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9.那个星期天 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057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9 那个星期天学案
展开那个星期天
【学习目标】
1. 会写“媚、砖、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明媚、念叨、停顿、晃动、休止、惊惶、依偎”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 体会“我”的心理变化和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4. 感受“我”的失望与无奈,辩证地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的辛劳。
【学习重难点】
1. 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 感受“我”的失望与无奈,体会母亲的辛劳。
【预习导航】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读重点字
盼望( ) 明媚( ) 念叨( ) 拨弄( ) 耽搁( )
揉动( ) 泡沫( ) 缥缈( ) 急遽( )
【学习过程】
一、主题探究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___________,母亲答应带作者外出,作者从_________等到_________,再到天色暗下去,最终___________的事,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____________,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_______________,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
二、品读达标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2.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3.你如何评价母亲没有实现承诺带作者外出这件事?
三、疑难探究
1.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在这一天里,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达标检测】
一、识多音字
1.他欣然应( )允了我的请求,答应( )和我一起参加书法比赛。
2.光阴似箭,自离开老屋到现在,一晃( )已经3年了,我还时常想起老屋前那棵在风雨中摇晃( )的小树。
3.老师很重( )视这个问题,请重( )说一遍。
二、辨形近字
1.màn( )长而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凉爽怡人的秋天màn màn( )( )走来。
2.她轻轻bō( )弄着琴弦,弹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她在所有表演者中出类bá( )萃。
3.生命须经过沉diàn( )才能zhàn( )放出夺目的光彩。
三、解关键词。
1.( ):消失
2.荒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学案设计,共2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导学案及答案,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