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 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971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 导学案
展开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象,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象,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象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 |||
学习重难点 | 1.了解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会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
学前准备 | 教具准备:PPT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达标检测 | ||
知识点1:比例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教材第65页第2题第(3)小题。 | 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下面的比例。 1.2/2.5=3/x | 分析:解比例时,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解方程。 答案:1.2x=3×2.5 x=3×2.5/1.2 x=6.25 | 1.解下面的比例。 ∶x=2∶ 解:2x=× x=×÷2 x= 16/4=x/18 解:4x=16×18 x=16×18÷4 x=72 | |
知识点2:正、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1)、(2)。 |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关系? (1)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积(0除外)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 | 分析: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关系,要看这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 答案:(1)成正比例关系 (2)成反比例关系 | 2.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一定,耕地时间和所耕地面积。 (2)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3)圆柱的高一定,侧面积和底面半径。 答案:(1)、(3)成正比例关系。 (2)成反比例关系。 | |
知识点3:比例尺的应用。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二第3题。 |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5.5cm。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 分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要分清是求哪个量,可以用比例方法解决,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 答案:5.5÷1/2000000=11000000(cm) 11000000× 1/5000000=2.2(cm) 答: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2.2cm。 | 3.相距1350千米的甲、乙两地画在图上的距离是4.5厘米,小明量得这幅图上乙、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乙、丙两地相隔多远? 1350千米=135000000厘米 4.5/135000000=1/30000000 6÷1/30000000=180000000(厘米)=1800(千米) 答:乙、丙两地相隔1800千米。 | |
知识点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二第1题第(3)题。 | 把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2。 | 分析: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图形中各边的长按这样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答案:135 | 4.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1∶2缩小,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周长:(6×1/2+4×1/2)×2=10(cm) 面积:(6×1/2)×(4×1/2)=6(cm2) 答:它的周长是10cm,面积是6cm2。 | |
知识点5: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第65页第4题第(1)题。 | 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 分析:此题中速度一定,即路程和时间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由此,可以列出正比例关系式解决。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100/2=x/3 2x=3×100 x=150 答: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 | 5.乐乐家用收割机收割水稻,如果每小时收割0.4公顷,25小时完成任务。现在想用20小时收割完,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解:设每小时应收割x公顷。 0.4×25=20x x=0.5 答:每小时应收割0.5公顷。 | |
布置作业 | 完成教材第66页第1、2、4题。 |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 ||
课堂小结 |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对本单元比例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与学生共同完成单元知识结构的梳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通过练习与巩固,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 | |||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