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展开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第1题4分,2~5小每题3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4分)(2021•丽水)丽水处州府城一角的磨盘特别受小孩青睐。当人推着磨盘转动时,磨盘上竖着的“丽水”两字和其周围墙壁上的灯同时亮起(如图)。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2.(3分)(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3.(3分)(2021•丽水)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如图是环卫工人驾驶洒水车洒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
B.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
C.洒水时,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3分)(2021•丽水)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证明了分子间有空隙
C.通过该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随物体浸没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5.(3分)(2021•丽水)今年“五一”假期,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高铁线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高压电路)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6.(6分)(2021•丽水)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填“行星”或“恒星”);
(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 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7.(4分)(2021•丽水)科技改变生活,某餐馆用智能送菜机器人(如图)替代人工送菜。
(1)该机器人以1米/秒的速度运行30米将菜送到客人桌前,用时 秒;
(2)若机器人工作时牵引力恒为50牛,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功 焦。
8.(4分)(2021•丽水)如图是小科自制的简易水陆两栖车模型,整“车”质量0.1千克。
(1)接通电路后,尾部叶片转动,推动车子向前,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当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空2分,共17分)
9.(8分)(2021•丽水)杆秤(如图甲)是我国古老的衡量工具,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量程为20克的杆秤(如图乙)。
【制作步骤】
①做秤杆:选取一根筷子,在筷子左端选择两点依次标上“A”、“B”;
②挂秤盘:取一个小纸杯,剪去上部四分之三,系上细绳,固定在秤杆的“A”处;
③系秤纽:在秤杆的“B”处系上绳子;
④标零线:将5克的砝码系上细绳制成秤砣,挂到秤纽的右边,手提秤纽,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0”;
⑤定刻度:……
【交流评价】
(1)杆秤是一种测量 的工具;
(2)当在秤盘上放置物体称量时,秤砣应从“0”刻度向 侧移动;
(3)步骤④标零线的目的是 ;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定刻度时,小科和小思采用不同的方法,你认为 的方法更合理。
小科:先在秤盘上放1克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1;然后在秤盘上放2克物体……;按上述方法直到标出所有刻度。
小思:在秤盘上放20克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20,0和20之间分为20等份,依次标上相应刻度。
10.(9分)(2021•丽水)小科开展了课外探究活动: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与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关系。
【建立猜想】猜想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猜想2: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猜想3: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进行实验】将5欧的定值电阻R0、“10Ω 3A”的滑动变阻器R、电压恒为15伏的电源、数字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
(1)图甲中电压表测 两端的电压;
(2)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移动(填“左”或“右”),电流表示数变小;
(3)实验中,R分别取0欧、1欧……10欧接入电路,观察记录并处理数据,得到下表,请将表中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R阻值/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流/安
3.00
2.50
2.14
1.88
1.67
1.50
1.36
1.24
1.14
1.06
1.00
电压/伏
0.00
2.50
4.28
5.64
6.68
7.50
8.16
8.68
9.12
9.54
10.00
电功率/瓦
0.00
6.25
9.16
10.60
11.16
11.25
11.10
10.76
10.40
10.11
10.00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其接入电路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乙),小科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且当R=R0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交流评价】
(4)小科只通过上述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18分)
11.(8分)(2021•丽水)创意改变生活,如图是自带吸管的玻璃杯,杯中装有水,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通过玻璃吸管不容易“吸”到水;移开手后,能轻松“吸”到水。请回答:
(1)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 ;
(2)图中A点的压强 B点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装有水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28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此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g=10N/kg)
12.(10分)(2021•丽水)智能家居带给我们健康、舒适的生活,如智能马桶(图甲),某品牌智能马桶座圈的简易加热电路如图乙所示,电阻R1和R2是阻值恒定的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再通过开关S1的通断,实现“高、中、低”三种温挡的调节,其中低温挡的功率为20瓦,电阻R2为1210欧。
(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 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该座圈的电路相当于下列选项中的 ;
(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多少小时?
(4)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多少?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第1题4分,2~5小每题3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4分)(2021•丽水)丽水处州府城一角的磨盘特别受小孩青睐。当人推着磨盘转动时,磨盘上竖着的“丽水”两字和其周围墙壁上的灯同时亮起(如图)。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为电磁感应;据题目中的各个选项逐个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当人推着磨盘转动时,磨盘上竖着的“丽水”两字和其周围墙壁上的灯同时亮起,能产生电,所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该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不能反映题中“磨盘”的工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没有电源,金属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能反映题中“磨盘”的工作原理,故B符合题意;
C、该装置是电磁铁,即说明了电流具有磁效应,不能反映题中“磨盘”的工作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电动机原理实验,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不能反映题中“磨盘”的工作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认真审题,将题干信息与图中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3分)(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1)“摄影”,即利用照相机照相,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3)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4)影子的形成、日月食以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项说法正确;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说法正确;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项说法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几种“影”,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熟练掌握其原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分析和总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分)(2021•丽水)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如图是环卫工人驾驶洒水车洒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
B.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
C.洒水时,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3)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故A正确;
B、洒水时,洒水车的质量在不断减小、重力减小,因此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故B正确;
C、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在变小,故C错误;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水平面上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的关键,有一定综合性。
4.(3分)(2021•丽水)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证明了分子间有空隙
C.通过该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随物体浸没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1)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际上是物质的形态、体积不同的表现,不涉及分子,像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就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3)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定律;
(4)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都不变,则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得出浮力和浸没深度的关系。
【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悬挂静止的物体的细线沿竖直方向。故A正确;
B、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际上是物质的形态、体积不同的表现,不像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就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
D、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都不变,则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得出浮力和浸没深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了解课本上实验的设计思想,步骤,并掌握实验结论,这些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3分)(2021•丽水)今年“五一”假期,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高铁线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高压电路)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
B.
C.
D.
【分析】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直接连接或火线与大地直接连接,会造成短路。
【解答】解: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直接连接或火线与大地直接连接,会造成短路。D图中风筝线导致火线与地面连接,造成短路。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短路产生的原因,可解答此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6.(6分)(2021•丽水)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行星 (填“行星”或“恒星”);
(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 运动 的(填“运动”或“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 凝固 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1)根据对行星和恒星概念的了解做出判断;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3)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是放热过程。
【解答】解:(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3)由题意可知,集热窗装置里面的物质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则晚上会凝固放热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行星;(2)运动;(3)凝固。
【点评】本题以最新的火星探测为情景,考查了对天体的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物态变化的了解,属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7.(4分)(2021•丽水)科技改变生活,某餐馆用智能送菜机器人(如图)替代人工送菜。
(1)该机器人以1米/秒的速度运行30米将菜送到客人桌前,用时 30 秒;
(2)若机器人工作时牵引力恒为50牛,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功 1500 焦。
【分析】(1)根据v=可知该机器人以1米/秒的速度运行30米将菜送到客人桌前所用的时间;
(2)根据W=Fs可得出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的功。
【解答】解:(1)根据v=可知用时t===30s;
(2)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功W=Fs=50N×30m=1500J。
故答案为:30;1500。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功的有关计算问题,难度不大。
8.(4分)(2021•丽水)如图是小科自制的简易水陆两栖车模型,整“车”质量0.1千克。
(1)接通电路后,尾部叶片转动,推动车子向前,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当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 1 牛。(g取10N/kg)
【分析】(1)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2)根据漂浮条件条件得出小车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利用G=mg计算。
【解答】解:(1)接通电路后,尾部叶片转动,叶片向后推空气(或水),对空气(或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空气(或水)也会对叶片(小车)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车子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当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和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F浮=G=mg=0.1kg×10N/kg=1N。
故答案为:(1)相互;(2)1。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利用漂浮条件求浮力,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空2分,共17分)
9.(8分)(2021•丽水)杆秤(如图甲)是我国古老的衡量工具,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量程为20克的杆秤(如图乙)。
【制作步骤】
①做秤杆:选取一根筷子,在筷子左端选择两点依次标上“A”、“B”;
②挂秤盘:取一个小纸杯,剪去上部四分之三,系上细绳,固定在秤杆的“A”处;
③系秤纽:在秤杆的“B”处系上绳子;
④标零线:将5克的砝码系上细绳制成秤砣,挂到秤纽的右边,手提秤纽,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0”;
⑤定刻度:……
【交流评价】
(1)杆秤是一种测量 物体质量 的工具;
(2)当在秤盘上放置物体称量时,秤砣应从“0”刻度向 右 侧移动;
(3)步骤④标零线的目的是 避免杆秤自身重力对称量的干扰 ;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定刻度时,小科和小思采用不同的方法,你认为 小思 的方法更合理。
小科:先在秤盘上放1克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1;然后在秤盘上放2克物体……;按上述方法直到标出所有刻度。
小思:在秤盘上放20克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20,0和20之间分为20等份,依次标上相应刻度。
【分析】(1)杆秤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力臂的大小关系得出物体重和秤砣重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秤砣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
(2)当在秤盘上没有放置物体时,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秤砣所挂的位置为“0”;当在秤盘上放置物体称量时,秤盘的总重力变大,而秤砣质量和AB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BO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秤砣移动的方向;
(3)秤杆自身重力的重心不是位于B点,所以杆秤需要标零线,即秤砣在“0”点时与杆秤的自重平衡;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1)杆秤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当在秤盘上没有放置物体时,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秤砣所挂的位置为“0”;
当在秤盘上放置物体称量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m物g•AB=m秤砣g•BO)可知,在秤砣质量和AB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增大BO的大小,即秤砣应从“0”刻度向右侧移动;
(3)图乙中,B点是支点,当在秤盘上没有放置物体时,秤砣挂在“0”点与杆秤自重平衡,所以步骤④标零线的目的是避免杆秤自身重力对称量的干扰;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定刻度时,小科的方法比较麻烦,而小思的方法比较简单,更合理。
故答案为:(1)物体质量;(2)右;(3)避免杆秤自身重力对称量的干扰;(4)小思。
【点评】本题通过杆秤的制作过程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杆秤作用的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杆秤定刻度方法的评估,从制作步骤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10.(9分)(2021•丽水)小科开展了课外探究活动: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与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关系。
【建立猜想】猜想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猜想2: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猜想3: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会随其接入电路电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进行实验】将5欧的定值电阻R0、“10Ω 3A”的滑动变阻器R、电压恒为15伏的电源、数字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
(1)图甲中电压表测 滑动变阻器 两端的电压;
(2)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右 移动(填“左”或“右”),电流表示数变小;
(3)实验中,R分别取0欧、1欧……10欧接入电路,观察记录并处理数据,得到下表,请将表中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R阻值/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流/安
3.00
2.50
2.14
1.88
1.67
1.50
1.36
1.24
1.14
1.06
1.00
电压/伏
0.00
2.50
4.28
5.64
6.68
7.50
8.16
8.68
9.12
9.54
10.00
电功率/瓦
0.00
6.25
9.16
10.60
11.16
11.25
11.10
10.76
10.40
10.11
10.00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其接入电路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乙),小科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且当R=R0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交流评价】
(4)小科只通过上述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 不可靠,只通过一次实验不能探究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
【分析】(1)电压表与测量的元件并联;
(2)由I=判断出电阻的变化,进而判断出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
(3)根据P=UI算出第5次的功率值;
(4)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解答】解:(1)由图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所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2)由图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当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时,由I=知在电压一定时电路的电阻增大,所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3)表格中第5次的功率值为:
P=UI=7.50V×1.50A=11.25W;
(4)只通过一次实验不能探究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滑动变阻器;(2)右;(3)11.25;(4)不可靠、只通过一次实验不能探究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分析、功率的计算以及多次测量的作用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18分)
11.(8分)(2021•丽水)创意改变生活,如图是自带吸管的玻璃杯,杯中装有水,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通过玻璃吸管不容易“吸”到水;移开手后,能轻松“吸”到水。请回答:
(1)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 大气压 ;
(2)图中A点的压强 等于 B点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装有水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28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此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g=10N/kg)
【分析】(1)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比较AB两点的压强大小;
(3)知道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根据G=mg求出其总重力;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利用p=求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用吸管从瓶子里吸水时,先把吸管内的部分空气吸走,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上升到嘴里,所以使水上升到嘴里的力是大气的压力,故所以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大气压;
(2)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等于B点的深度,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A点压强等于B点压强;
(3)杯子和水的总重力:G=mg=0.28kg×10N/kg=2.8N;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2.8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7000Pa。
故答案为:(1)大气压;(2)等于;(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7000Pa。
【点评】此题考查了大气压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12.(10分)(2021•丽水)智能家居带给我们健康、舒适的生活,如智能马桶(图甲),某品牌智能马桶座圈的简易加热电路如图乙所示,电阻R1和R2是阻值恒定的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再通过开关S1的通断,实现“高、中、低”三种温挡的调节,其中低温挡的功率为20瓦,电阻R2为1210欧。
(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 内 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该座圈的电路相当于下列选项中的 C ;
(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多少小时?
(4)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多少?
【分析】(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
分析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的连接方式从而选项合适的答案;
(3)根据P=计算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的时间;
(4)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闭合S1,S2接b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中温挡,
当开关S1断开、S2接b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该座圈处于低温挡时,根据P=UI=可得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可得出R1的阻值,根据P=UI=可得出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
【解答】解:(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
图A为R1的简单电路,图B为两电阻串联的电路,图C为两电阻并联的电路,故该座圈的电路相当于下列选项中的C;
(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的时间t===50h;
(4)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闭合S1,S2接b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中温挡,
当开关S1断开、S2接b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根据P=UI=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该座圈处于低温挡时,电路的总电阻R串===2420Ω,则R1=R串﹣R2=2420Ω﹣1210Ω=1210Ω,
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P中温===40W。
故答案为:(1)内;(2)C;(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50小时;
(4)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40W。
【点评】本题考查等效电路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等问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9/30 15:30:12;用户:余浩;邮箱:sjhzxyh14@xyh.com;学号:37802004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 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 有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答案】运动 减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真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