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重要性质?
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怎样让△ ABC唯一确定呢?
(1)△ABC能唯一确定吗?
房子里的钢窗,开窗时,随着 ∠ABC的大小改变,开窗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三角形有六个基本元素(三边三角),要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需要几个元素呢?
试一试: 只给定三角形的一个或两个元素,能够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吗?通过画图,说明你的判断。
可以发现只给一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不能唯一确定。
可以发现给出两个条件时画出的三角形也不能唯一确定。
试一试: 1.在圆规的两脚上各取一个点A、B,绕点O自由转动其中一个脚,△AOB能唯一确定吗?若不能,你能补充一个条件使它唯一确定吗?
2.将两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置在同一直线上平移, 其中∠B,∠C已知,并记两块三角板斜边的交点为A,沿着直线BC分别左右移动两个三角板,如图获得的△ABC能唯一确定吗?那么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可使△ABC唯一确定?
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至少需要三个元素,确定三角形形状,大小的条件能否作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呢?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这两条线段边,以这个角为这两条边的夹角,画一个三角形.
步骤: 1.画一线段AB,使它等于4cm;
2.画∠MAB=45°;
3.在射线AM上截取AC=3cm;
4.连结BC.△ABC即为所求.
如图,△ABC与△DEF中,已知AB=DE,∠A=∠D,AC=DF。那么△ABC≌△DEF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一种方法就是下面的基本事实: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S表示边,A表示角)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在△ABC与△DEF中:
∴△ABC≌△DEF(SAS)
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AB=AD,∠BAC= ∠DAC,△ABC和△ADC全等吗?为什么?
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
分析: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知,
AD=CB,AC=CA,但没有给出两组对应边的夹角(∠1,∠2)相等。
所以,应设法先证明∠1=∠2,才能使全等条件充足。
AD=CB(已知)∠1=∠2(已知)AC=CA (公共边)∴△ADC≌△CBA(SAS)
证明:∵AD∥BC ∴∠1=∠2(为什么?) 在△DAC和△BCA中
例2,如图,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难以直接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学习了边角边定理后,聪聪想到了测量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
解:在岸上取可以直接到达A,B的一点C,连接AC,延长AC到点A',使AC=A'C;连接BC到点B',使BC=B'C.连接A'B',量出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理由:在△ABC与△A'B'C中,
∵
∠ACB = ∠A'CB',(对顶角相等)
BC=B'C,(已知)
∴ △ABC≌△A'B'C.(SAS)
∴A'B'=AB.(全等三角形的对边相等)
某校八年级一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结AC、BC并分别延长AC至E,使DC=BC,EC=AC,最后测得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1.选择:下列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1)AB=DE AC=DF ∠B=∠E(2) AB=DE AC=DF ∠A=∠E(3) AB=DE AC=DF ∠A=∠D
2、如图,点B在AE上,∠CAB=∠DAB,要使△ABC≌△ABD,可补充的一个条件 .
如图:AB=AC,AD=AE,△ABE和△ACD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在这个图形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
分析:两组对应边相等已知,缺少对应夹角相等的条件。由∠BAE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部分,可得:CAE=∠BAD。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1、今天我们学习哪种方法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2、这说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你发现了什么?
(至少有一个条件:边相等)
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课件ppt,共25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节课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示范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知识回顾,情境问题一,情境问题二,想一想,归纳总结继续探究,二次尝试,定理小结,练一练,说一说,范例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