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同步PPT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课件ppt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同步练习2附答案doc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同步练习1附答案doc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2搭一搭一教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搭一搭(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内容及第5页“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PPT课件出示情境图(教材第4页情境图):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 请每个同学先利用小棒摆一摆,再小组内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1)列式13÷4=3(个)……1(根)。(教师板书) (2)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竖式中表示什么吗?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引导并板书: “13”表示把13根小棒拿去分,“4”表示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3”表示可以摆成3个正方形(强调单位“个”),“12”表示摆3个正方形用12根小棒(4×3=12),“1”表示摆了3个正方形后还剩下1根小棒(强调单位“根”),说明“1”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1根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当小棒根数为14~20时,除数和余数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有什么关系? 小棒操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的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验证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2.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3题。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搭一搭(一)13÷4=3(个)……1(根)结论:余数比除数小【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节课创设搭正方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 [不足之处] 教师评价语言单一,没有感染力。 [再教设计]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再次教学时,可采用“老师很喜欢你回答问题的声音”“你的见解真独特”“你的回答真完整”等评价语言,这样的话语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更活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搭一搭一》课件pptx、《搭一搭一》导学单doc、《搭一搭一》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二)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课件ppt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同步练习1附答案doc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同步练习2附答案docx、北师大版数学二下13搭一搭二教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分苹果背景图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个,······,=4个,=5个,摆一摆算一算,÷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