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615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70664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滑轮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滑轮 | |||
学科 | 物理 | 学段:初中 | 年级 | 初二 |
教材 |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12月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能够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定滑轮、动滑轮本质的认识; 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 ||
教学环节 | 主要教学活动 | 设置意图 |
引入
| 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旗杆顶端有滑轮、晾衣杆顶端的滑轮、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 观察、描述滑轮的结构。 | 认识到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滑轮,知道滑轮的结构。 |
一、滑轮的分类 | 问题思考:单独使用一个滑轮有几种方式? 旗杆顶端的滑轮、向楼上提升建筑材料所用的滑轮,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一、滑轮的分类 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2.动滑轮:轴随物动
| 在实际情境中分析滑轮使用中的不同,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
|
在图中认识滑轮使用中的一些物理量: G物:重物受到的重力 F :绳子自由端拉力 h:重物移动的距离 s: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 认识滑轮使用中的一些物理量,利于后续滑轮、滑轮组使用特点的分析及公式的得出。 | |
观察漫画,思考不同滑轮的工作特点。 大人利用定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 从使用情况看,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这两种滑轮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呢?两种滑轮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机械——杠杆一样,能够省力或省距离呢?引出探究的问题。 | |
二、不同滑轮的工作特点 |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 | 观察并记录数据。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
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实验:用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铁架台的竖杆上有标记好的大格,每格为5cm,观察钩码的上边缘和测力计挂钩处分别通过几个格,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 观察并记录使用定滑轮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都是10cm,测力计示数约为2N。 | |
探究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实验:用测力计通过一个动滑轮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 观察并记录使用动滑轮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0cm,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20cm,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 |
呈现记录好数据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重点关注以下关系: 1.定滑轮: G物=2N F=2N h=0.1m s=0.1m 2.动滑轮: G物=2N F=1.2N h=0.1m s=0.2m
| 分析数据,能发现使用定滑轮,绳端拉力等于物重,绳端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提升高度。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绳端拉力小于物重,约为物重的1/2,绳端通过的距离是物体提升高度的2倍。 | |
归纳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1.定滑轮: (1)F=G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s=h (2)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 结合实验数据,归纳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 |
归纳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2.动滑轮: (1) (不计绳重和摩擦) s=2h (2)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 结合实验数据,归纳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 |
定滑轮的实质 | 定滑轮相当于能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
|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
动滑轮的实质 | 动滑轮相当于能连续转动的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 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
结合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分析沿不同方向用力的问题 | 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用力时,力的大小是否变化? | 使用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用力时,力的大小不变,F=G。 |
使用动滑轮沿不同方向用力时,力的大小是否变化? F1L1 =F2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则动力增大,即绳端拉力增大。 | 使用动滑轮:如果拉力不竖直,动力臂减小,绳端拉力增大。
| |
三、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让施力方便;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否可以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 观察滑轮组。 滑轮组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呢? | 可以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成成滑轮组,滑轮组可以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引出探究的问题。 |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 尝试不同的绕绳方式。 认识“n” n:动滑轮上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
| |
探究滑轮组的工作特点:n=2 实验:利用甲滑轮组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 观察并记录使用滑轮组(n=2)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0cm,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20cm,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 |
探究滑轮组的工作特点:n=3 实验:利用甲滑轮组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 观察并记录使用滑轮组(n=3)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0cm,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30cm,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 |
呈现记录好数据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甲:n=2 s=2h 乙:n=3 s=3h
| 分析数据,能发现使用甲滑轮组,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绳端拉力等于总重的1/2,绳端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提升高度的2倍。 使用乙滑轮组,2段绳子吊着动滑轮,绳端拉力等于总重的1/3,绳端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提升高度的3倍。 | |
归纳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中,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s=nh v绳=nv物 | 结合实验数据,归纳滑轮组的工作特点:绳端拉力与物重的关系、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绳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关系。 | |
动滑轮上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是我们判断力的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关键,怎样判断n?
| 可以用一条虚线把动滑轮与定滑轮隔开,只看虚线下方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抓好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钩子、线槽) | |
绕绳方法:
奇动偶定: 承重绳段数为奇数时,绳子先系在动滑轮上端的钩子上。 | 练习绕绳,并观察,n为奇数的情况,在绕绳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 |
例1:一位工人用滑轮组将重1500N的货物匀速提升到高2m的仓库货架上,这一过程中他所用的拉力为500N,绳子自由端移动了8m。请在图中画出工人提升货物时的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和摩擦)
| 在实际情境中,练习运用滑轮组特点解决问题,练习绕绳、灵活运用公式,认识到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动滑轮重未知,无法利用以上关系。 | |
例2: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300N的水桶,至少要用多大的力?当水桶被提升0.1m时,拉力的作用点移动了多少? | 在实际情境中,练习运用滑轮组特点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公式,力的关系、距离的关系,并认识到不同前提下,力的关系表达式的不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 | |
例3: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60N的物体时,绳端拉力为100N,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500N的物体,则绳端拉力是多大?(不计绳重和摩擦) | 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认识到,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的问题,抓好不变量是关键,物重和绳端拉力变化,但是动滑轮重不变。 | |
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理解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 怎样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认识绳端拉力与总重的关系? 3F=G物+G动 (不计绳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 知道受力分析这一重要方法可以用于滑轮组,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加强滑轮组使用时力的关系的理解。 |
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认识水平使用的滑轮组:
s=nh v绳=nv物 | 对比于竖直使用的滑轮组,结合受力分析,认识新问题。 | |
小结 |
| |
拓展问题 | 1.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滑轮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内部的摩擦,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v绳=nv物=3×0.05m/s=0.15m/s (2) | 练习水平使用的滑轮组的相关公式,知道同一根绳上的拉力大小相等。 |
2.F=300N,G物=1200N,G动=40N,G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1)求动滑轮下方的细绳对物体的拉力? (2)人增大对绳端竖直向下的拉力后,最终能否提起物体?(假设人对绳端最大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1)T=2F-G动=2×300N-40N=560N (2) 人能施加的最大的向下拉力F人=G人=500N F人<F1 不能提起物体 | 练习从隔离法、整体法受力分析的角度解决滑轮组多状态使用的问题。 | |
3.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N,所吊起的重物B重10N,物体A重80N。此时物体B恰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要使物体B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至少要对A施加一个多大的向左的水平外力? | 练习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解决滑轮组多状态使用的问题。 |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滑轮滑轮组,共同转轴,方向盘扳手,轮轴的工作原理,可连续转动,动力臂,阻力臂,斜面的工作原理,根据功的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2 滑轮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2 滑轮备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竖直滑轮及滑轮组,W拉Fs,W物G物h,Snh,水平滑轮组,W物G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杠杆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杠杆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初二物理师大版-杠杆-1PPT课件pptx、初二物理师大版-杠杆-2学案docx、初二物理师大版-杠杆-3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