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京课改版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参加了班级组织的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其方差如下表.若要从中选出一个成绩更稳定的小组参加年级的比赛,那么应选( )
组名 | 甲 | 乙 | 丙 | 丁 |
方差 | 4.3 | 3.2 | 4 | 3.6 |
A.甲 B.乙 C.丙 D.丁
2、某企业为了解员工给灾区“爱心捐款”的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员工的捐款金额整理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样本中位数是200元
B.样本容量是20
C.该企业员工捐款金额的极差是450元
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
3、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了解某中学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个家长,结果有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方式是普查 B.该校只是个家长持反对态度
C.样本是个家长 D.该校约有的家长持反对态度
4、如图是某校九年级部分男生做俯卧撑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第五小组的频数为25,若合格成绩为20,那么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和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分别是( ).
A.100,55% B.100,80% C.75,55% D.75,80%
5、某手机公司新推出了四款新型手机,公司为了了解各款手机的性能,随机抽取了每款手机各50台进行测试,以下是四款手机的性能得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性能越好)的平均分和方差,则这四款新型手机中性能好且稳定的是( )
| ||||
平均成绩(分) | 95 | 98 | 96 | 98 |
方差 | 3 | 3 | 2 | 2 |
A. B. C. D.
6、如表是某次射击比赛中10名选手的射击成绩(环):
射击成绩(环) | 6 | 7 | 8 | 9 | 10 |
人数(人) | 1 | 2 | 4 | 2 | 1 |
关于这10名选手的射击环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众数是8 B.中位数是5 C.平均数是8 D.方差是1.2
7、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1.2,=1.1,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比甲稳定 B.甲比乙稳定
C.甲和乙一样稳定 D.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8、七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14,0.7 B.14,0.4 C.8,0.7 D.8,0.4
9、若一组数据3,x,4,5,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中x的值和方差为( )
A.3和2 B.4和3 C.5和2 D.6 和2
10、小强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的锻炼,下表是他记录的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
星期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个数 | 11 | 12 | 10 | 13 | 13 | 13 | 12 |
对于小强做引体向上的个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12 B.众数是13
C.中位数是12.5 D.方差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一组数据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
2、当今最常用的购物软件“手机淘宝”的英语翻译为“mobile phone Taobao”,其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__________.
3、小明想知道一碗芝麻有多少粒,于是就从中取出粒涂上黑色,然后放入碗中充分搅拌后再随意取出粒,其中有粒是黑色芝麻,因此可以估算这碗芝麻有________粒.
4、八年级(1)、(2)两班人数相同,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___.
5、某校九年级进行了3次体育中考项目﹣﹣1000米跑的模拟测试,甲、乙、丙三位同学3次模拟测试的平均成绩都是3分55秒,三位同学成绩的方差分别是s甲2=0.01,s乙2=0.009,s丙2=0.0093.则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
| 平均数 | 众数 | 中位数 | 方差 |
甲 | 8 |
| 8 | 0.4 |
乙 |
| 9 |
| 3.2 |
甲:8,8,7,8,9;乙:5,9,7,10,9.
(1)填写表格;
(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2、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某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办起了养殖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总量为6000只的一批兔子达到了出售标准,现从这批兔中随机选择部分进行称重,将得到的数据用下列统计图表示(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图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批兔子中质量不小于1.7kg的有多少只.
3、新冠疫情期间,某校开展线上教学.为了解该校九年级10个班500名学生线上数学学习情况,返校后进行了数学考试.在10个班中随机抽样了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最低分60分)进行整理,并分别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信息如下:
(1)样本中的学生共有 人,图1中59.5﹣69.5的扇形圆心角是 ;
(2)补全图2频数分布直方图;
(3)考前年级规定,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同学可以奖励,小玲的成绩为88分,请判断她能否得到奖励.并说明理由.
4、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将10次成绩分别制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
(1)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表:
| 平均成绩(环) | 众数(环) | 中位数 | 方差 |
甲 | 7 | a | 7 | c |
乙 | 7 | 8 | b | 4.2 |
填空:a= ,b= ,c= ;
(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评价甲、乙两名队员哪位队员的射击成绩更好.
5、今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让国人吃饱饭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先生不幸逝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某校政教处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______名;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学校政教处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200人食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38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表格知,乙的方差最小,
所以若要从中选出一个成绩更稳定的小组参加年级的比赛,那么应选乙,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2、A
【详解】
解:A、共2+8+5+4+1=20人,中位数为10和11的平均数,故中位数为150元,故选项A不正确;
B、共20人,样本容量为20,故选项B正确;
C、极差为500﹣50=450元,故选项C正确;
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脂肪性获取信息,中位数,样本容量,极差,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3、D
【分析】
根据抽查与普查的定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即可.
【详解】
解:.共2500个学生家长,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在调查的400个家长中,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该校只有个家长持反对态度,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样本是360个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该校约有的家长持反对态度,本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查与普查的定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是基础知识.
4、B
【分析】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结合题意,可得第五小组的频率,进而根据同时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总人数可得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又因为合格成绩为20,可得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即答案.
【详解】
解:由频率的意义可知,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从左到右前四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
∴第五小组的频率是,
∴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是.
∵合格成绩为20,
∴本次测试的合格率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统计内容,考查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求法.解本题要懂得频率分布直分图的意义,了解频率分布直分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计图.
5、D
【分析】
先根据平均成绩选出,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求出
【详解】
解:根据平均数高,平均成绩好得出的性能好,
根据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可得出的性能好,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逐一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解:这组数据中8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8;
其中位数是第5、6个数据的平均数,故其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方差为,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计算方法.
7、A
【分析】
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
【详解】
解:∵甲乙两人的方差分别是=1.2,=1.1,
∴乙比甲稳定,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方差的性质:方差越小越稳定.
8、D
【分析】
根据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
【详解】
依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
学生总数为.
则频率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题意求频数和频率,读懂题意以及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
先根据平均数定义求出x,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
解得x=6,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和求一组数据的方差,熟知平均数的定义和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10、C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它们的平均数为:
,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13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3,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11、12、12、13、13、1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12,
∴中位数为12,故C选项符合题意;
方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
二、填空题
1、16
【分析】
因为x1,x2,x3,…,xn的极差是8,设xn-x1=8,则2x1+1,2x2+1,2x3+1,…,2xn+1极差为2(xn-x1).
【详解】
解:∵x1,x2,x3,…,xn的极差是8,不妨设xn-x1=8,
∴2x1+1,2x2+1,2x3+1,…,2xn+1极差为2(xn-x1)=2×8=16.
故答案为:1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极差,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2、
【分析】
用字母“o”出现的个数除以总的字母个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字母“o”出现的次数为4,
∴该英语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的定义,频率=频数÷数据总数.
3、2000
【分析】
设碗中有芝麻粒,根据取出100粒刚好有记号的5粒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设碗中有芝麻粒,根据题意得:
,
解得:.
故答案为:20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样本中的数据对整体进行估算.
4、甲班
【分析】
根据平均数相同,方差反应一组数据与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越小说明比较稳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同,,根据方差反应一组数据与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越小说明比较稳定,
∴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甲班,
故答案为甲班.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与方差,掌握平均数的求法与方差的求法,熟练方差反应一组数据与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离散的程度越大,方差越小离散程度越小,越稳定,与整齐等是解题关键.
5、乙
【分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详解】
解:∵s甲2=0.01,s乙2=0.009,s丙2=0.0093,
∴s乙2<s丙2<s甲2,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成绩最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2)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详解】
解:(1)∵8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甲的众数为8,
乙的平均数=(5+9+7+10+9)=8,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5,7,9,9,10,则乙的中位数为9.
故填表如下:
| 平均数 | 众数 | 中位数 | 方差 |
甲 | 8 | 8 | 8 | 0.4 |
乙 | 8 | 9 | 9 | 3.2 |
故答案为:8,8,9;
(2)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2、(1)见解析;(2)960只
【分析】
(1)先根据D组的频数和占比求出抽取兔子的数量,然后求出C组兔子的数量,最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2)先求出样本中这批兔子中质量不小于1.7kg的百分比,然后估计总体即可.
【详解】
解:(1)抽取兔子的数量是,
则质量在“C”部分的兔子数量是(只).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2)由题意得:这批兔子中质量不小于1.7kg的大约有(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联,用样本估计总体,补全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理解题目所示的统计图.
3、(1)50,36°;(2)见解析;(3)能得奖,见解析
【分析】
(1)用“79.5~89.5”的人数除以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可得到调查的总人数;用360°乘以59.5~69.5”这一范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2)求出“69.5~74.5”这一范围的人数即可补全图2频数分布直方图;
(3)求出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参赛选手人数为50×40%=20(人),由88>84.5,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样本中的学生共有(10+8)÷36%=50(人),
59.5﹣69.5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360°×=36°,
故答案为:50、36°;
(2)69.5﹣74.5对应的人数为50﹣(4+8+8+10+8+3+2)=7,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3)能得到奖励.理由如下: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50人,
∴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人数为50×40%=20,
又∵88>84.5,
∴能得到奖励.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是关键.
4、(1),,;(2)答案见解析.
【分析】
(1)分别根据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从众数与中位数的角度分析,乙的射击成绩都比甲要高,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
解:(1)由频数直方图可得:甲的成绩如下:
其中环出现了4次,所以众数是环,
环
由折线统计图可得:按从小到大排序为:
所以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
(2)从众数与中位数来看,乙的众数与中位数都比甲高,所以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的射击成绩要好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含义,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下结论,掌握以上基础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
5、(1)1000;(2)补图见解析;(3)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
【分析】
(1)用“没有剩”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
(2)先求出“剩少量”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3)先求出样本中,浪费的粮食可供人食用的人数占比,然后估计总体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名;
(2)由(1)可知,“剩少量”的人数=1000-400-250-150=200人,
∴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1000人浪费的粮食可供200人食用一餐.
∴,
∴这餐饭3800名学生浪费的粮食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联,用样本估计总体,画条形统计图等等,准确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