趣相投而平添了一脉温情。张岱看的不是雪,而是来寻一个故国旧梦,寻一份心灵的归依,寻一种心智的独一。 师:透过痴行痴景,我们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痴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师:这样的一位痴人,他的痴,痴在:(回顾)六、课堂小结七、比较阅读:寻找《江雪》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与情感上的相似之处八、拓展阅读:今天陈老师给你们推荐了一位奇人,接下来希望同学们继续走近他,阅读他的奇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豆瓣评分,简单书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