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巩固练习
展开第二章 第一节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与华北平原相比,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最明显优势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降水充足 D.光照充足
2.该区域农业发展最需要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C 2.C [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判断,图示区域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为红壤,土壤较贫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晴天少,光照较弱(与华北相比),故C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地区为酸性红壤,土壤贫瘠,需要改良,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新疆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坎儿井的位置最可能是( )
A.平坦的盆地内部 B.山麓冲积扇平原
C.河流三角洲地区 D.山地的林带附近
4.坎儿井修建地下暗渠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下渗 B.减少蒸发
C.输送水汽 D.促进更新
3.B 4.B [第3题,根据图示坎儿井示意图,竖井分布区地形坡度较大,位于山麓地带,坎儿井的位置最可能是山麓冲积扇平原,B项正确。第4题,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修建地下暗渠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阳光直接照晒,减少蒸发,B项正确。]
2019年7月,新西兰国有输电网运营商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未来屋顶光伏发电的比重还会增加。虽然光伏发电暂时还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统计中,但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仍超过了90%。下图示意新西兰风力和水力发电设施分布。据此完成5~7题。
5.据图推测,新西兰主要的能源资源有( )
A.石油、水力、风力 B.水力、风力、地热
C.煤炭、水力、风力 D.太阳能、石油、风力
6.新西兰南岛发电厂(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城市较多
C.环境优美 D.土地廉价
7.分布式电池储能广泛使用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B.制造更加清洁的能源
C.保障能源跨区域调配 D.提高风力和水力发电的比重
5.B 6.B 7.A [第5题,由图中的风电场、水电站和火山推测出新西兰主要的能源资源有水力、风能和地热能。第6题,据图可知,新西兰南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口多、产业活动多,能源需求量大。第7题,分布式电池储能广泛使用能够提高屋顶光伏发电的比重,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低坝和宝瓶口进水口。
(1)岷江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文变化大。仔细对比左右两图的变化,试分析岷江水从离堆附近引入成都平原时,冬夏引水量皆很稳定的原因。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解析 第(1)题,对比两幅图的变化可知,右图中把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飞沙堰连接着内外江。夏季,雨季时节,流入内江的水量可以通过飞沙堰进行调节,将多余的水量与泥沙分流到外江,从而减少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冬季,降水量少的季节,利用飞沙堰将内外江进行隔开,从而保证冬季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从而实现冬夏引水的稳定均衡。第(2)题,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主要从有利影响角度进行评价。从该工程本身来讲:该工程顺应当地的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因地制宜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与利用,扬长避短,保证了人地关系和谐。从对成都平原影响来讲:地势西高东低,岷江水可以自流注入成都平原,减少了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同时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量;对成都平原的生态与环境均没有破坏。第(3)题,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古代主要是具有水利功能;今天都江堰的水利功能仍然发挥着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水利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因此当今又具有了旅游观赏功能。
答案 (1)鱼嘴把岷江分成了内外两江;宝瓶口再次控制了入水量;飞沙堰既可以保证冬季入水,又可把夏季多余的水量与泥沙分流到外江,从而实现了引水的稳定均衡。
(2)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3)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后复习题,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8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