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一课一练(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缅(miǎn)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B.最使我彷(fáng)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ch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mò)了。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瞭望 儒家 荣誉 不知所错 B.修身 哲理 栽种 格物致知C.毅力 关键 灵感 袖首旁观 D.恐谎 激变 探讨 一帆风顺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__________,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2)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__________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_________的。A.测量 支配 领悟 B.测试 支撑 领会C.测量 支撑 领会 D.测试 支配 领悟4.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B.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把袖子放在手里,在一旁观看。)C.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D.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6.下列各句中,没有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D.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7.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走近平遥文庙学宫博物馆,少了一丝来自纷繁的大千世界的浮躁,多了一份感知历史风物的沉静。日新斋中数十种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让正走向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千年情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参观的真切体验是我最难忘的一天。A.加粗词“走近”应为“走进”,这两个词话的区别在于是否进入内部B.文中画线语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节奏和谐,感情洋溢,层次分明C.文中词语“信息时代”“传统文人”“真切体验”短语类型相同,都为偏正短语。D.语段结尾句搭配不当,主语“体验”与宾语“一天”不搭配。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而且研究学术不可缺少。D.实验的过程不仅是消极的观察,而且是积极的探测。9.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10.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瞭望(______)缅怀(______)彷徨(______)探测(______)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到了宋代,重视读书和学习的文化得到加强。朱子的出现把孔子的传统大大加强了,因为朱子讲“格物致知”,“格物”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从整体上来讲,朱子学这个庞大的体系,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学习。朱子的哲学就是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做的一个哲学lùn zhèng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从孔子到朱子,其主要jī diào是强调学习、强调读书。(1)给加粗字注音。格物致知_____ 庞大_____(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lùn zhèng_____ jī diào_____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jiǎn( )讨或哲( )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zāi( )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哲( )理 探测( )jiǎn( )讨 zāi( )种(2)文段中有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3)文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13.从本学期开始,学校要求各个年级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而班上的陈芬却说:“科学实践活动太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她的观点,请你以其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3)期末,你所在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科学实践活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写出你的科学实践活动心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14.品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1)请为这段文字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参照下面的例句,自选内容仿写一句话。例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仿句: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②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第②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第①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4)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彷páng。2.答案:B解析:A.错→措。C.首→手。D.谎→慌。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测量: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测试:对机械、仪器和电器等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量。(1)句的意思是用仪器对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值进行确定,故用“测量”。支配: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支撑:抵抗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勉强维持。根据两词的词义可知(2)句用“支配”。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悟:领会;理解。“领会”一般与“精神”等搭配,“领悟”一般与“知识”等搭配,故(3)句用“领悟”。故应选A。4.答案:B解析:“袖手旁观”指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5.答案:C解析:选择问句中,前面用逗号,句末用问号。6.答案:B解析:该项所论述的是“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与“实践出真知”无关。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B项,文中画线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8.答案:A解析:B.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语序不当,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仅是……而且是”改为“不是……而是”。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这段话选自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首先看选项的顺序,应该把具有概括性质的①或③放在首位,④具体讲一种途径,排除C、D。A项,把③句放在最后,没有下文显得非常突兀,排除。10.答案:liào miǎn páng cè11.答案:(1)zhì;páng(2)论证;基调12.答案:(1)zhé;cè;检;栽(2)消极;积极(3)举例论证解析:(1)“测”不要误读为zé,“栽”不要误写为“裁”“载”。(2)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的一对词语。“消极”是否定的、反面的,“积极”是肯定的、正面的,互为反义词。(3)文段中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实验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应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运用的是举例论证。13.答案:(1)(示例)感受科学魅力,提升探究能力。(2)(示例)陈芬,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实践能力同样重要。如果只是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培养实践能力,我们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3)(示例)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解析:(1)围绕“科学实践活动”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拟写宣传标语。(2)针对陈芬不重视科学实践活动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3)写出从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益处,注意使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14.答案:(1)(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材料相同、重量不同的铁球,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下降速度与重量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的速度落地。(2)(示例)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解析:(1)此题属于补写事实论据类题。答题要点:①补写的论据要紧扣论点,事实论据要有代表性、典型性、真实性;②补写的论据尽量大众化,为人所共知;③补写的论据的格式要与已有的论据大致相同。此类题答题格式:人物+典型事件(要高度概括能体现中心的事件,并且与论点相结合)。(2)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进行仿写。15.答案:(1)运用了事实论证。举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2)不能。这几个词语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更严密。(3)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启发:要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做事要有计划,有目的,重措施,重过程,重实际,等等。(4)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出真知。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同步解读,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活动探究,语言表达,衔石填海,精准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