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精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中,函数,如图,一次函数y=kx+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表记录了实验中温度和时间变化的数据.时间/分钟0510152025温度/℃102540557085若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则18分钟时的温度是( )A.62℃ B.64℃ C.66℃ D.68℃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若AB∥x轴,且AB=5,当点B在第二象限时,点B的坐标是( )A.(﹣9,3) B.(﹣1,3) C.(1,﹣3) D.(1,3)3、若点在第三象限,则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P的坐标可能是( )A.(4,2) B.(﹣4,2) C.(﹣4,﹣2) D.(2,4)5、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A车从甲地到乙地,B车从乙地到甲地,A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B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A,B两车同时出发.设A车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路程为y(千米),则能大致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C. D.6、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 B.y=x C.y=2x D.y=-2x7、已知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中,函数、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x…01……34… 表2:x…01……543… 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8、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经过点A(﹣1,﹣2)和点B(﹣2,0),一次函数y=2x的图像过点A,则不等式2x<kx+b≤0的解集为( )A.x≤﹣2 B.﹣2≤x<﹣1 C.﹣2<x≤﹣1 D.﹣1<x≤09、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k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10、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x轴于点(2,0),交y轴与点(0,4),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B.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C.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4D.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品牌鞋的长度ycm与鞋的“码”数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若22码鞋的长度为16cm,44码鞋的长度为27cm,则长度为23cm鞋的码数为 _____.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射线OA将由边长为1的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3、对于直线y=kx+b(k≠0):(1)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______象限;(2)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______象限;(3)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______象限;(4)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______象限.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____,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k≠0)平移|b|个单位而得到(当b>0时,向____平移,当b<0时,向____平移).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与气温x(℃)有关.当气温是0℃时,音速是331米/秒;当气温是5℃时,音速是334米/秒;当气温是10℃时,音速是337米/秒;当气温是15℃时,音速是340米/秒;当气温是20℃时,音速是343米/秒;当气温是25℃时,音速是346米/秒;当气温是30℃时,音速是349米/秒.(1)请你用表格表示气温与音速之间的关系.(2)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3)当气温是35℃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多少?(4)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已知点的坐标是.(1)点的坐标是______;(2)画出关于轴对称的,其中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点、、;(3)直接写出的面积为______.3、一次试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砝码,下面是测得的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砝码的质量x(g)的一组对应值(在弹性限度内):x(g)012345…y(cm)182022242628…(1)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2)弹簧的原长是多少?当所挂砝码质量为3g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3)砝码质量每增加1g,弹簧的长度增加________cm.4、如图所示,直线AB交x轴于点A(a,0),交y轴于点B(0,b),且a、b满足,C的坐标为(﹣1,0),且AH⊥BC于点H,AH交OB于点P.(1)如图1,写出a、b的值,证明△AOP≌△BOC;(2)如图2,连接OH,求证:∠OHP=45°;(3)如图3,若点D为AB的中点,点M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连接MD,过D作DN⊥DM交x轴于N点,当M点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的过程中,求证:S△BDM﹣S△ADN=4.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1),B(3,0),C(3,4).(1)在图中画出△ABC,△ABC的面积是 ;(2)在(1)的条件下,延长线段CA,与x轴交于点M,则M点的坐标是 .(作图后直接写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根据图表可得: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式,设温度T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解析式求解确定函数解析式,然后将代入求解即可得.【详解】解:根据图表可得: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式,设温度T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解析式可得:,解得:,∴温度T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将其他点代入均符合此函数关系式,当时,,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掌握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及线段长度、点B在第二象限,可判断点B一定在点A的左侧,且两个点纵坐标相同,再由线段长即可确定点B的坐标.【详解】解:∵轴,且,点B在第二象限,∴点B一定在点A的左侧,且两个点纵坐标相同,∴,即,故选:A.【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理解题意,掌握坐标系中点的特征是解题关键.3、A【解析】【分析】根据第三象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然后判断点Q所在的象限即可.【详解】∵点P(m,n)在第三象限,∴m<0,n<0,∴-m>0,-n>0,∴点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A【解析】【分析】根据点在第一象限,结合第一象限点的横纵坐标都为正的进而即可判断【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点P在第一象限,且横坐标大于纵坐标,A.(4,2)在第一象限,且横坐标大于纵坐标,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4,2)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4,﹣2)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2,4)在第一象限,但横坐标小于纵坐标,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5、C【解析】【分析】分别求出两车相遇、B车到达甲地、A车到达乙地时间,分0≤x≤、<x≤、<x≤2三段求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到当x=时,y=80,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详解】解:当两车相遇时,所用时间为120÷(60+90)=小时, B车到达甲地时间为120÷90=小时,A车到达乙地时间为120÷60=2小时,∴当0≤x≤时,y=120-60x-90x=-150x+120;当<x≤时,y=60(x-)+90(x-)=150x-120;当<x≤2是,y=60x;由函数解析式的当x=时,y=150×-120=8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6、D【解析】【分析】把点(-1,2)代入正比例函数y=mx即可求解.【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1,2),∴-m=2,∴m=-2,∴这个函数解析式为y=-2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理解待定系数法,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和的表达式,再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表得:,在一次函数上,∴,解得:,∴,,在一次函数上,∴,解得:,∴,∴为,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分析】根据图象知正比例函数y=2x和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交点,即可得出不等式2x<kx+b的解集,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图象可知:正比例函数y=2x和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交点是A(-1,-2),∴不等式2x<kx+b的解集是x<-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B(-2,0),∴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不等式2x<kx+b≤0的解集是-2≤x<-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能利用数形结合,找到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图像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一次函数图像判断出、的正负,进而确定y=﹣bx+k的参数正负,最后根据一次函数图像与参数的关系,找出根据符题意的图像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及图像可知:,,y=﹣bx+k中的,,由一次函数图像与参数的关系可知:D选项符合条件,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参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参数的正负与函数图像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问题,利用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求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二、填空题1、36【解析】【分析】先设出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把y=23代入求出y即可.【详解】解:∵鞋子的长度y cm与鞋子的“码”数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k≠0),由题意知,x=22时,y=16,x=44时,y=27,∴ ,解得: ,∴函数解析式为:y=x+5,当y=23时,23=x+5,解得:x=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2、(,3)##(,3)【解析】【分析】过A点作AB⊥y轴于B点,作AC⊥x轴于C点,由于射线OA将由边长为1的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的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所以两边的面积分别为3.5,△AOB面积为5.5,即OB×AB=5.5,可解AB,则A点坐标可求.【详解】解:过A点作AB⊥y轴于B点,作AC⊥x轴于C点,则AC=OB,AB=OC.∵正方形的边长为1,∴OB=3.∵射线OA将由边长为1的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的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两边的面积分别为3.5.∴△AOB面积为3.5+2=5.5,即OB×AB=5.5,×3×AB=5.5,解得AB=.所以点A坐标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过某点作x轴、y轴的垂线,垂线段长度再转化为点的坐标.3、 一、二、三 一、三、四 一、二、四 二、三、四【解析】【分析】当k>0时,直线必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过二、四象限;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象限,b<0时,直线必过三、四象限;根据以上即可判断.【详解】(1)当k>0时,直线过一、三象限,b>0时,直线过一、二象限,则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答案为:一、二、三(2)当k>0时,直线过一、三象限,b<0时,直线过三、四象限,则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答案为:一、三、四(3)当k<0时,直线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过一、二象限,则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答案为:一、二、四(4)当k<0时,直线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过三、四象限,则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答案为:二、三、四【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b的几何意义,关键是数形结合.4、 一条直线 上 下【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填写即可.【详解】解:∵函数为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k≠0)平移|b|个单位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故答案为:①一条直线 ②上 ③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做题的关键是牢记性质准确填写.5、(10,0)【解析】【分析】利用点在轴上的坐标特征,得到纵坐标为0,求出的值,代入横坐标,即可求出点坐标.【详解】解:点在轴上,,故,点横坐标为10,故点坐标为(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1)见解析;(2)两个变量是: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温度是自变量;(3) 352米/秒; (4) y=331+x.【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数据列出表格.(2)找出题中的两个变量.(3)根据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4)结合(3)中发现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详解】(1)列表如下:x(℃)051015202530y(米/秒)331334337340343346349 (2)两个变量是: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温度是自变量.(3) 根据表格中音速y(米/秒)随着气温x(℃)的变化规律可知,当气温再增加5℃,音速就相应增加3米/秒,即为349+3=352(米/秒),当气温是35℃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352米/秒.(4)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每升高5℃,传播的速度增加3,当x=0时,y=331,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y=331+x.【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以及函数表示方法,理解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是得出函数关系式的关键.2、(1);(2)见解析;(3)12【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即可;(2)找到点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则即为所求;(3)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的面积【详解】(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的坐标为,故答案为:(2)如图所示,找到点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则即为所求;(3)的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性质与作图,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 (1)弹簧长度与所挂砝码质量;所挂砝码质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所挂砝码质量的函数;(2) 18cm; 24cm; (3) 2cm【解析】【分析】(1)表中的数据主要涉及到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可知反映变量的关系;悬挂砝码的质量发生变化引起弹簧长度的变化,故可知自变量;知函数关系;(2)弹簧原长即未悬挂砝码时的长度,看表可知;悬挂砝码质量为g时弹簧的长度,看表可知;(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时,;时,等数据,据此判断砝码质量每增加g,弹簧增加的长度.【详解】解:(1)表中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砝码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挂砝码质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所挂砝码质量的函数.(2)弹簧的原长是cm;悬挂砝码质量为g时,弹簧的长度是cm.(3),,;,;,;,;据此判断砝码质量每增加g,弹簧增加的长度为cm.【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解题的关键与难点在于找到函数关系.4、(1)a=4,b=﹣4,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依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的值从而可得到,然后再,,最后,依据可证明;(2)要证,只需证明平分,过分别作于点,作于点,只需证到,只需证明即可;(3)连接,易证,从而有,由此可得.【详解】(1)解:,,,,,则.即,,,.在与中,,;(2)证明:过分别作于点,作于点.在四边形中,,.,,在与中,,,.,,平分,;(3)证明:如图:连接.,,为的中点,,,,,,.即,.在与中,,,..【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二次根式及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等知识,在解决第(3)小题的过程中还用到了等积变换,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1)见解析; 6;(2)作图见解析;(-1,0).【解析】【分析】(1)根据A(0,1),B(3,0),C(3,4)在坐标系中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作图,由图知点M的坐标.【详解】(1)如图,△ABC的面积=,故答案为:6; (2)如图,设经过点A,C的直线为,代入A(0,1),C(3,4)得,令,则点M的坐标(-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次函数y=ax+b,已知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已知点P,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如图,过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