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巩固练习
展开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后篇巩固提升
1.关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假说是对现实中已知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简化处理
B.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
C.假说是对一个问题的所有幻想和假定
D.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
解析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必须得到实践证实后才能成为科学理论。
答案B
2.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中,不能用来干燥氯气的是(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P2O5
解析碱石灰具有碱性,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答案B
3.导学号5053401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
解析氯水中使有色布条退色的是HClO;呈浅黄绿色的是Cl2;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但前提是不能加入盐酸酸化(引入了Cl-);加入NaOH溶液,NaOH与Cl2、HCl、HClO都发生反应,最终使Cl2消耗完而失去浅黄绿色。
答案B
4.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石灰水
解析Cl2与A、B、D项中的溶液均能发生化学反应,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而HCl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大,故选C项。
答案C
5.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烧碱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自来水 D.食盐水
解析Ca(OH)2微溶于水,饱和石灰水的浓度小,吸收氯气少,不利于氯气的充分吸收;氯气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溶于水的氯气只能部分与水反应,自来水不能充分吸收多余的氯气;烧碱即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氯气能充分反应,故选A。
答案A
6.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氯是氯气溶于水的产物
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氯气无毒
D.氯气不能溶于水
解析液氯是Cl2的液体形态,是纯净物,氯气溶于水的产物是氯水,是混合物,A项不正确;通过观察可知,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项正确;氯气有毒,C项不正确;氯气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Cl2,D项不正确。
答案B
7.在探究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 序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氯水呈浅绿色 | 氯水中含有Cl2 |
B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 | 氯水中含有HClO |
C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氯水中含有Cl- |
D |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 氯水中含有H+ |
解析氯水中含有Cl2,所以氯水呈黄绿色,A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会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由于产生了Fe3+,所以溶液变成棕黄色,B错误;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由于在溶液中含有Cl-,所以会产生白色沉淀,C正确;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是因为在氯水中含有HCl,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HCl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正确。
答案B
8.下列有关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固体因易接触到空气中H2O和CO2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金属钠用石蜡密封保存
C.硝酸银溶液、新制的饱和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D.84消毒液一般可敞口在空气中长久存放
解析过氧化钠能与H2O和CO2反应而变质,需要密封保存,故A正确;钠化学性质活泼,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少量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大量钠可以密封在石蜡中,故B正确;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新制的氯水见光或者温度较高容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故C正确;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不能长期存放,故D错误。
答案D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D.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
解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会生成三价铁,D错误。
答案D
10.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 )
A.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C.Ca(ClO)2见光易分解
D.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作用
解析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与CaCl2无关,故A错误;Ca(ClO)2和盐酸能发生反应,但空气中不含盐酸,不是失效的原因,故B错误;Ca(ClO)2性质稳定,难以分解,故C错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由于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则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D正确。
答案D
11.在新制氯水的各种微粒中: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 (用分子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
(2)能使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是 ;
(4)能使湿润的红纸退色的是 ;
(5)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 ;
(6)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
解析(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呈黄绿色;(2)滴加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存在Cl-;(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是H+;(4)能使湿润的红纸退色的是HClO;(5)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H2O;(6)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H+。
答案(1)Cl2 (2)Cl- (3)H+ (4)HClO
(5)H2O (6)H+
12.导学号50534015某学生应用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原因是 ,请在D框中以图的形式标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
解析本题设计了氯气分别与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作用的两个对比实验。通过浓硫酸后的干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证明氯气无漂白性,而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使布条退色的新物质生成,即氯气能与水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l2有毒,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利用此反应可以除去多余的氯气。
答案(1)探究Cl2与HClO谁有漂白性
(2)吸收气体X中的水蒸气 B内的有色布条不退色,C内的有色布条退色
(3)Cl2有毒,而装置中无尾气处理装置
或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