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省力杠杆,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可以绕其__________的点叫支点;作用在杠杆上,__________的力叫动力,常用__________表示;作用在杠杆上,__________的力叫阻力,常用__________表示;从支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常用__________表示;从支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叫阻力臂,常用__________表示。
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4.(1)省力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特点是________。
(2)费力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特点是________。
(3)等臂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
基础知识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
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2.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根原木放在水平地面上,粗略估计它的质量时,我们视其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 N的力(g=10 N/kg),则原木的质量大约为( )
A.50 kg B.100 kg
C.250 kg D.500 kg
4.小华发现一只虫子在长50 cm、质量10 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将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课桌边缘23 cm,如图所示,当虫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 cm处时,刻度尺刚好翻转,由此计算出虫子的质量约为(g=10 N/kg,刻度尺质量分布均匀,不考虑虫子的长度)( )
A.1 g B.3 g
C.7 g D.10 g
5.如图所示,O为杠杆MN的支点,OM∶ON=3∶4,物块A和B分别挂在M、N两端,杠杆恰好平衡,已知物块A、B的体积之比为2∶1,则A、B两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
A.3∶2 B.4∶3
C.2∶3 D.3∶4
6.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600 N的同学在做俯卧撑,A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___。
7.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小明用动力臂是1 m,阻力臂是0.2 m的杠杆撬起重4 000 N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是________N。
重难点突破
8.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吊车吊臂 B.撬棒
C.筷子 D.钓鱼竿
9.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B
C D
10.罗老师用加装了杠杆装置的压缩空气引火仪来演示实验,她将一小团硝化棉放入厚玻璃筒内,握住杠杆的A端迅速向下压,棉花被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C.向下压活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在B点竖直向下压比在A点竖直向下压省力
1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盖起子
C.撬棒 D.核桃夹
12.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13.如图是奥运会皮划艇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___(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中点处悬挂重为50 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保持平衡,则F的大小为________N,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右移动时,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________;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能力提升
16.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
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
C.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
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
17.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刚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沿O点竖直将木棒AB锯成AO、OB两段,则 ( )
A.AO段重力大 B.OB段重力大
C.两段一样重 D.无法判断
18.如图所示,一轻质刚性薄板(可视为杠杆)的B端挂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A端栓一细绳由一人站在地上用力拉,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绳与杆的夹角为30°,OA长为2 m,OB长为0.5 m,在支点O处放一质量为0.5 kg的玩具汽车(可视为一点),用1.0 N的水平牵引力使小车向左匀速运动。g=10 N/kg。
(1)小车在O点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人的拉力F及其力臂L,求出该拉力F的大小。
(2)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牵引力对小车做多少功时人对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参考答案与解析
知识梳理
1.固定点。
2.转动;使杠杆转动;F1;阻碍杠杆转动;F2;动力作用线;l1;阻力作用线;l2。
3.静止;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1)>;<;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但省距离。
(3)l1=l2;F1=F2。
基础知识
1.D
【解析】杠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例如滑轮、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杆,故A错误;支点指杠杆在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变的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位置,故B错误;当支点位于一侧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当支点位于中间时,动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C错误;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故D正确。
2.A
【解析】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为人对撬棒施加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作用力F2,方向竖直向下,反向延长F2,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故A正确,BCD错误。
3.B
【解析】如图,设杠杆的全长为L,动力臂是L,阻力臂是eq \f(1,2)L,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 N的力,因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G×eq \f(1,2)L所以,500 N×L=G×eq \f(1,2)L,G=1 000 N,原木的质量:m=eq \f(G,g)=eq \f(1 000 N,10 N/kg)=100 kg。
4.A
【解析】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重心在25 cm处,刻度尺刚好翻转时与桌沿的接触点为支点,则刻度尺重力的力臂为:L1=25 cm-23 cm=2 cm;虫子重力的力臂为:L2=23 cm-3 cm=20 cm;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重力公式G=mg得:G尺×L1=G虫×L2, m尺g×L1=m虫g×L2,10 g×2 cm=m虫×20 cm,m虫=1 g。故选A。
5.C
【解析】因为GA·OM=GB·ON,即mA·g·OM=mB·g·ON,则mA·OM=mB·ON,故eq \f(mA,mB)=eq \f(ON,OM)=eq \f(4,3),由ρ=eq \f(m,V)得eq \f(ρA,ρB)=eq \f(\f(mA,VA),\f(mB,VB))=eq \f(mA,mB)×eq \f(VB,VA)=eq \f(4,3)×eq \f(1,2)=eq \f(2,3)。故选C。
6.答案:360 竖直向上
【解析】可以把脚尖作为支点,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动力,人的重力为阻力,则可知动力臂L1=0.9 m+0.6 m=1.5 m,阻力臂L2=0.9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F=eq \f(GL2,L1)=eq \f(600 N×0.9 m,1.5 m)=360 N,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
7.答案:F1L1=F2L2 800
【解析】(1)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2)由FL1=GL2,动力臂L1=1 m,阻力臂L2=0.2 m
得F=eq \f(GL2,L1)=eq \f(4 000 N×0.2 m,1 m)=800 N。
重难点突破
8.B
【解析】吊车吊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9.B
【解析】由题图可知选项A、C、D中的剪刀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都是费力杠杆,不能省力,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由题图可知选项B中的剪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更容易地剪开较硬的物体,所以选项B正确。
10.B
【解析】题图中动力作用在杠杆的A端,活塞对杠杆的力为阻力,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B正确;向下压活塞时,消耗了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故C错误;由题图知,在B点竖直向下压与在A点竖直向下压相比,动力臂变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变大,即费力一些,故D错误。故选B。
11.A
【解析】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12.A
【解析】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二、综合题
13.答案:费力 省距离
【解析】因为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14.答案:25 变大 不变
【解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eq \f(L,2)=F×L则F=eq \f(G,2)=eq \f(1,2)×50 N=25 N;(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将变大;(3)如图:
重物悬挂在杠杆的中点,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保持力F方向不变,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后,由图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物重G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的大小始终等于eq \f(1,2)G,即力F将不变。
15.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垂直于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L2(即阻力臂);支点为O点,由图知,最长的动力臂为OA,所以当动力方向与OA垂直时,力臂最长,力最小,方向垂直OA向下。
能力提升
16.C
【解析】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动力臂大,则动力小,更省力,故A错误;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此时的动力臂和阻力大小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抬起更费力,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整个杠杆是围绕轮子的中心转动的,所以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故C正确;图中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即F小于G,故D错误。故选C。
17.A
【解析】如图所示: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并且L1<L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G1×L1=G2×L2可知,G2<G1,因此AO段重力大。
18.解:(1)A端细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下,从支点O作绳子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L=OA×sin30°=2 m×0.5=1 m,物体的重力:G=mg=2 kg×10 N/kg=20 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L=G×OB,拉力F=eq \f(G×OB,L)=eq \f(20 N×0.5 m,1 m)=10 N;
(2)设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时,人对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车s=G·OB,0.5 kg×10 N/kg×s=20 N×0.5 m,解得:s=2 m,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W=F牵s=1.0 N×2 m=2 J。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可以绕其__________的点叫支点;作用在杠杆上,__________的力叫动力,常用__________表示;作用在杠杆上,__________的力叫阻力,常用__________表示;从支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常用__________表示;从支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叫阻力臂,常用__________表示。
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4.(1)省力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特点是________。
(2)费力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特点是________。
(3)等臂杠杆:l1________l2,平衡时,F1________F2。
基础知识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
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2.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根原木放在水平地面上,粗略估计它的质量时,我们视其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 N的力(g=10 N/kg),则原木的质量大约为( )
A.50 kg B.100 kg
C.250 kg D.500 kg
4.小华发现一只虫子在长50 cm、质量10 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将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课桌边缘23 cm,如图所示,当虫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 cm处时,刻度尺刚好翻转,由此计算出虫子的质量约为(g=10 N/kg,刻度尺质量分布均匀,不考虑虫子的长度)( )
A.1 g B.3 g
C.7 g D.10 g
5.如图所示,O为杠杆MN的支点,OM∶ON=3∶4,物块A和B分别挂在M、N两端,杠杆恰好平衡,已知物块A、B的体积之比为2∶1,则A、B两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
A.3∶2 B.4∶3
C.2∶3 D.3∶4
6.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600 N的同学在做俯卧撑,A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___。
7.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小明用动力臂是1 m,阻力臂是0.2 m的杠杆撬起重4 000 N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是________N。
重难点突破
8.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吊车吊臂 B.撬棒
C.筷子 D.钓鱼竿
9.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B
C D
10.罗老师用加装了杠杆装置的压缩空气引火仪来演示实验,她将一小团硝化棉放入厚玻璃筒内,握住杠杆的A端迅速向下压,棉花被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C.向下压活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在B点竖直向下压比在A点竖直向下压省力
1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盖起子
C.撬棒 D.核桃夹
12.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13.如图是奥运会皮划艇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___(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中点处悬挂重为50 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保持平衡,则F的大小为________N,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右移动时,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________;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能力提升
16.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
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
C.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
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
17.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刚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沿O点竖直将木棒AB锯成AO、OB两段,则 ( )
A.AO段重力大 B.OB段重力大
C.两段一样重 D.无法判断
18.如图所示,一轻质刚性薄板(可视为杠杆)的B端挂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A端栓一细绳由一人站在地上用力拉,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绳与杆的夹角为30°,OA长为2 m,OB长为0.5 m,在支点O处放一质量为0.5 kg的玩具汽车(可视为一点),用1.0 N的水平牵引力使小车向左匀速运动。g=10 N/kg。
(1)小车在O点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人的拉力F及其力臂L,求出该拉力F的大小。
(2)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牵引力对小车做多少功时人对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参考答案与解析
知识梳理
1.固定点。
2.转动;使杠杆转动;F1;阻碍杠杆转动;F2;动力作用线;l1;阻力作用线;l2。
3.静止;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1)>;<;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但省距离。
(3)l1=l2;F1=F2。
基础知识
1.D
【解析】杠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例如滑轮、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杆,故A错误;支点指杠杆在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变的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位置,故B错误;当支点位于一侧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当支点位于中间时,动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C错误;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故D正确。
2.A
【解析】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为人对撬棒施加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作用力F2,方向竖直向下,反向延长F2,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故A正确,BCD错误。
3.B
【解析】如图,设杠杆的全长为L,动力臂是L,阻力臂是eq \f(1,2)L,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 N的力,因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G×eq \f(1,2)L所以,500 N×L=G×eq \f(1,2)L,G=1 000 N,原木的质量:m=eq \f(G,g)=eq \f(1 000 N,10 N/kg)=100 kg。
4.A
【解析】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重心在25 cm处,刻度尺刚好翻转时与桌沿的接触点为支点,则刻度尺重力的力臂为:L1=25 cm-23 cm=2 cm;虫子重力的力臂为:L2=23 cm-3 cm=20 cm;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重力公式G=mg得:G尺×L1=G虫×L2, m尺g×L1=m虫g×L2,10 g×2 cm=m虫×20 cm,m虫=1 g。故选A。
5.C
【解析】因为GA·OM=GB·ON,即mA·g·OM=mB·g·ON,则mA·OM=mB·ON,故eq \f(mA,mB)=eq \f(ON,OM)=eq \f(4,3),由ρ=eq \f(m,V)得eq \f(ρA,ρB)=eq \f(\f(mA,VA),\f(mB,VB))=eq \f(mA,mB)×eq \f(VB,VA)=eq \f(4,3)×eq \f(1,2)=eq \f(2,3)。故选C。
6.答案:360 竖直向上
【解析】可以把脚尖作为支点,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动力,人的重力为阻力,则可知动力臂L1=0.9 m+0.6 m=1.5 m,阻力臂L2=0.9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F=eq \f(GL2,L1)=eq \f(600 N×0.9 m,1.5 m)=360 N,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
7.答案:F1L1=F2L2 800
【解析】(1)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2)由FL1=GL2,动力臂L1=1 m,阻力臂L2=0.2 m
得F=eq \f(GL2,L1)=eq \f(4 000 N×0.2 m,1 m)=800 N。
重难点突破
8.B
【解析】吊车吊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9.B
【解析】由题图可知选项A、C、D中的剪刀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都是费力杠杆,不能省力,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由题图可知选项B中的剪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更容易地剪开较硬的物体,所以选项B正确。
10.B
【解析】题图中动力作用在杠杆的A端,活塞对杠杆的力为阻力,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B正确;向下压活塞时,消耗了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故C错误;由题图知,在B点竖直向下压与在A点竖直向下压相比,动力臂变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变大,即费力一些,故D错误。故选B。
11.A
【解析】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12.A
【解析】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二、综合题
13.答案:费力 省距离
【解析】因为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14.答案:25 变大 不变
【解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eq \f(L,2)=F×L则F=eq \f(G,2)=eq \f(1,2)×50 N=25 N;(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将变大;(3)如图:
重物悬挂在杠杆的中点,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保持力F方向不变,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后,由图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物重G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的大小始终等于eq \f(1,2)G,即力F将不变。
15.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垂直于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L2(即阻力臂);支点为O点,由图知,最长的动力臂为OA,所以当动力方向与OA垂直时,力臂最长,力最小,方向垂直OA向下。
能力提升
16.C
【解析】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动力臂大,则动力小,更省力,故A错误;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此时的动力臂和阻力大小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抬起更费力,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整个杠杆是围绕轮子的中心转动的,所以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故C正确;图中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即F小于G,故D错误。故选C。
17.A
【解析】如图所示: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并且L1<L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G1×L1=G2×L2可知,G2<G1,因此AO段重力大。
18.解:(1)A端细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下,从支点O作绳子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L=OA×sin30°=2 m×0.5=1 m,物体的重力:G=mg=2 kg×10 N/kg=20 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L=G×OB,拉力F=eq \f(G×OB,L)=eq \f(20 N×0.5 m,1 m)=10 N;
(2)设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时,人对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车s=G·OB,0.5 kg×10 N/kg×s=20 N×0.5 m,解得:s=2 m,小车从O点向左匀速运动,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W=F牵s=1.0 N×2 m=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