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原卷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原卷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原卷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解析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解析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解析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013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经济活动的四大环节-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高中-政治-高考专区-人教版(新课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经济活动的四大环节-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高中-政治-高考专区-人教版(新课标)-试卷,文件包含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解析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docx、专题01经济活动环节模拟专练-原卷版-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经济活动环节
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天略外国语学校模拟预测)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从2020年开始,我国多个城市陆续试点数字人民币。与纸币相比较,数字人民币( )
①同样具备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易凭证的职能
②可杜绝经济活动中洗钱行为
③更安全且没有贬值的风险
④可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①④:央行发行的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同样具备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易凭证的职能,可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①④正确。
②:“杜绝”夸大了数字人民币的作用,②排除。
③:数字人民币属于货币,也有贬值的风险,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1·浙江·模拟预测)202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破“7”,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维持在6.48左右。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趋势对中国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高了美国商品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
②降低了中国学生到美国的留学成本
③提高了我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④增强了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②④: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破“7”,维持在6.48左右。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其对中国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会降低中国学生到美国的留学成本,同时增强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热情,②④符合题意。
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升值趋势,美元贬值会提高美国商品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中国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不利,①与题意不符。
③: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升值趋势,这不利于提高我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D。
3.(2021·云南·模拟预测)2021年4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面向香港居民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测试,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使用范围。目前,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还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据此可以推断数字人民币( )
①降低跨境支付风险,有利于人民币币值稳定
②将避免纸钞印制发行成本高、价值大的缺点
③建立在国家信用之上,和纸币本质相同
④将在国际上推广,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数字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可以促进跨境贸易,但不一定会降低跨境支付风险,同时与人民币币值稳定之间没有关系,①错误;
②:纸币是货币符号,不具有价值大的特点,②错误;
③: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和纸币的本质相同,③正确;
④: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境外金融机构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跨境支忖实现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2021·河北·模拟预测)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4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046,较前一交易日上调57个基点。若这一变化得以持续,会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美元升值→我国外汇储备缩水→我国偿还外债能力增强
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我国企业对美投资规模扩大
③人民币贬值→我国居民到美留学费用增加→促进海外留学生回流
④美元贬值→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减弱→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较前一交易日上调了57个基点,意味着人民币相对升值、美元相对贬值。则人民币可兑换更多美元,国际购买力增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成本降低,导致对美投资规模扩大,②应选。
④:美元贬值,则相同人民币标价的商品用美元标准价购买价格更高,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减弱会导致出口减少,④应选。
①: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美元升值则意味着外汇储备升值,而材料体现的是美元贬值,①不选。
③:人民币贬值则兑换美元变少,我国居民赴美留学费用增加,有助于促进海外留学生回流,但材料体现的是人民币升值,③不选。
故本题选B。
5.(2021·云南·模拟预测)生活中的不同类型商品价格的形成各有差异,有的是市场机制作用,有的是政府定价。图可以反映某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稻谷保护收购价适宜在P1,此时稻谷可能供大于需,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②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适宜在P1,此时居民生活用水可能供大于需,有利于保障供水充足
③稻谷保护收购价适宜在P2,此时稻谷价格下降,有利于保障居民生活
④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适宜在P2,此时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下降,有利于保障居民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①:稻谷是粮食作物,适宜使用保护价格P1,此时稻谷可能导致供大于需,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①正确;
②:居民生活用水属于人民生活保障范畴,如果定价在P1时。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在实际市场中不能起到保护民众利益的作用,政府不会把价格定在P1,②错误;
③:稻谷是粮食作物,如果定价在P2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在实际市场中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政府不会把价格定在P2,③错误;
④:居民生活用水属于人民生活保障范畴,适宜使用价格P2,此时居民生活用水可能导致供小于需,最高限价有利于保障供水充足,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2021·四川乐山·一模)为落地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一些地方推行教师轮岗制度,使区域内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和共享,“择校热”随之降温,学区房也受到冲击。(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S、S1,D、D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供给和需求曲线,E、E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均衡价格)。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区域学区房化的图示是( )
A.B.C.D.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为落地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一些地方推行教师轮岗制度,使区域内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和共享,“择校热”随之降温,学区房也受到冲击可知:短期内该区域学区房的需求会减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会下降。
A:图示所示为供给减少,与材料不符,A排除。
B:图示所示为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B符合题意。
C:图示所示为供给减少,需求减少,与材料不符,C排除。
D:图示所示为需求增加,与材料不符,D排除。
故本题选B。
7.(2021·四川成都·一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D)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D)分别反映了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一般情况下,一国PPI持续上涨,会推动该国CPI上行。下列由PPI向CPI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品工业企业支出增多→工业消费品生产成本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
②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品工业企业利润增加→工业消费品生产规模扩大→消费品价格上涨
③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盈利能力削弱→农产品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
④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减少→农产品价格上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①: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品工业企业支出增多,生产成本增加,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①正确;
②: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品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可能下降,进而缩减生产规模,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②错误;
③: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能力削弱,但不会引起产品需求增加,③错误;
④:农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收益下降,因此缩减生产规模,导致农产品供给减少,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④正确。
故本题选B。
8.(2021·河北·模拟预测)2021年五一劳动节假期,长期被压抑的旅行需求释放。据统计,2021年4月30日至5月6日,航空旅行预订量大幅激增。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若用S、S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航班的供给曲线,D、D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航班需求曲线)能反映航空旅行预订量的变化对机票价格影响的是( )
A. B. C.D.
【答案】A
【详解】
航空旅行预订量大幅激增,不考虑其他因素,说明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所以市场均衡价格上涨。
A:图示表示需求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上涨,A符合题意。
B:图示表示需求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下跌,B不符合题意。
C:图示表示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跌,C不符合题意。
D:图示表示供给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上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2021·四川成都·一模)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前,月饼更像是一种“人情礼券”,“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装进高档包装盒里,价格就能翻倍卖。近年来,月饼一改往日“华贵”形象,走起了“简约轻装”新路子。2021年礼盒类月饼销售占比大幅下降,而散装月饼则呈现“爆单”状态。这种变化表明( )
①月饼既要“文化味”,也要“节俭美”
②人们的消费观念更趋理性,更重实效
③月饼的礼品属性逐渐回归到商品属性
④月饼使用价值减少降低了月饼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
①:月饼一改往日“华贵”形象,走起了“简约轻装”新路子,这说明月饼既要“文化味”,也要“节俭美”,①符合题意。
②:礼盒类月饼销售占比大幅下降,而散装月饼则呈现“爆单”状态,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更趋理性,更重实效,②符合题意。
③:月饼本身就是商品,不能认为月饼的礼品属性逐渐回归到商品属性,③错误。
④: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就意味着月饼使用价值减少并不一定降低月饼的价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2021·河北·模拟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7月至8月,东京奥运会期间,某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365%,国货运动品牌受欢迎程度上升,销售额跻身该电商平台销售榜前几位。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居民预期收入增加
②居民关注奥运赛事,消费心理影响消费市场
③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高端需求觉醒
④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
①②:我国某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365%,从根本上看是因为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居民预期收入增加,居民关注奥运赛事,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市场火爆,①②符合题意。
③: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材料体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但这并不是体育用品销售火爆的原因,且购买体育用品也不一定属于高端需求,③排除。
④: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下降并不是体育用品销售火爆的原因,且材料也未体现这一点,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2021·浙江嘉兴·一模)临近保质期的临期食品,因其价格上的较大折扣,受到诸多消费者的青睐。这表明(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求实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④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材料未涉及收入问题,也就不能体现“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排除。
②③:临近保质期的临期食品,因其价格上的较大折扣,受到诸多消费者的青睐,这说明求实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②③正确切题。
④:食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2.(2021·陕西礼泉·模拟预测)自有了“618”“双11”电商大促以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价格驱动。但现在,这种趋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以人们熟悉的家电产品为例,根据京东数据统计,2021年6月1日18日,成交额2倍以上增长的不是低端低价货,而是万元以中高端产品,如万元以上高端冰洗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60%,卡萨帝、日立等高端品牌备受用户青睐。由此可以推测( )
①理性消费占上风用户更愿意为价值和生活方式买单
②消费已经转型升级,低价商品开始退出消费市场
③居民恩格尔系数升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整体提升
④过硬产品和贴心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
①④:2021年6月1日18日,成交额2倍以上增长的不是低端低价货,而是万元以中高端产品,如万元以上高端冰洗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60%,卡萨帝、日立等高端品牌备受用户青睐,这说明理性消费占上风用户更愿意为价值和生活方式买单,过硬产品和贴心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①④正确。
②:该选项情况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不符合,②排除。
③: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在下降,而不是升高。同时,居民恩格尔系数如果升高,会降低居民消费水平,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3.(2021·四川凉山·一模)2021年10月29日,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作为全球公认的投资指数,受被动型投资者偏爱。据估算,完全纳入该指数后将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约150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此举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助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②大量外资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③外资持债规模扩大,将大幅提升负债率威胁经济安全
④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债券需求增加,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①: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约150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从而能够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助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①符合题意。
②:外资流入我国金融市场,但并非进入商品和服务市场,形成巨大的需求,不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②说法错误。
③:外资持有的我国国债规模扩大,但是国债本身的总量并没有增加,不会提升负债率,③说法错误。
④:据估算,完全纳入该指数后将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约150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从该材料可以看出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债券需求增加,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2021·四川新都·模拟预测)近期非常火爆的“惠民保”,是政府部门参与和引导,由保险公司承保的对社保和常见的医疗险进行补充的新型医疗险。这类保险保费便宜,保障额度比较高,投保条款宽容,可带病投保,且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可以用来补充医保不报销的部分费用。对“惠民保”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能规避风险 ②其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③遵从平等自愿的原则,不带有强制性 ④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所有权凭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③:“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能规避风险,购买“惠民保”应遵从平等自愿的原则,不带有强制性,①③正确。
②:“惠民保”由保险公司承保,这意味着“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保险费用与国家无关,②错误。
④:“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并不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所有权凭证,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2021·浙江温州·一模)W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由该市铁投集团(国企)承建,共需投入资本金约488亿元。该项目建设资本金可能来自该市( )
①政府发行股票融资②政府发行国债筹资
③财政性资金拨款④铁投集团向商业银行贷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政府不能发行股票,①说法错误。
②:材料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因此该项目建设资本金可能来自该市该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筹资,而不是来自该市政府发行国债筹资,②说法错误。
③④:由于承建该项目建设的是市铁投集团(国企),因此该项目建设资本金可能来自该市财政性资金拨款和铁投集团向商业银行贷款,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6.(2021·浙江·模拟预测)下表为浙江省2021年1-6月财政收支部分经济指标统计数据。
指标
生产总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税收收入
个人所得税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数额(亿元)
34556
13901
5314
9237
780
5518
同比增长(%)
13.4
16.4
24.9
25.5
19.8
11.1
根据图表信息,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
②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④该时期处于财政收支平衡的最理想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
①:经济指标同比均有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消费总额也提升,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①符合题意。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②表述错误。
③: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个税是税收的一种,③符合题意。
④: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目前处于财政赤字状态,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2021·河北·模拟预测)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减税降费赋能中国经济 ②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财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④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
①②: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减税降费短时期内看,财政收入减少,但长期看,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①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减税降费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且题干未体现财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③不符合题意。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2021·四川自贡·一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白2020年3月20日起将光瓷制卫生器具、消毒剂等108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植物生长调节制等38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旨在( )
①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的压力
②提升产品价格优势,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③提振出口企业信心,维护了服务贸易公平
④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拓展国际市场占有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
①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旨在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的压力,提升产品价格优势,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①②正确。
③:出口退税的调整与维护服务贸易公平无关,③排除。
④:出口退税的调整是为了降低企业出口成本,与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9.(2021·贵州毕节·一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主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旨在( )
①加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保障民生
②压缩财政支出规模,缓解财政收支突出矛盾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②:提质增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不是为了加大财政支出,也不是为了压缩财政支出规模,①②错误。
③④:主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旨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高效发展,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0.(2021·河南·罗山县教学研究室一模)“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状态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事项中,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是( )
①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②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税制,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多
③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
④国家实现全面“营改增”,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③④:“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说明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以上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③④正确。
①: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将导致政府支出增加而不是收入减少,①错误。
②:“个人所得税”属于再次分配,②错误。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21.(2021·湖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绝对量(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210
-1.6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7007
3.8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3713
2.9
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消费类别分)数据
绝对量(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食品烟酒
4479
12.0
衣着
713
0.1
居住
2962
3.2
生活用品及服务
768
0.5
交通通信
1841
0.2
教育文化娱乐
1309
-11.7
医疗保健
1418
0.2
其他用品及服务
224
7.1
材料二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2021年中国经济进行定调和部署。会议指出,要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近年来,我国为促进农村消费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有一些短板存在:当前,农村地区物流快递在及时性、可靠性、服务水平、快递成本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商业网点数量少、规模小,像自选超市、连锁超市等零售门店在乡镇一级普及度不高,商业网点的经营模式、管理水平,都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农村地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产品的质量总体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对于子女教育、养老和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受收入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生活消费持谨慎态度。
(1)请结合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分析我国的消费现状。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答案】(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所下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较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较少,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2)加强网络和物流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商贸企业服务下沉,引导相关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分析】
(1)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解答图表题要注意图表的题头、图表内容。
(2)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详解】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分析我国的消费现状,解答本题时,考生不仅要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还要分析现象蕴含的本质。从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可以看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所下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较大,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根据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消费类别分)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较少,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待完善。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挖掘县乡消费潜力,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分析材料,概括材料中关于农村消费短板的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和设问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点睛】
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22.(2021·广东实验中学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统计局2019年6月12目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同比上源26.7%,涨幅比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猪内价格上涨18.2%,涨幅比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确认过眼神,是吃不起水果的人",“现在想吃水果了就洗根黄瓜”……近期,很多网友反映水果涨价了,贵到吃不起。对此,国家计局回应:鲜菜、鲜果价格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这些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续性。肉价格持续两年多的下降,以及以豆粕等为原料的畜禽饲料价格上涨,确实对养殖户的积板性有负面形响,随着肉价格逐渐回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目前生猪规模养殖占比比較大,经过一段时间,应该说生产能力能够弥补供给的短缺和不足,起到平抑猪肉价格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CPI上涨。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鲜果、生猪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畜禽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提升,带动猪肉价格上涨。
③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鲜果价格上涨,人们减少对其购买。
④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猪肉价格上涨,养殖者利润增加,补栏积极性提高。
【分析】
本题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看待CPI上涨,实际是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很多网友反映水果涨价了,贵到吃不起。这说明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
鲜菜、鲜果价格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这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肉价格持续两年多的下降,以及以豆粕等为原料的畜禽饲料价格上涨,确实对养殖户的积板性有负面影响。这说明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随着肉价格逐渐回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这说明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
23.(2018·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年平均增长率为2.6%。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投资主体单一化、急于求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方面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导致的复古倾向,二是对国外文化产品的过度抵制。这两种趋向都不利于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
【答案】①努力限升供给的水平,改变文化产业急功近利的状况。②努力推动文化业态的创新,积极探索新型文化业态。从而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和领域。③努力推动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规模,同时通过多元投资主体,鼓励和刺激文化供给侧竞争,提升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解析】
本题以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投资理财的选择、财政的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我们应该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解答本题要把握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投资主体单一化、急于求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造成的。”调动运用生产与消费、投资主体多元化、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回答。
24.(2021·四川新都·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2020年1-4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5%;同时抗疫、救助企业和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等大量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缺口较大。为此,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其中90%用于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12个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10%用于包括减免房租补贴、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等6个领域的抗疫相关支出。中央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全部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决不允许藏留挪用。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对国计民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①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缺口,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提高卫生防疫水平。②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复苏。③稳定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分析】
背景素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考点考查:财政、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对国计民生的积极影响。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我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5%;同时抗疫、救助企业和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等大量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可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效信息②: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全部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可联系对地方民生的意义。
有效信息③:救助企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等,直接惠企→可联系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有效信息④:救助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直接利民→可联系对居民消费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对地方民生的意义+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缺口,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提高卫生防疫水平。
得分点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复苏。
得分点③:对居民消费的意义+稳定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点睛】
解答“意义类”主观题,分析时,可思考试题关联的理论依据,语言组织时,理论依据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模拟专练)-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高中-政治-高考专区-人教版(新课标)-试卷,文件包含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模拟专练解析版doc、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模拟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中国精神与文化强国-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高中-政治-高考专区-人教版(新课标)-试卷,文件包含专题09中国精神与文化强国模拟专练解析版docx、专题09中国精神与文化强国模拟专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模拟专练)-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专练-高中-政治-高考专区-人教版(新课标)-试卷,文件包含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模拟专练解析版doc、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模拟专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