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教室9天的最高室温统计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榆林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C.了解榆林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 D.调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的质量
2、一组数据分别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B. C. D.
3、如图为成都市部分区县森林覆盖率统计图.其中,森林覆盖率低于的区县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为了解某初中1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查了2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200名学生是总体
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样本容量是1200名
5、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6、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恰好等于9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7、抽样调查了某校30位女生所穿鞋子的尺码,数据如下(单位:码):
码号 | 33 | 34 | 35 | 36 | 37 |
人数 | 7 | 6 | 15 | 1 | 1 |
则鞋厂最感兴趣的是这组数据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8、某教室9天的最高室温统计如下:
最高室温(℃) | 30 | 31 | 32 | 33 |
天数 | 1 | 2 | 2 | 4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31.5,33 B.32.5,33 C.33,32 D.32,33
9、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0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统计表:
成绩(分) | 80 | 85 | 90 | 95 |
人数(人) | 1 | 2 | 5 | 2 |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90,89 B.90,90 C.90,90.5 D.9
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为______,也叫做x1,x2,x3,…,xk这k个数的______,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_____.
2、2021年徐州某一周各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27,98,78,85,95,191,7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3、下图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七年级学生的出行方式,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4、某班一次体育测试中得100分的有4人,90分的有11人,80分的有11人,70分的有8人,60分的有5人,剩下8人,一共得了300分,则平均数是______(精确到0.1),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
5、已知一组数据:3、4、5、6、8、8、8、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某单位要招聘1名英语翻译,甲、乙两人报名参加了4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 听 | 说 | 读 | 写 |
甲 | 90 | 80 | 85 | 78 |
乙 | 78 | 82 | 85 | 88 |
如果把听、说、读、写的成绩按3:3:2:2计算素质测试平均成绩,那么谁的平均成绩高?请说明理由.
2、学校小卖部有A,B,C,D,E五种冷饮销售,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和0.5元.某天的冷饮销售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天该小卖部销售的冷饮的单价的平均值是多少元?
3、两个人群A,B的年龄(单位;岁)如下:
A:13,13,14,15,15,15,15,16,17,17;
B:3,4,4,5,5,6,6,6,54,57.
(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4、为了解地铁开通对节约“出行时间”影响情况,对地铁1号线上某趟列车上的部分乘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四类,其中表示“出行节约0﹣1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10﹣3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表示“其他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图①、图②这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1)求这次调查的总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图②的扇形统计图中,求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小明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5m,小亮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m,小颖说“小亮一定比小明矮”,你认为小颖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再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A.了解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调查榆林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C.了解榆林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D.调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的质量,必需采用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D
【解析】
【分析】
将数据排序,进而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可得:、、、、、,
排在中间的两个数是79,81,
所以,其中位数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B
【解析】
【分析】
根据直方图即可求解.
【详解】
由图可得森林覆盖率低于的区县有新津县、青白江,共2个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直方图找到森林覆盖率低于的区县,进而求解.
4、A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2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正确;
B.学生不是被考查对象,200名学生不是总体,总体是1200名学生的视力,故本选项错误;
C.学生不是被考查对象,200名学生不是总体的一个个体,个体是每名学生的视力,故本选项错误;
D.样本容量是120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的理解和运用,关键是能根据定义说出一个事件的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
5、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8+9+7+9+7+8+8)÷7=8(小时).
故小丽该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6、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平均数是90,构建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是90,
∴(90+90+x+80)=90,解得x=100.
这组数据为:80,90,90,100,
∴中位数为9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掌握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鞋号的鞋的销售量,特别是销售量最多的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
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故鞋厂最感兴趣的销售量最多的鞋号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对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8、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一共有9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5个数据,
由表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2,
这组数据中数据33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3,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记住这些性质是解题关键.
9、B
【解析】
【分析】
先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求出众数和中位数.
【详解】
在这一组数据中9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0,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90、90,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与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若有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若有偶数个数据,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各自的特点选择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频数分布直方图,清楚显示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二、填空题
1、 加权平均数 权
【解析】
【分析】
利用加权平均数的相关定义,即可作答.
【详解】
解: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可得:n个数的平均数为
对应地叫做这些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对应的f1,f2,…,fk叫做权,
故答案为:,加权平均数,权.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是求解该题的关键.
2、95
【解析】
【分析】
先将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取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详解】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70,78,85,95,98,127,191,
中间位置的数为:95,所以中位数为95.
故答案为:95.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地中位数的定义,是求解该类问题的关键.
3、108°
【解析】
【分析】
先求统计的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再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利用360°×30%计算即可.
【详解】
解:统计的人数为:60+90+150=30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为:9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
∴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
故答案为:108°.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掌握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是解题关键.
4、 73.0 80,90 80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用总分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数,找出出现的次数最多数就是众数,把这47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数是第24个数,即可求出中位数.
【详解】
解:(1)平均数是:
=73.0;
(2)90分的有11人,80分的有11人,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 80和90,
(3)把这47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数是第24个数,是80,则中位数是80;
故答案为;73.0;80和90;8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
5、7
【解析】
【分析】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的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这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个,那么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4、5、6、8,8,10
中位数:(6+8)÷2=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求解,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甲的平均成绩高,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甲的平均成绩高,
∵甲的平均成绩:(分),
乙的平均成绩:(分),
,
∴甲的平均成绩高.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要注意各部分的权重与相应的数据的关系,熟记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985元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
(元),
答:这天该小卖部销售的冷饮的单价的平均值是1.985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3、(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15岁、15岁;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都能较好反映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5.5岁、6岁;相对而言,中位数或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
【详解】
解:(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是:(13×2+14+15×4+16+17×2)÷10=15(岁),
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3,14,15,15,15,15,16,17,17,中位数是:(15+15)÷2=15(岁),
15出现了4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5岁;
用平均数、中位数或者众数都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是:(3+4×2+5×2+6×3+54+57)÷10=15(岁),
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4,5,5,6,6,6,54,57,中位数是:(5+6)÷2=5.5(岁),
6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6岁;
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总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4、(1)50人;(2)见解析;(3)108°
【解析】
【分析】
(1)利用类的人数除以类所占百分比,即可求解;
(2)求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即可求解;
(3)用360°乘以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人).
(2)“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有 (人),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A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明确题意,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5、不一定,1.65m和1.60m只是反映了小明和小亮所在班级学生总体的平均身高,而不能反映具体一个个体的身高状况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身高=总身高÷总人数”可得与平均身高有关的因素,与个体身高无关,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根据“平均身高=总身高÷总人数”可得:
平均身高与总身高和总人数有关,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
答:小颖的说法不一定正确,因为平均身高只是反映了小明和小亮所在班级学生总体的平均身高,而不能反映具体一个个体的身高状况.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数据分析中平均数的影响因素及实际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7页。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组数据,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下列调查中,最适合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