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单元第4课时《利率》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 第2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2节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学案 5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2节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 》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 第3单元第1节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数学六年级下册生活与百分数优秀导学案
展开课题
生活与百分数
课型
实践活动课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本节课为实践活动课。课前,把学习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上网、到银行去调查、问家长等多种方式收集存款利率,并了解教育储蓄和国债的作用。课上,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班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订正总结,让学生充分明确各种存款的利率以及作用,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进行存款。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了解银行最新利率 了解教育储蓄和国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怎样计算利息?
2.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生活与百分数
1.回忆利息的计算方法。明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认真倾听,明确学习内容。
1.王林想把1000元存入银行三年,年利率为2.75%。三年后他可以得到本息共计多少钱?
二、合作探究。(30分钟)
(一)活动一(调查利率)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银行最新利率。
2.引导学生与教材11页利率表中的利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变化。
3.讨论: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是什么?
(二)活动二(合理存款)
1.汇报教育储蓄存款和国债的利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教育储蓄利率表和国债利率表)
2.引导学生对比普通储蓄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看哪种存款方式的利率最高。
3.课件出示问题: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她选择哪种存款方式才能使六年后的收益最大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计算)
4.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案,选择最优存款方式。
(一)1.汇报课前搜集到的银行最新利率。
2.小组合作,把搜集到的银行最新利率与教材利率表中的利率进行对比。
3.分组讨论,明确原因。
(二)1.根据课前调查的结果,汇报教育储蓄和国债的利率。
2.小组讨论对比不同利率,得出国债的利率最高。
3.分组讨论并计算。
4.学生比较,得出结论。
2.判断。
(1)利息一定小于本金。( )
(2)利率相同,存期相同,存入银行的本金越多,到期后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
(3)本金=利息+存期( )
(4)利率一定,同样的钱,存期越长,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
(5)存款的方式只有普通储蓄一种。( )
3.小红把自己积攒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是1.75%,到期后小红可得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4.银行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一年期是1.75%,二年期是2.25%,三年期是2.75%。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各存入1万元,甲先存一年期,到期后连本带利改存二年期;乙直接存三年期。三年后,两人同时取出,那么谁的收益多?多多少元?
三、课堂总结。(4分钟)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小学平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平移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实践探究,掌握画法,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精品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实践探究,掌握画法,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数优质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数优质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拓展提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