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同位角相等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
D.若∠1+∠2=90°,则∠1与∠2互余
3、嘉淇在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时,给出了如下推理过程:
已知:如图,b∥a,c∥a, 求证:b∥c; 证明:作直线DF交直线a、b、c分 别于点D、E、F, ∵a∥b,∴∠1=∠4,又∵a∥c, ∴∠1=∠5, ∴b∥c. |
小明为保证嘉淇的推理更严谨,想在方框中“∴∠1=∠5”和“∴b∥c”之间作补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嘉淇的推理严谨,不需要补充
B.应补充∠2=∠5
C.应补充∠3+∠5=180°
D.应补充∠4=∠5
4、如所示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5、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 )
A.∠2=∠B B.∠3=∠A C.∠1=∠A D.∠A=∠2
6、如图,若要使与平行,则绕点至少旋转的度数是( )
A. B. C. D.
7、如图,直线a∥b,直线AB⊥AC,若∠1=52°,则∠2的度数是( )
A.38° B.42° C.48° D.52°
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 )
①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④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同位角相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O,平分,,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
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正确的是__.(填写序号)
2、如图,小明同学在练习本上的相互平行的横格上先画了直线,度量出∠1=112°,接着他准备在点A处画直线.若要使∥,则∠2的度数为_____度.
3、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35°,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
4、已知∠1=71°,则∠1的补角等于__________度.
5、填写推理理由
如图:EF∥AD,∠1=∠2,∠BAC=70°,把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证明:∵EF∥AD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1=∠2
∴∠1=∠3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_____)
∴∠BAC+________=180°(___________)
又∵∠BAC=70°
∴∠AGD=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指出∠AOC,∠EOB的对顶角及∠AOC的邻补角.
(2)图中一共有几对对顶角?指出它们.
2、小明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①,已知: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ED,得到∠BED.
求证:∠BED=∠B+∠D.
小亮帮助小明给出了该问的证明.
证明:
过点E作EF∥AB
则有∠BEF=∠B
∵AB∥CD
∴EF∥CD
∴∠FED=∠D
∴∠BED=∠BEF+∠FED=∠B+∠D
请你参考小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1)直线l1∥l2,直线EF和直线l1、l2分别交于C、D两点,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猜想:如图②,若点P在线段CD上,∠PAC=15°,∠PBD=40°,求∠APB的度数.
(2)拓展:如图③,若点P在直线EF上,连接PA、PB(BD<AC),直接写出∠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
3、已知: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且∠1=2∠3,∠2=86°,求∠4的度数.
4、如图所示,已知∠AOD=∠BOC,请在图中找出∠BOC的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
5、已知:锐角∠AOB.
(1)若∠AOB=65°,则∠AOB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度.
(2)若∠AOB=53°17ʹ,则∠AOB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
(3)若∠AOB=31°12ʹ,计算:∠AOB=___________.
(4)若∠AOB=20°21ʹ,计算:3∠AOB.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
利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也相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解:A、若,则或,故A错误.
B、当时,有,故B错误.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C错误.
D、对顶角相等,D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方、绝对值的比较大小、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判断A;根据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可以判断B;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即可判断C;根据余角的定义,可以判断D.
【详解】
解: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1+∠2=90°,则∠1与∠2互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余角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解决此题.
【详解】
解:证明:作直线DF交直线a、b、c分别于点D、E、F,
∵a∥b,
∴∠1=∠4,
又∵a∥c,
∴∠1=∠5,
∴∠4=∠5.
∴b∥c.
∴应补充∠4=∠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详解】
解:A.∠1与∠2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
B.∠1与∠2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
C.∠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
D.∠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找出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2,
∴AB∥CD,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培养了学生“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6、A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计算.
【详解】
解:如图,
∵l1∥l2,
∴∠AOB=∠OBC=42°,
∴80°-42°=38°,
即l1绕点O至少旋转38度才能与l2平行.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B=∠OBC=42°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7、A
【分析】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
【详解】
解:∵AB⊥AC,∠1=52°,
∴∠B=90°﹣∠1
=90°﹣52°
=38°
∵a∥b,
∴∠2=∠B=38°.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等知识,在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8、C
【分析】
根据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可判断①,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判断②,根据对顶角的定义: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可判断③,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判断④,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原命题是真命题,故①不符合题意;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②符合题意;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故③符合题意;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同位角相等;原命题是真命题,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真假命题的判断,同时考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定义,掌握“判断真假命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9、C
【分析】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C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求得∠BOC的度数即可.
【详解】
解:∵OA平分∠EOC,∠EOC=100°,
∴∠AOC=∠EOC=50°,
∴∠BOC=180°﹣∠AOC=13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邻补角.能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
10、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直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原说法错误,是假命题;
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原说法错误,是假命题;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则原说法错误,是假命题;
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则原说法正确,是真命题;
综上,假命题的个数是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直的性质,熟练掌握各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①②④
【分析】
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在同一个平面内,①如果ab,a⊥c,那么b⊥c,正确;
②如果ba,ca,那么bc,正确;
③如果b⊥a,c⊥a,那么bc,错误;
④如果b⊥a,c⊥a,那么bc,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68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得到,进而得到的度数.
【详解】
解:∵练习本的横隔线相互平行,
,
∵要使,
∴,
又,
,
即,
故答案为:6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条件,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55
【分析】
根据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这个角的是90°35°=55°,
故答案为:5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角互余,和为90°.
4、109
【分析】
两角互为补角,和为180°,那么计算180°-∠1可求补角.
【详解】
解:设所求角为∠α,
∵∠α+∠1=180°,∠1=71,
∴∠α=180°-71=109°.
故答案为:109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角的性质,两角互余和为90°,互补和为180°.
5、∠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G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10°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EF∥AD,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1=∠3,(等量代换)
∴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C+∠AG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BAC=70°,
∴∠AGD=110°.
故答案是:∠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性质.
三、解答题
1、(1)∠AOC的对顶角是∠BOD,∠EOB的对顶角是∠AOF,.∠AOC的邻补角是∠AOD,∠BOC;(2)共有6对对顶角,它们分别是∠AOC与∠BOD,∠AOE与∠BOF,∠AOF与∠BOE,∠AOD与∠BOC,∠EOD与∠COF,∠EOC与∠FOD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OC的对顶角是∠BOD,
∠EOB的对顶角是∠AOF.
∠AOC的邻补角是∠AOD,∠BOC.
(2)图中共有6对对顶角,它们分别是∠AOC与∠BOD,∠AOE与∠BOF,∠AOF与∠BOE,∠AOD与∠BOC,∠EOD与∠COF,∠EOC与∠FO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熟知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1)55°;(2)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当P在DC延长线上时,∠APB=∠PBD-∠PAC;当P在CD延长线上时,∠APB=∠PAC-∠PBD;
【解析】
【分析】
(1)过点P作PG∥l1,可得∠APG=∠PAC=15°,由l1∥l2,可得PG∥l2,则∠BPG=∠PBD=40°,即可得到∠APB=∠APG+∠BPG=55°;
(2)分当P在线段CD上时;当P在DC延长线上时;当P在CD延长线上时,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如图所示,过点P作PG∥l1,
∴∠APG=∠PAC=15°,
∵l1∥l2,
∴PG∥l2,
∴∠BPG=∠PBD=40°,
∴∠APB=∠APG+∠BPG=55°;
(2)由(1)可得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
如图1所示,当P在DC延长线上时,过点P作PG∥l1,
∴∠APG=∠PAC,
∵l1∥l2,
∴PG∥l2,
∴∠BPG=∠PBD=40°,
∴∠APB=∠BPG-∠APG=∠PBD-∠PAC;
如图2所示,当P在CD延长线上时,过点P作PG∥l1,
∴∠APG=∠PAC,
∵l1∥l2,
∴PG∥l2,
∴∠BPG=∠PBD=40°,
∴∠APB=∠APG-∠BPG=∠PAC-∠PBD;
∴综上所述,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当P在DC延长线上时,∠APB=∠PBD-∠PAC;当P在CD延长线上时,∠APB=∠PAC-∠P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3、43°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得∠4的度数.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相等,
∴∠1=∠2=86°.
又∵∠1=2∠3,∴86°=2∠3,∴∠3=43°,
又∠3与∠4对顶角,
所以∠3=∠4=4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角度的计算,根据对顶角相等找出图中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
4、∠BOC的补角有两个∠BOD和∠AOC;∠BOC的邻补角为∠AOC;∠BOC没有对顶角.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找出.
【详解】
解:因为∠BOC+∠AOC=180º(平角定义),
所以∠AOC是∠BOC的补角,
∠AOD=∠BOC(已知),
所以∠BOC+∠BOD=180º.
所以∠BOD是∠BOC的补角.
所以∠BOC的补角有两个:∠BOD和∠AOC.
因为∠AOC和∠BOC相邻,
所以∠BOC的邻补角为:∠AOC.
∠BOC没有对顶角.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熟练掌握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1)25°;(2)126°43ʹ;(3)15°36ʹ;(4)61°3ʹ.
【解析】
【分析】
(1)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补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3)用 乘以∠AOB,即可求解;
(4)用3乘以∠AOB,即可求解.
【详解】
解:(1)∠AOB的余角的度数为
(2) ;
(3) ;
(4)3∠AOB=3×20°21ʹ=60°63ʹ=61°3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角的倍分关系,熟练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角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2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命题,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