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2 垂线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6952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2 垂线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6952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2 垂线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6952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2 垂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2 垂线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基础分析,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垂线》教学设计 一、学生基础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已经学习了点、线、角基本的几何图形,前一节课学习了相交线所形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而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并且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几何符号语言,推理能力的一个学习内容。本节课由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引出两条直线特殊的相交关系-垂直。得出垂直的定义,学习其符号表示以及定义的符号语言。然后用三角板,网格纸,折纸等方法得到互相垂直的直线,一是使学生会画垂线,二是使学生加深对垂直的理解。然后探究垂直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最后是课堂检测。三、教学目标 1、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得出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归纳得出垂直的定义及符号表示。2、通过三角板,网格纸画图,折纸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垂直的理解,培养学生简单的说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通过探究活动,得到垂线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符号表示以及垂直的性质。教学难点:垂直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五、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为下面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垂直就是两条相交线所成四个角都是直角作铺垫。特例引入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的特殊角直角,引出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两条直线特殊的相交关系-垂直。设计意图: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得到特殊的相交线:垂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节一:探究新知。得到垂直的定义,接着介绍垂直的符号表示以及垂直定义的符号语言。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设计意图:垂直的本质特征:两条相交线所成角是直角,与两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无关。同时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明确定义的双重性:定义既是性质也是判定。环节二:练习有下列几种说法: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相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其中,能得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就是判断两条直线所成角是否为直角,抓住垂直的本质特征。环节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一.画垂线问题1:你能借助三角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问题2你能借助直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问题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请说明你的理由。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说理能力。鼓励学生探索画垂线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探究垂线的性质问题:过一点p画直线l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垂线段最短性质探究。点P是直线 外一点,PO⊥ ,O是垂足,点A,B,C在直线 上,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比较点P与l上多个点所连线段长短,进一步验证垂线段最短,从而得到下面结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所连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测量可以比较出四条线段的长短,从而猜想垂线段最短,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进一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由特例大胆猜想,再验证猜想。三.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探究。如何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 的距离。设计意图:类比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定义的唯一性与合理性。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方法。环节四:练习课堂检测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A.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2.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 ) 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那么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点A与点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4. 如图,CD⊥AD,BE⊥AC,AF⊥CF,CD=2cm,BE=1.5cm,AF=4cm,分别求点A、B、C到直线BC、AC、AB的距离. 5.如图,运动会上,小明以直线AB为起跳线,两脚落在点P处,甲乙两名同学测得小明的跳远成绩分别为PA=5.5米,PB=5.1米,则小明的真实成绩为 米. 如图,画出1.村庄A到货场B怎样走最近?为什么?2.货场B到铁道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设计意图:检验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定义的理解,抓住定义的本质特征。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五:课堂总结回忆两条直线相交这部分知识,并问:你们能够把它们画成一个知识结构图吗? 环节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一.1.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2. 符号语言: 1、∵∠1=90°(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2、∵AB⊥CD(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二.性质:1.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所连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的疑惑,我的收获,堂清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学部分,我的疑惑,我的收获,堂清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5.1.2 垂线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学,探索新知,垂线的定义与性质的应用,课后作业,目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