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教案

    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教案第1页
    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教案,共4页。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老师,你进步了吗?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发生了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对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教书的第三年。那时,我做班主任,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都喜欢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了,你跟我说说你有什么进步啊?我要求每个人最多说一两分钟。小朋友就说呀说。一个小女孩举手,我把她叫起来,我问她:你有什么事啊?”她说:“俞老师,我不敢说,我说了怕你不高兴。唉,我看还是不说算了。”我说:“不可以的。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俞老师对你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也应该对俞老师这样。”于是她就问:“俞老师,那你说说,一个学期下来,你有什么进步啊?”哎呀!本来是我问小朋友的问题,结果她这么反过来一问,嗬!那些小朋友的眼睛就像放电一样“刷”地射过来了。我感觉就好像有很多灯聚焦在我身上,那时我有种发昏的感觉。所以,我发现老师的有一个误区,是想着问学生:“你进步了没有?”其实,我们经常忘记问自己:“我进步了没有?”  提问的是四年级的孩子。我当时就有发昏的感觉,心想今天完了。这个班我带了一年了,小朋友都很喜欢我。那时我想,如果我的进步不大,只是一点点的话,小朋友听了,可能就对我不感兴趣,就没有那么喜欢我,不再佩服我了,那肯定是不可以的。如果说进步很大,可我又觉得自己没有很大的进步啊,毕竟这才是我教书第三年。正好,那节课也快结束了,我就耍了一个滑头,对学生们说:时间差不多了,让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带回去,明天向大家汇报,好不好?小朋友们很不情愿地摇摇头。哼哼!他们其实也很喜欢看老师的笑话的。(呵呵)那天晚上,真的,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进步了没有。作为老师,我一年应该有哪些进步作为一名老师,我怎么向学生交代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提倡教学反思,也不讲什么专业发展,一般教师教书也就是求个养家糊口,不怎么想个人的发展问题。——个孩子给我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我印象太深刻了第二天早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昨天问的那个问题还记得吧?”“记得!学生们回答得很响亮。那你们说说看,俞老师这学期有什么进步?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有啥进步。我问他们。然后,有的学生就说:俞老师,我发现你的普通话进步了不少,以前你讲课有好几句话我们听不懂,现在就能全部听懂了。有的学生说:你还有一个进步就是,以前有骂我们的时候,现在不骂了,还经常搓搓我们的脑袋,这让我们很舒服。”……我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真的很感动。我说:我教你们一年了。昨天你们提的问题,我老实跟你们讲,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进步了。但是今天你们讲了我这么多的进步,老师很感动。你们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老师其实也是要进步的。教学相长,其实是一很重要的事情。我从心底里感激我的学生。 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这一点:是我的学生让我进步。小孩子嘛,上课总是要吵的。那时我也年轻,上课一遇到学生吵,我就很生气。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不是上课他们要吵,要打断我上课吗?我就给他们立了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让我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了。如果停三次的话,那我就罚全班放学后在教室里静坐15分钟。这是跟他们讲好的,他们也没其他好的解决办法。可是想想也是应该的,课堂上这么吵,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也很烦有一天,真的有个小朋友让我一堂课停下来三次。我说:好,第三次停下来了,要组织纪律啊。今天放学后,大家要留下来静坐。到了下午,学生们就乖乖地留下来静坐了。那天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很聪明。等我让他们回家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作业本过来了。咦?我很惊讶你怎么把作业拿来了?们今天又没作业,你为什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她说:俞老师,你看看,你看看。说完,她就跑了。她走后,我打开作业本,一下子就看见她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您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这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我在这个孩子的作业上批复:好的纪律是学习的前提,可爱的小姐!第二天她给我的回复是这样写的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哎,我当时看了这句话,马上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我觉得学生看不起我。她的潜台词好像是:有什么了不起?你有本领,就让学生忘记吵。那天我想了很多。她给我的警示是:老师啊,不要凭着自己的权威一味地要求学生你要听,你要听,你有没有想过,你讲得好不好听。如果你讲得不好,你凭什么要求学生?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实在是太大了。我以前从来没这样反思过。我总是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反正我上课是很认真地不听就是的责任,这种思想其实很不对的,作为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忘记吵是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学生还是孩子,不是大人。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他们是要吵的要动的。如果得很精彩,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忘记吵,得不精彩他们才会吵。像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可能把作业本一扔,说她两句也就过去了。我呢,可能就有这么一种素质,愿意接受学生的帮助。这个关键事件给我的影响是:以前我只想着应该怎样上课,现在我想的是应该怎样把课上好。所以,我说是在帮助我成长,是学生。学生始终是我们的老师,们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闪电裂开了你的脑子,让你一下子得到不少顿悟。这种感觉有点像佛教的当头棒喝,令人醍醐灌顶。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我觉得影响我成长的关键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来自学生。我第一批学生中有一个孩子,有一次回来给我讲:俞老师,我回去老是对爸爸说你很好。这个孩子的爸爸在报社工作,孩子老说俞老师好好好,讲得多了,他爸爸就问他:你们俞老师到底好在哪里呀,咱们给他写篇报道吧。他对我说:俞老师,昨天晚上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呢!我说:不会吧。我怎么不好了?他说:是啊。我老说俞老师好,真去想的时候,却想不出你好在哪里了。我说:你说说看。他说:第一,你有没有备课到深夜?我说:没有。”“第二,你有没有带病坚持上课?我说:没有。”“第三,你有没有打雨伞送我们回家?我说:也没有。他说:所有好的事情你一样都没有呢。哎呀,这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说:反正在你身上找不出一点好的东西来。你呀,衣服乱穿,字也乱写,有时还批评我们,但是你说怎么回事呢,我们就是觉得你挺好的,可又说不出你好在哪里。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呢?所以,那次,这个学生给我的感悟就是,老师不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这种形象:备课到深夜,坚持上课昏倒在讲台上。这个形象一定要改变。
      吃大饼的故事  有一个关键事件,影响了我对数学的理解。2007年《人民教育》第7期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让一个学生落后。在那篇文章开头,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学生是我第四批学生中的一个。这个小朋友人长得很漂亮,就是读书不好。一天,我让这个小朋友做一道题。这道题很简单,题目是这样的:××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顷?就这么个题目,她不会做。她先是把三个数字乘起来。我说:你错了。她就订正,把乘法变成除法。我说:你又错了。她又订正,把除法变成加法。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学生是在瞎猜,她不会思考。有些小学生是这样的,今天课堂上讲了乘法,就认为今天的题目肯定用乘法;要是讲了除法呢,就用除法,一点都不动脑的。 我说:你过来,我给你打个比方。比方说,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啊?这和那个题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嘛!要不就换成学号,我问她:你是几号? 16号。她说。哦,那就是16号同学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16这个数字在这里是没用的,是个代号而已。这个小朋友说:俞老师,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开玩笑呢。那天我的心情也比较好,本来可以一句话丢过去你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叫你做数学,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讲吃大饼吗?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问她:那你早上喜欢吃什么?说:我都是吃粽子的。我说:那好,这很简单啊,我问你,你每天早上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啊?呵呵,这个小家伙,她很认真地想了一想。我想,你这么认真,应该把问题解决了吧。她说:俞老师。我说:唉,你说。她说:俞老师,我两个粽子吃不下去的 那你每天能吃几个粽子?她说:一般都是妈妈给我买一个,我只吃半个,剩下的我都扔掉了,我不喜欢吃。我说:好的。我想这个题目可能是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半个是0.50.5×5,这是小数乘法啊,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我你每天吃半个,那你5天吃几个粽子?然后,她说:吃两个半。”“怎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嘛!你说这个学生笨不笨?一点都不笨,聪明着呢然后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我们这个学生不笨啊,但她为什么又连一道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呢?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学生的学习准备问题,我现在的观点是:当一个小学生他(她)的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准备上出问题了,而不是智力有问题。他(她)的智力绝对没问题。我就再接着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学习好的人,你问他(她)一个问题: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他(她)绝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大饼是不是我吃的。他(她)不会陷进去。在他(她)眼睛里,不管这两个大饼是谁吃的,马上就能抽象出来。而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呢?她没抽象出来,陷进去了:我怎么能吃得下两个大饼呢?”“我没吃大饼啊?她把数学忘记了,这就是问题这个小朋友的思维还不是数学思维,她把自己陷进去了。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题目中的那个不是你啊!换成甲可以,乙也可以,丙或丁可以得嘛,怎么就是你呢?她就认为是自己,老是想我每次两个大饼这样的问题。这些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被非本质的东西迷惑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就是她对信息的捕捉和别人不一样。理解能力强的的学生,能马上把非本质的无关信息过滤掉。数学就是数学,数学是讲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常理无涉。而有一部分孩子就不知道,老是琢磨两个大饼吃得下吗,可能吗?这类非数学的问题。后来,我告诉,她的毛病在哪里。她为什么数学学不好?因为她不是用数学的方式去想问题。两个大饼拿来了,这只是一个比方啊,两个大饼可以,两个粽子也可以,两根油条也可以呀!你要地一下子把这个2提取出来,这就是数学。我很耐心地给她补课,就这个东西,其他的都不。这个东西理解了之后呢,其他的东西也就慢慢地通了。这个事件让我对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文选自俞正强著作《低头找幸福》  

    相关教案

    好班主任推荐-高三家长会老师发言稿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高三家长会老师发言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好班主任推荐-高一家长会老师发言稿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高一家长会老师发言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表彰先进,现行高考制度的简单解释,家长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教师节快乐!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老师,教师节快乐!教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