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一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007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一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007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一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007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盐度: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
2.大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赤道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是平均盐度的高值区域。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有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二、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主要收支状况:
(1)热量来源:太阳辐射。
(2)支出渠道: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
(1)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加而变化;表层水温最高;1 000m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以下变化幅度较小。
(2)水平方向: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南北半球分布:
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4)等温线疏密:
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5)时间变化特征:
①一年中,夏季高于冬季。
②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三、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压力三个因素。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温度变化与异常天气现象:
局部海域的水温异常变化,可能引发台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异常天气现象。
2.密度变化与潜艇航行:
水下的密度突变层对声波有折射作用,使下面的潜艇不容易被侦测发现。
3.盐度与制盐:
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③盐场、台湾①盐场、海南②盐场等。
(①布袋 ②莺歌海 ③长芦)
4.海水淡化: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提高,成本降低,其规模在不断扩大。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洋表层盐度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 × )
2.海水结冰会加大附近海水的盐度。( √)
3.海区的轮廓形状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高低。(√)
4.赤道地区降水量最大,所以盐度最低。 ( × )
【对点连线】
【填图绘画】
在下列坐标系中画出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示:
【实践探索】
大连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于居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0 ℃,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
(1)大连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提示: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大,夏季比
沿海地区增温慢、冬季降温慢。
(2)海洋温度的变化对大连市有哪些影响?
提示:海洋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连市的气温、降水等方面,从而影响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变化。
【实践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想进入地中海,但要避开驻守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国舰队声呐系统对潜艇发动机螺旋桨的运转声的探测,在海峡入口外下潜到水下70~80 m,然后发动机全部关机,成功“偷渡”了直布罗陀海峡,给英国舰队以重创打击。
(1)德国舰艇成功“偷渡”利用了海水的什么性质?
提示:海水密度。
(2)为什么海峡两侧海水性质存在差异?
提示:与地中海的面积、气候特点等密切相关。
能力一 海水的温度
【能力形成】
1.海洋热量收支状况:
(1)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2)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原因:
3.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特别提醒】
“四高四低”法掌握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流低、深层低。
【情境探究】
2019年1月11日发表在权威科学出版物上的一篇论文称,海水变暖的速度比2014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的数值快40%,2018年创温度新高,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海洋最温暖的一年。
探究
(1)海洋温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有什么联系?
(综合思维: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提示:海水温度升高会影响海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二氧化碳的增多会进一步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海水温度升高。
(2)海水温度升高会带来哪些危害?(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示:融化冰川造成海平面抬升、破坏生物生存等。
【典例示范】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1)、(2)题。
(1)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水热容量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在水深1 000m以下,水温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曲线②表现的特点是随纬度增加,海水温度减小,故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第(2)题,由①的表层水温在25 ℃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在高纬度海区。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1 000m深度为界,0~1 000m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至1 000m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补偿训练】
(2021·德州高一检测)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秋季,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南北洄游;冬春季,南方带鱼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读中国近海2月与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C),完成(1)、(2)题。
(1)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2月南北差异较大
B.8月海南周边比台湾周边低
C.2月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D.8月纬向变化幅度从南向北减小
(2)关于带鱼洄游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选A,(2)选B。第(1)题,读图可知,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海南比台湾周边略高;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幅度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由南向北增大。第(2)题,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増大,渤海海域食物更为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渐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游动,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北游,秋季南游。①正确,②错。同理,南方带鱼冬春季节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春季南方带鱼北游(东海海域南部地区水温高,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冬季南游(东海海域北部地区水温低,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③错,④正确。
能力二 海水的盐度
【能力形成】
1.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2.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3.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和最低的海域。
(2)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是因为南纬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水大量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特别提醒】
副热带一般是指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北纬23.5°附近,其夏半年气温与热带相似,但冬半年气温明显比热带低。
【知识拓展】影响盐场分布的因素
【典题训练】
(2021·浙江联考)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温度C.海陆分布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解析】(1)选D,(2)选A。第(1)题,等盐度线向外海凸表示该区域盐度比周围区域低,且呈现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两侧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最小,而图示地区为长江入海口,是径流稀释使得该海域盐度降低的;该地区降水无明显差异,温度以及海陆分布不是导致如图所示情况的原因。第(2)题,Q点距大陆最近时即海水盐度最高时,由于该区域海水盐度与径流有关,长江的河水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型,径流量夏季大冬季小,故冬季长江径流量最小,该区域海水盐度最高。
【补偿训练】
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
(2)影响③海区盐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入海径流多 ②降水多
③蒸发旺盛 ④海域较为封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目前,关于海水盐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晒盐
B.从海水中提取镁、溴、铁等资源
C.海水盐度与养殖关系不大
D.利用海水盐度发电
【解析】(1)选A,(2)选D,(3)选A。第(1)题,①海区为尼罗河入海口处,尼罗河的入海径流量影响其海水盐度降低;③红海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入海径流少,盐度最高,②地中海较低。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第(2)题,③海区为红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入海径流少,海域较为封闭,与外界交流少,故盐度高,③④正确。第(3)题,利用海水晒盐是人类获得盐的重要途径;海水中矿物含量较低,很难从海水中提取镁、溴、铁等资源;海水盐度与养殖关系密切;利用海水盐度无法发电。
【常见图形】
图形1 沿130°W经线太平洋全年平均水温、盐度
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
图形2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
【探源母图】
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关系变式图实质都是教材图呈现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影响因素等知识。
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母图探究】
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思考
(1)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提示: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的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大致相同;大洋表层海水的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大致相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3)为什么海水表层盐度赤道低盐度区位于赤道以北附近?
提示:赤道偏北受赤道低压控制的时间比赤道南部长一些,所以赤道偏北地区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1.(水平1)根据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高温高盐
B.副热带海区高温低盐
C.高纬度海区低温高盐
D.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高些,盐度高些
【解析】选D。世界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为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蒸发强,盐度高。
2.(水平1)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解析】选C。结合“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应特别注意60°N附近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区域低。
(水平1、2)下图中的四条曲线为太平洋不同纬度海域(10°N、25°N、50°S、70°S)的盐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表赤道附近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 )
A.aB.bC.cD.d
4.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
A.最高 地处副极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B.最低 地处河流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注入
C.最高 地处副热带,蒸发强烈,降水稀少
D.最低 地处赤道,降水量大,蒸发量小
【解析】3选B,4选C。第3题,25°N地处副热带,盐度最高;50°S和70°S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c线代表50°S盐度垂直变化,d线代表70°S盐度垂直变化;赤道附近地区,表层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赤道地区盐度高于较高纬度地区,b线代表10°N盐度变化。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曲线表示25°N海域的盐度垂直变化。该海区地处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水平1、2)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1 000 g海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解析】5选C,6选A。第5题,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第6题,由图可直接读出答案。
7.(水平1、2)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带高的原因。
(2)分析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D纬度带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多,温度高,蒸发量大。又因为该地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因此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C纬度带位于赤道附近,蒸发量虽大,但多对流雨,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第(2)题,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洋面积相对狭小,陆地上众多河流注入,淡水多,海水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缺少淡水的注入,所以海洋表层平均盐度高。
答案:(1)D纬度带纬度较低,温度较高,蒸发量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C纬度带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较低。
(2)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多河流注入,因此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方法技巧】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1.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2.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冰、融冰的情况。时空变化
变化规律
原因
随时间变化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随空间变化
沿南北方向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沿东西方向
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
沿垂直方向
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化,但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少
尺度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同纬度
地区
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全球
尺度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区域
尺度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因素
盐度最高的海域
盐度最低的海域
红海
波罗的海
位置
气候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位于副极地海区,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淡水
汇入
两岸为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注入
海区
形状
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海域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波浪,潮汐,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