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37页。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C.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D.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线段EF交AD于F,交BC于E,OB=EB,点G为BD上一点,满足EG⊥FG,若∠DBC=30°,则∠OGE的度数为( )
A.30°B.36°C.37.5°D.45°
3、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数形结合的重要纽带.数学家欧几里得利用如图验证了勾股定理: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ACHI,正方形ABED,正方形BCGF,连接BI,CD,过点C作CJ⊥DE于点J,交AB于点K.设正方形ACHI的面积为S1,正方形BCGF的面积为S2,长方形AKJD的面积为S3,长方形KJEB的面积为S4,下列结论:①BI=CD;②2S△ACD=S1;③S1+S4=S2+S3;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的度数是( )
A.180°B.220°C.240°D.260°
5、下列四个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
C.D.
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AB′与DC相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DAB′=∠CAB′B.∠ACD=∠B′CD
C.AD=AED.AE=CE
7、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在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以下四类垃圾分类标志的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
C.D.
9、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AD=2,AB=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 )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ABC的周长为24,则△DEF的周长为______.
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是格点三角形,点D为AC的中点,则线段BD的长为 _____.
3、如图,直线l1⊥l3,l2⊥l3,垂足分别为P、Q,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A、B、C分别在直线l1、l2、线段PQ上,点O是斜边AB的中点,若PQ等于,则OQ的长等于 _____.
4、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的一个外角等于 ______.
5、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以为直径作半圆,这两个半圆面积的和为,则的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10,AD=8,AC⊥BC,求
(1)的面积;
(2)△AOD的周长.
2、如图1,矩形ABCD中,AB=9,AD=12,点G在CD上,且DG=5,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每秒的速度在BC边上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
(1)△APG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34时x的值;
(2)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AP⊥GP的时刻?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M,N分别是AP、PG的中点,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所扫过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并直接写出它的面积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提出)
“八字型”是数学几何的常用模型,通常由一组对顶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构成.
(探索研究)
探索一:如图1,在八字形中,探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探索二:如图2,若∠B=36°,∠D=14°,求∠P的度数为 ;
探索三:如图3,CP、AG分别平分∠BCE、∠FAD,AG反向延长线交CP于点P,则∠P、∠B、∠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模型应用)
应用一:如图4,在四边形MNCB中,设∠M=α,∠N=β,α+β>180°,四边形的内角∠MBC与外角∠NCD的角平分线BP,CP相交于点P.则∠A= (用含有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P= .(用含有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
应用二:如图5,在四边形MNCB中,设∠M=α,∠N=β,α+β<180°,四边形的内角∠MBC与外角∠NCD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P,∠P= .(用含有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
(拓展延伸)
拓展一:如图6,若设∠C=x,∠B=y,∠CAP=∠CAB,∠CDP=∠CDB,试问∠P与∠C、∠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用x、y表示∠P)
拓展二:如图7,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邻补角∠BCE,猜想∠P与∠B、∠D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
4、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
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①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1)在图1中,画一个三边长都是有理数的直角三角形;
(2)在图2中,画一个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且都不相等;
(3)在图3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0.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
根据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解:A、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说法正确;
B、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说法正确;
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说法正确;
D、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原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分析】
根据矩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得;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证明,得;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推导得,再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矩形ABCD
∴
∴
∵OB=EB,
∴
∴
∵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
∴
和中
∴
∴
∵EG⊥FG,即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3、C
【分析】
根据SAS证△ABI≌△ADC即可得证①正确,过点B作BM⊥IA,交IA的延长线于点M,根据边的关系得出S△ABI=S1,即可得出②正确,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证S1=S3即可得证③正确,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S1+S2=S3+S4,即能判断④不正确.
【详解】
解:①∵四边形ACHI和四边形ABED都是正方形,
∴AI=AC,AB=AD,∠IAC=∠BAD=90°,
∴∠IAC+∠CAB=∠BAD+∠CAB,
即∠IAB=∠CAD,
在△ABI和△ADC中,
,
∴△ABI≌△ADC(SAS),
∴BI=CD,
故①正确;
②过点B作BM⊥IA,交IA的延长线于点M,
∴∠BMA=90°,
∵四边形ACHI是正方形,
∴AI=AC,∠IAC=90°,S1=AC2,
∴∠CAM=90°,
又∵∠ACB=90°,
∴∠ACB=∠CAM=∠BMA=90°,
∴四边形AMBC是矩形,
∴BM=AC,
∵S△ABI=AI•BM=AI•AC=AC2=S1,
由①知△ABI≌△ADC,
∴S△ACD=S△ABI=S1,
即2S△ACD=S1,
故②正确;
③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
∴∠CNA=90°,
∵四边形AKJD是矩形,
∴∠KAD=∠AKJ=90°,S3=AD•AK,
∴∠NAK=∠AKC=90°,
∴∠CNA=∠NAK=∠AKC=90°,
∴四边形AKCN是矩形,
∴CN=AK,
∴S△ACD=AD•CN=AD•AK=S3,
即2S△ACD=S3,
由②知2S△ACD=S1,
∴S1=S3,
在Rt△ACB中,AB2=BC2+AC2,
∴S3+S4=S1+S2,
又∵S1=S3,
∴S1+S4=S2+S3,
即③正确;
④在Rt△ACB中,BC2+AC2=AB2,
∴S3+S4=S1+S2,
∴,
故④错误;
综上,共有3个正确的结论,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为6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详解】
解:选项B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A、C、D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关键是找出对称中心.
6、D
【分析】
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BAC=∠C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ACD,从而得到∠ACD=∠CAB′,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E=CE,从而得解.
【详解】
解:∵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
∴∠BAC=∠CAB′,
∵AB∥CD,
∴∠BAC=∠ACD,
∴∠ACD=∠CAB′,
∴AE=CE,
∴结论正确的是D选项.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
由题意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注意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8、C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9、D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10、A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EF=DN,从而可知DN最大时,EF最大,因为N与B重合时DN最大,此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DN,从而求得EF的最大值. 连接DB,过点D作DH⊥AB交AB于点H,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ED=EM,MF=FN,
∴EF=DN,
∴DN最大时,EF最大,
∴N与B重合时DN=DB最大,
在Rt△ADH中, ∵∠A=60°
∴AH=2×=1,DH=,
∴BH=AB﹣AH=3﹣1=2,
∴DB=,
∴EFmax=DB=,
∴EF的最大值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中位线求得EF=DN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2
【分析】
据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可以判断DF、FE、DE为三角形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DF、FE、DE与AB、BC、CA的长度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
解:∵如图所示,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
∴ED、FE、DF为△ABC中位线,
∴DFBC,FEAB,DEAC,
∴△DEF的周长=DF+FE+DEBCABAC(AB+BC+CA)24=12.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中点判断出中位线,再利用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基本思路.
2、##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BC、AC,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
解:,,,
,
∴∠ABC=90°,
∵点D为AC的中点,
∴BD为AC边上的中线,
∴BD=AC,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
【分析】
由“AAS”可证△ACP≌△CBQ,可得AP=CQ,PC=BQ,由“AAS”可证△APO≌△BHO,可得AP=BH,OP=OH,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连接PO,并延长交l2于点H,
∵l1⊥l3,l2⊥l3,
∴l1∥l3,∠APC=∠BQC=∠ACB=90°,
∴∠PAC+∠ACP=90°=∠ACP+∠BCQ,
∴∠PAC=∠BCQ,
在△ACP和△CBQ中,
,
∴△ACP≌△CBQ(AAS),
∴AP=CQ,PC=BQ,
∴PC+CQ=AP+BQ=PQ=,
∵AP∥BQ,
∴∠OAP=∠OBH,
∵点O是斜边AB的中点,
∴AO=BO,
在△APO和△BHO中,
,
∴△APO≌△BHO(AAS),
∴AP=BH,OP=OH,
∴BH+BQ=AP+BQ=PQ,
∴PQ=QH=,
∵∠PQH=90°,
∴PH=PQ=12,
∵OP=OH,∠PQH=90°,
∴OQ=PH=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72°
【分析】
根据题意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进而求得答案
【详解】
解:∵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即
∴
由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公式,根据内角和公式求得边数是解题的关键.
5、4
【分析】
根据题意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接EM、FM,EM交BC于N,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推出EM=AB,FM=CD,EM∥AB,FM∥CD,推出∠ABC=∠ENC,∠MFN=∠C,求出∠EMF=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E2+FM2=EF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详解】
解: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接EM、FM,延长EM交BC于N,
∵∠ABC+∠DCB=90°,
∵E、F、M分别是AD、BC、BD的中点,
∴EM=AB,FM=CD,EM∥AB,FM∥CD,
∴∠ABC=∠ENC,∠MFN=∠C,
∴∠MNF+∠MFN=90°,
∴∠NMF=180°-90°=90°,
∴∠EMF=90°,
由勾股定理得:ME2+FM2=EF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ME2+FM2)=EF2π=8π,
∴EF=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圆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面积与等积变形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作辅助线并求出ME2+FM2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48(2)
【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高AC,故可求解面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O,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故可求解.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D=8
∴BC=AD=8
∵AC⊥BC
∴∠ACB=90°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
∴
∴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C=6
∴
∵∠ACB=90°,BC=8
∴,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2、(1)y=-2.5x+54,x=8;(2)存在,x=6;(3)平行四边形;15.
【分析】
(1)PB=x,PC=12-x,然后依据△APG的面积=矩形的面积-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将y=34代入函数关系式可求得x的值;
(2)先依据勾股定理求得PA、PG、AG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从而可求得x的值;
(3)确定出点P分别与点B和点C重合时,点M、N的位置,然后依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明M1M2∥N1N2,N1N2=M1M2,从而可判断出MN扫过区域的形状,然后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为矩形,
∴DC=AB=9,AD=BC=12.
∵DG=5,
∴GC=4.
∵PB=x,PC=12-x,
∴y=9×12-×9×x-×4×(12-x)-×5×12,整理得:y=-2.5x+54.
当y=34时,-2.5x+54=34,解得x=8;
(2)存在.
∵PB=x,PC=12-x,AD=12,DG=5,
∴PA2=AB2+BP2=81+x2,PG2=PC2+GC2=(12-x)2+16,AG2=AD2+DG2=169.
∵当AG2=AP2+PG2时,AP⊥PG,
∴81+x2+(12-x)2+16=169,整理得:x2-12x+36=0,配方得:(x-6)2=0,
解得:x=6;
(3)如图所示:
∵当点P与点B重合时,点M位于M1处,点N位于点N1处,
∴M1为AB的中点,点N1位GB的中点.
∵当点P与点C重合时,点M位于M2处,点N位于点N2处,
∴M2为AC的中点,点N2位CG的中点.
∴M1M2∥BC,M1M2=BC,N1N2∥BC,N1N2=BC.
∴M1M2∥N1N2,N1N2=M1M2.
∴四边形M1M2N2N1为平行四边形.
∴MN扫过的区域为平行四边形.
S=BC•(AB-CG)=6×2.5=15,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1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画出MN扫过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A+∠B=∠C+∠D; 25°;∠P=;α+β﹣180°,∠P=; ;∠P=;2∠P﹣∠B﹣∠D=180°.
【分析】
探索一: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对顶角的性质可求解;
探索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P=∠DAP,∠BCP=∠DCP,结合(1)的结论可得2∠P=∠B+∠D,再代入计算可求解;
探索三:运用探索一和探索二的结论即可求得答案;
应用一:如图4,延长BM、CN,交于点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α+β﹣180°,再运用角平分线定义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应用二:如图5,延长MB、NC,交于点A,设T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R是BC延长线上一点,利用应用一的结论即可求得答案;
拓展一:运用探索一的结论可得:∠P+∠PAB=∠B+∠PDB,∠P+∠CDP=∠C+∠CAP,∠B+∠CDB=∠C+∠CAB,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得答案;
拓展二:运用探索一的结论及角平分线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探索一:如图1,
∵∠AOB+∠A+∠B=∠COD+∠C+∠D=180°,∠AOB=∠COD,
∴∠A+∠B=∠C+∠D,
故答案为∠A+∠B=∠C+∠D;
探索二:如图2,
∵AP、CP分别平分∠BAD、∠BCD,
∴∠1=∠2,∠3=∠4,
由(1)可得:∠1+∠B=∠3+∠P,∠2+∠P=∠4+∠D,
∴∠B﹣∠P=∠P﹣∠D,
即2∠P=∠B+∠D,
∵∠B=36°,∠D=14°,
∴∠P=25°,
故答案为25°;
探索三:由①∠D+2∠1=∠B+2∠3,
由②2∠B+2∠3=2∠P+2∠1,
①+②得:∠D+2∠B+2∠1+2∠3=∠B+2∠3+2∠P+2∠1
∠D+2∠B=2∠P+∠B.
∴∠P=.
故答案为:∠P=.
应用一:如图4,
延长BM、CN,交于点A,
∵∠M=α,∠N=β,α+β>180°,
∴∠AMN=180°﹣α,∠ANM=180°﹣β,
∴∠A=180°﹣(∠AMN+∠ANM)=180°﹣(180°﹣α+180°﹣β)=α+β﹣180°;
∵BP、CP分别平分∠ABC、∠ACB,
∴∠PBC=∠ABC,∠PCD=∠ACD,
∵∠PCD=∠P+∠PBC,
∴∠P=∠PCD﹣∠PBC=(∠ACD﹣∠ABC)=∠A=,
故答案为:α+β﹣180°,;
应用二:如图5,
延长MB、NC,交于点A,设T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R是BC延长线上一点,
∵∠M=α,∠N=β,α+β<180°,
∴∠A=180°﹣α﹣β,
∵BP平分∠MBC,CP平分∠NCR,
∴BP平分∠ABT,CP平分∠ACB,
由应用一得:∠P=∠A=,
故答案为:;
拓展一:如图6,
由探索一可得:
∠P+∠PAB=∠B+∠PDB,∠P+∠CDP=∠C+∠CAP,∠B+∠CDB=∠C+∠CAB,
∵∠C=x,∠B=y,∠CAP=∠CAB,∠CDP=∠CDB,
∴∠CDB﹣∠CAB=∠C﹣∠B=x﹣y,
∠PAB=∠CAB,∠PDB=∠CDB,
∴∠P+∠CAB=∠B+∠CDB,∠P+∠CDB=∠C+∠CAB,
∴2∠P=∠C+∠B+(∠CDB﹣∠CAB)=x+y+(x﹣y)=,
∴∠P=,
故答案为:∠P=;
拓展二:如图7,
∵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邻补角∠BCE,
∴∠PAD=∠BAD,∠PCD=90°+∠BCD,
由探索一得:①∠B+∠BAD=∠D+∠BCD,②∠P+∠PAD=∠D+∠PCD,
②×2,得:③2∠P+∠BAD=2∠D+180°+∠BCD,
③﹣①,得:2∠P﹣∠B=∠D+180°,
∴2∠P﹣∠B﹣∠D=180°,
故答案为:2∠P﹣∠B﹣∠D=180°.
【点睛】
本题是探究性题目,考查了三角形的相关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此类题目遵循题目顺序,结合相关性质和定理,逐步证明求解即可.
4、(1)选①或②或③,证明见详解;(2)①当时,结论成立;②当时,还成立,证明见详解.
【分析】
(1)命题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③,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2)①根据(1)中三个命题的结果,得出相应规律,即可得解;
②连接B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 ,,,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及等量代换可得:, ,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
解:(1)如选命题①,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ΔCAN中,
,
∴ ,
∴ ;
如选命题②,
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ΔCDN中,
,
∴ ,
∴ ;
如选命题③,
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ΔCDN中,
,
∴ ,
∴ ;
(2)①根据(1)中规律可得:当时,结论成立;
②答:当时,成立.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CE,
在和中,
,
∴ ,
∴ ,,,
∵ ,
∴ ,
∵ ,.
∴ ,
又∵ ,
∴ ,
在和中,
,
∴ ,
∴ .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正多边形的内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结合相应图形证明是解题关键.
5、(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如图,AB=4,BC=3,,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则,∠ABC=90°,即可得到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详解】
解:(1)如图所示,AB=4,BC=3,,
∴,
∴△ABC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所示, ,
∴,
∴△ABC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所示,, ,
∴,
∴∠ABC=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无理数,正方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30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5页。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