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新课情境呈现
为什么带火星木条复燃,棉花会燃烧,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
课前素能奠基
知识回顾
1.一小块钠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的一系列产物有
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2.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eq \(=====,\s\up7(点燃))Na2O2。
3.在Na2O和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1价。
4.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
新知预习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组成及物理性质:
点拨:Na2O2中阴、阳离子数之比是12而不是11。
2.化学性质:
(1)氧化钠。
氧化钠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等发生反应,是碱性氧化物。
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2)过氧化钠。
①与水的反应:
②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③用途:作供氧剂和漂白剂。
点拨: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Na2O2与酸反应时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生成。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
2.性质
(1)热稳定性。
①Na2CO3较稳定,受热难分解;但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易风化。
②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eq \(=====,\s\up7(△))Na2CO3+CO2↑+H2O。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
①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3)与碱(氢氧化钠)反应。
①Na2CO3与NaOH不反应。
②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点拨:火碱、烧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而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且纯碱是盐不是碱。
(4)与盐(CaCl2)的反应。
①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NaHCO3:NaHCO3与CaCl2不反应。
3.用途
(1)碳酸钠: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三、焰色试验
1.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焰色,由此可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2.操作
3.几种金属的焰色
钠:黄色,钾: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铜:绿色。
应用体验
1.(2021·莆田高一检测)Na2O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当Na2O2与某物质Q发生反应并且有氧气生成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Q一定是氧化剂
B.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C.O2一定是氧化产物
D.Na2O2不可能发生还原反应
解析:Na2O2中-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既能升高生成O2,又能降低生成-2价氧元素,故选C。
2.常用作调味品且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是( C )
A.碳酸氢钠B.碳酸钠
C.氯化钠D.氧化钠
3.关于氯化钠焰色试验操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取一根用盐酸洗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B.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C.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氯化钠灼烧的火焰为黄色
D.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解析:蓝色钴玻璃能滤掉黄光,C选项不正确。
4.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
解析: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A项正确;加入Ba(OH)2时可发生反应Ba(OH)2+NaHCO3===BaCO3↓+H2O+NaOH,B项错误;加入石灰水可发生反应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C项错误;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2HCl+Na2CO3===2NaCl+H2O+CO2↑,D项错误。
要点归纳
课堂素能探究
知识点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性质
问题探究: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时不仅生成NaCl和水,还会有氧气生成,所以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知识归纳总结:
1.Na2O2与Na2O的比较:
2.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量的关系: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两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分子数与CO2或H2O的分子数之比均为12。
(2)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 ml O2转移2 ml电子,且在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固体质量关系。
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
Na2O2eq \(――→,\s\up7(CO2))Na2CO3(组成相当于Na2O2·CO)
Na2O2eq \(――→,\s\up7(H2O))2NaOH(组成相当于Na2O2·H2)
①与C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m(CO2)×eq \f(28,44);
②与H2O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m(H2O)×eq \f(2,18)。
3.Na2O2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使有机色质褪色。
点拨:Na2O2的认识误区
(1)Na2O2中的阴离子是Oeq \\al(2-,2),不是Oeq \\al(-,2),也不是O2-。
(2)Na2O2中的氧为-1价,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与水、CO2发生反应时,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之外,还有氧气生成。
(4)Na2O2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产生O2,如Na2O2+SO2===Na2SO4。
典例1 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潜艇兵是我国海军的一个重要兵种,肩负着保卫祖国海洋、保卫人民的重担。
在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其中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请分析装置B、C、D中所加的试剂及其作用或目的。
〔素养应用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可用水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可用CO2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纯氧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解析:Na2O与水反应只生成NaOH,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A项正确;CO2与Na2O2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B项错误;氧化钠在纯氧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C项错误;Na2O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NaOH,溶液变红色,Na2O2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溶液褪色,D项错误。
知识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及相互转化
问题探究:比较下列两个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1.为了更好地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如左上图所示,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什么?
2.右上图与左上图的区别是什么?哪个装置能够更好地探究二者的热稳定性?
探究提示:1.B中装入固体是Na2CO3。
2.左上图体现了A、B中温度不同,右上图Na2CO3和NaHCO3两处温度相同,左上图更好。
知识归纳总结:
1.鉴别方法:
(1)加热法——固体。
①原理: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
②结论: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
(2)沉淀法——溶液。
①原理:COeq \\al(2-,3)+Ca2+===CaCO3↓,COeq \\al(2-,3)+Ba2+===BaCO3↓,HCOeq \\al(-,3)与Ca2+、Ba2+不反应。
②结论:滴加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
(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溶液。
①原理:COeq \\al(2-,3)+H+===HCOeq \\al(-,3),
HCOeq \\al(-,3)+H+===CO2↑+H2O。
②结论:向等浓度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
(4)与酚酞溶液作用——溶液。
①原理:等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②结论:等浓度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较浅的是NaHCO3。
2.相互转化:
Na2CO3eq \(,\s\up7(CO2+H2O),\s\d5(①固加热,②液NaOH))NaHCO3
(1)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Na2CO3+H2O+CO2===2NaHCO3。
(2)NaHCO3→Na2CO3。
①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固体物质);
②NaHCO3+NaOH===Na2CO3+H2O(溶液中)。
点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认识误区
(1)碳酸钠很稳定,固体和溶液中受热都不发生分解,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发生分解,但其溶液受热不易分解。
(2)书写碳酸氢钠参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时,HCOeq \\al(-,3)不能拆开。
(3)在反应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中,利用差量法计算时,要注意固体质量减少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而非仅仅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4)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典例2 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B )
①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饱和溶液 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饱和溶液 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饱和溶液 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饱和溶液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NaHCO3在溶液中时受热不分解,只有NaHCO3固体受热才分解,①不合理;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2NaOH+BaCO3↓,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④不合理。
〔素养应用2〕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和判断正确的是( C )
解析:A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B项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项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名师博客呈现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
①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eq \\al(2-,3)+H+===HCOeq \\al(-,3),
无色气体放出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eq \\al(-,3)+H+===CO2↑+H2O。
(2)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
①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eq \\al(2-,3)+2H+===CO2↑+H2O。
(3)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归纳
盐酸eq \(――→,\s\up7(逐滴滴入))eq \b\lc\{\rc\ (\a\vs4\al\c1(Na2CO3溶液中,如图1,NaHCO3溶液中,如图2))
〔即时训练〕
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稳定性比Na2CO3强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D.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解析: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eq \(=====,\s\up7(△))Na2CO3+CO2↑+H2O,碳酸钠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A错误;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Na2CO3>NaHCO3,B错误;Na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NaHCO3也可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错误;向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HCl溶液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H2O+CO2↑,可见二者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时NaHCO3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D正确。
课堂达标验收
1.在深海中作业的潜水员的呼吸面具上,往往装入一定量的Na2O2,目的是给潜水员提供氧气。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C )
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Na2O均可作供氧剂
解析:Na2O2与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了O2,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项错;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B项错;Na2O2与CO2和H2O反应时,是Na2O2中的氧元素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O2、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项正确;Na2O与水或CO2反应中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项错误。
2.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能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甲为Na2CO3,乙为NaHCO3
B.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放置沾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解析:甲为NaHCO3,乙为Na2CO3,能更好的证明Na2CO3比NaHCO3稳定,故A选;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CuSO4·5H2O,故B不选;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的CO2进入B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不选;Na2CO3稳定,受热不分解,所以A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D不选。
3.有同学利用下面的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点燃酒精灯,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部位。请结合实验现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现象]加热开始后,很快可以看到,盛有碳酸氢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固体附近的玻璃管内壁上附有大量的小液滴。
(2)[实验结论]该实验现象充分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分解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盛有碳酸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解析:加热开始后,很快可以看到,盛有碳酸氢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固体附近的玻璃管内壁上附有大量的小液滴;该实验现象充分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分解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盛有碳酸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验证CO2跟Na2O2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a(填字母)。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H2SO4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1)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步骤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Na2O2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取装置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认识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变化过程,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Na2CO3、NaHCO3相互转化途径。
3.能解释焰色试验的现象和原理。
4.阅读《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认识化学在纯碱生产中的贡献。
1.通过对“钠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实验探究意识。
2.通过对“Na2CO3与NaHCO3相互转化”的学习,培养变化的理念。
3.通过对“焰色试验”的学习,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对“制碱历史”的学习,增强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状态
固体
固体
氧元素的价态
-2
-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气泡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气体为氧气
试管壁发热
反应放出热量
反应后溶液使酚酞变红
有碱生成
酚酞变红后,溶液颜色又褪去
Na2O2具有强氧化性
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 4NaOH+O2↑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称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都易溶于水,溶解度:Na2CO3>NaHCO3
化学式
Na2O
Na2O2
生成条件
常温
加热或点燃
稳定性
不稳定,易与O2反应
2Na2O+O2eq \(=====,\s\up7(△))2Na2O2
相对稳定
阳离子:阴离子
n(Na+) n(O2-)=21
n(Na+)n(Oeq \\al(2-,2))=21
与水反应
生成NaOH
生成NaOH和O2
与CO2反应
生成Na2CO3
生成Na2CO3和O2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作用或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
Na2O2
反应生成O2
D
NaOH溶液
吸收没有反应的CO2
选项
操作
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共9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导学案,共1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