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试卷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试卷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1页
    精品试卷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2页
    精品试卷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2、如图,射线AB的方向是北偏东70°,射线AC的方向是南偏西30°,则∠BAC的度数是( )

    A.100° B.140° C.160° D.10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2)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3)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
    (4)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A.1 B.2 C.3 D.4
    4、∠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A与∠B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不能确定
    5、如图所示,直线l1l2,∠1和∠2分别为直线l3与直线l1和l2相交所成角.如果∠1=52°,那么∠2=(  )

    A.138° B.128° C.52° D.152°
    6、如图,AB∥CD,AE∥CF,∠C=131°,则∠A=( )

    A.39° B.41° C.49° D.51°
    7、若∠1与∠2是内错角,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1=∠2 B.∠1>∠2 C.∠1<∠2 D.∠1=∠2或∠1>∠2或∠1<∠2
    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和∠3是同位角 B.∠1和∠5是同位角
    C.∠1和∠2是同旁内角 D.∠5和∠6是内错角
    9、如图,下列给定的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三种情况.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直线AD⊥BD,垂足为点D,则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 _____的长度.

    2、如图,OA⊥OB,若∠1=55°16′,则∠2的度数是 _____.

    3、在体育课上某同学跳远的情况如图所示,直线表示起跳线,经测量,PB=3.3米,PC=3.1米,PD=3.5米,则该同学的实际立定跳远成绩是___________米;

    4、如图,,,,则∠CAD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5、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若∠ABC =m°,∠ADC =n°,则∠E=_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C分别在边AD,AB,CD上.将∠AEF沿折痕EF翻折,点A落在点A'处;将∠DEG沿折痕EG翻折,点D落在点D'处.
    (1)如图1,若∠AEF=40°,∠DEG=35°,求∠A'ED'的度数;
    (2)如图1,若∠A'ED'=α,求∠FEG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如图2,若∠A'ED'=α,求∠FEG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 = 150°,求∠C的度数.

    3、(感知)已知:如图①,点E在AB上,且CE平分,.求证:.
    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CE平分(已知),
    ∴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___________(等量代换),
    ∴(______________).
    (探究)已知:如图②,点E在AB上,且CE平分,.求证:.

    (应用)如图③,BE平分,点A是BD上一点,过点A作交BE于点E,,直接写出的度数.

    4、将一个含有60°角的三角尺ABC的直角边BC放在直线MN上,其中∠ABC=90°,∠BAC=60°.点D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连接AD,在∠BAD外作∠EAD,使∠EAD=∠BAD.
    (1)如图,当点D落在线段BC上时,若∠BAD=18°,求∠CAE的度数;
    (2)当点E落在直线AC上时,直接写出∠BAD的度数;
    (3)当∠CAE:∠BAD=7:4时,直接写出写∠BAD的度数.

    5、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NP平分∠MND.

    (1)如图1,若MR平分∠EMB,则MR与NP的位置关系是 .
    (2)如图2,若MR平分∠A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MR平分∠B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6、已知,在下列各图中,点O为直线AB上一点,∠AOC=60°,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

    (1)如图1,三角板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则∠BOC的度数为   °,∠CON的度数为   °;
    (2)如图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此时∠BON的度数为   °;
    (3)在图2中,延长线段NO得到射线OD,如图3,则∠AOD的度数为   °;∠DOC与∠BON的数量关系是∠DOC ∠BON(填“>”、“=”或“<”);
    (4)如图4,MN⊥AB,ON在∠AOC的内部,若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则∠COM+∠AON的度数为 °;∠AOM﹣∠CON的度数为   °
    7、如图1,点A、O、B依次在直线MN上,现将射线OA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同时射线O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直线MN保持不动,如图2,设旋转时间为t(0≤t≤30,单位:秒)

    (1)当t=3时,求∠AOB的度数;
    (2)在运动过程中,当∠AOB达到60°时,求t的值;
    (3)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C平分∠BOE,OF⊥CD,垂足为点O.
    (1)写出∠AOF的一个余角和一个补角.
    (2)若∠BOE=60°,求∠AOD的度数.
    (3)∠AOF与∠EOF相等吗?说明理由.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FOE=90°,若∠AOD=70°,求∠AOF度数

    10、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G⊥CD.
    (1)已知∠AOC=38°12',求∠BOG的度数;
    (2)如果OC是∠AOE的平分线,那么OG是∠EOB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C选项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B
    【分析】
    根据方位角的含义先求解 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标注字母,

    射线AB的方向是北偏东70°,射线AC的方向是南偏西3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关系,垂直的定义,方位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和差与方位角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1)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2)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故(3)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4)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1)(3)(4);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分别画出∠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然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BE⊥AE,BC⊥AC,
    ∴∠BCF=∠AEF=90°,
    ∴∠A+∠AFE=90°,∠B+∠BFC=90°,
    ∴∠A=∠B

    如图所示:BD⊥AD,BC⊥AC,
    ∴∠ADE=∠BCE=90°,
    ∴∠A+∠BEC=90°,∠CBE+∠BEC=90°,
    ∴∠A=∠CBE,
    ∵∠CBE+∠DBC=180°,
    ∴∠A+∠DBC=180°,

    综上所述,∠A与∠B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以及等角的补角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行求解.
    5、B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1=∠3=52°.再由∠2与∠3是邻补角,得∠2=180°﹣∠3=128°.
    【详解】
    解:如图.

    ∵l1//l2,
    ∴∠1=∠3=52°.
    ∵∠2与∠3是邻补角,
    ∴∠2=180°﹣∠3=180°﹣52°=128°.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

    ∵AB∥CD,∠C=131°,
    ∴∠1 =180°-∠C=4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E∥CF,
    ∴∠A=∠C=4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D
    【分析】
    根据内错角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内错角才可能相等,
    ∴根据已知∠1与∠2是内错角可以得出∠1=∠2或∠1>∠2或∠1<∠2,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内错角和平行线的性质,能理解内错角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8、B
    【分析】
    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在被截的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叫做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两条直线之内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可得答案.
    【详解】
    解:A、∠1和∠3是同位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1和∠5不存在直接联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1和∠2是同旁内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1和∠6是内错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用旁内角,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9、A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选项:当∠1=∠A时,可知是DE和AC被AB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到DE∥AC,而不是AB∥DF,故符合题意;
    B选项:当∠A=∠3时,可知是AB、DF被AC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当∠1=∠4时,可知是AB、DF被DE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
    D选项:当∠2+∠A=180°时,是一对同旁内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0、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个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原命题错误;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则原命题正确;
    (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则原命题错误;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则原命题错误;
    (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为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共有四种情况;则原命题错误;
    综上,命题正确的是1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BD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判断即可;
    【详解】
    点的直线的距离为垂线段,因为AD⊥BD,所以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BD的长度;
    故答案是: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
    【分析】
    直接利用垂线的定义得出∠1+∠2=90°,再求∠1的余角∠2,结合度分秒转化得出答案.
    【详解】
    解:∵OA⊥OB,
    ∴∠AOB=90°,
    ∴∠1+∠2=90°,
    ∵∠1=55°16′,
    ∴∠2=90°﹣55°16′=34°44′.
    故答案为:34°44′.
    【点睛】
    本题考查垂直定义,求一个角的余角,度分秒互化,掌握垂直定义,求一个角的余角,度分秒互化是解题关键.
    3、3.1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即可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该同学的实际立定跳远成绩是PC=3.1米.
    故答案为:3.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4、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
    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分析】
    作EF∥AB,证明AB∥ EF∥CD,进而得到∠BED=∠ABE+∠CDE,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即可求出.
    【详解】
    解:如图,作EF∥AB,
    ∵AB∥CD,
    ∴AB∥ EF∥CD,
    ∴∠ABE=∠BEF,∠CDE=∠DEF,
    ∴∠BED=∠BEF+∠DEF=∠ABE+∠CDE,
    ∵BE平分∠ABC,DE平分∠ADC,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公理的推论,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2);(3)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得到,,然后由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2)由折叠的性质,先求出,然后求出∠FEG的度数即可;
    (3)由折叠的性质,先求出,然后求出∠FEG的度数即可.
    【详解】
    解:(1)将∠AEF沿折痕EF翻折,点A落在点A'处;将∠DEG沿折痕EG翻折,点D落在点D'处,
    ∴,,
    ∴;
    (2)根据题意,则
    ,,
    ∵,
    ∴,
    ∴,
    ∴;
    (3)根据题意,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正确得到,.
    2、∠C的度数为120°
    【分析】
    首先由∠CDE=150°和平角的概念得到∠CDB=30°;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BD=∠CDB=30°,进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60°,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C的度数.
    【详解】
    解:∵∠CDE=150°,
    ∴∠CDB=180°-∠CDE=30°,
    又∵ABCD,
    ∴∠ABD=∠CDB=30°,
    ∵BE平分∠ABC,
    ∴∠ABC=2∠ABD=60°,
    ∵ABCD,
    ∴∠C=180°-∠ABC=12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基本性质与邻补角关系,基础知识牢固是本题解题关键.
    3、【感知】ECD;E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见解析;【应用】40°
    【分析】
    感知:读懂每一步证明过程及证明的依据,即可完成解答;
    探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2=∠DCE,由平行线性质可得∠DCE=∠1,等量代换即可解决;
    应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BE=∠CBE,由平行线性质可得∠CBE=∠E,等量代换得∠E=∠ABE,由即可求得∠ABC的度数,从而可求得∠E的度数.
    【详解】
    感知
    ∵CE平分(已知),
    ∴ECD(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ECD(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ECD;E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
    ∵CE平分,
    ∴,
    ∵,
    ∴,
    ∵.
    应用
    ∵BE平分∠DBC,
    ∴,
    ∵AE∥BC,
    ∴∠CBE=∠E,∠BAE+∠ABC=180゜,
    ∴∠E=∠ABE,
    ∵,
    ∴∠ABC=8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关键.
    4、(1);(2);(3)的值为:或.
    【分析】
    (1)先求解 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
    (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落在的下方时,如图,当落在的上方时,如图,再结合已知条件可得答案;
    (3)分两种情况讨论,如图,当落在的内部时,如图,当落在的外部时,再利用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可得答案.
    【详解】
    解:(1) ∠BAD=18°,∠EAD=∠BAD,




    (2)当落在的下方时,如图,


    当落在的上方时,如图,




    (3)当落在的内部时,如图,

    ∠CAE:∠BAD=7:4,

    当落在的外部时,如图,
    ∠CAE:∠BAD=7:4,

    设则


    解得:

    综上:的值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周角的含义,邻补角的含义,三角形中的角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进行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5、(1)MR//NP;(2)MR//NP,理由见解析;(3)MR⊥NP,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AB∥CD,得出∠EMB=∠END,根据MR平分∠EMB,NP平分∠EBD,得出,可证∠EMR=∠ENP即可;
    (2)根据AB∥CD,可得∠AMN=∠END,根据MR平分∠AMN,NP平分∠EBD,可得,得出∠RMN=∠ENP即可;
    (3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根据AB∥CD,可得∠BMN+∠END=180°,根据MR平分∠BMN,NP平分∠EBD,得出,计算两角和∠BMR+∠NPD=,根据GQ∥AB,AB∥CD,得出∠BMQ=∠GQM,∠GQN=∠PND,得出∠MQN=∠GQM+∠GQN=∠BMQ+∠PND=90°即可.
    【详解】
    证明:(1)结论为MR∥NP.
    如题图1∵AB∥CD,
    ∴∠EMB=∠END,
    ∵MR平分∠EMB,NP平分∠EBD,
    ∴,
    ∴∠EMR=∠ENP,
    ∴MR∥BP;
    故答案为MR∥BP;
    (2)结论为:MR∥NP.
    如题图2,∵AB∥CD,
    ∴∠AMN=∠END,
    ∵MR平分∠AMN,NP平分∠EBD,

    ∴∠RMN=∠ENP,
    ∴MR∥NP;
    (3)结论为:MR⊥NP.
    如图,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

    ∵AB∥CD,
    ∴∠BMN+∠END=180°,
    ∵MR平分∠BMN,NP平分∠EBD,
    ∴,
    ∴∠BMR+∠NPD=,
    ∵GQ∥AB,AB∥CD,
    ∴GQ∥CD∥AB,
    ∴∠BMQ=∠GQM,∠GQN=∠PND,
    ∴∠MQN=∠GQM+∠GQN=∠BMQ+∠PND=90°,
    ∴MR⊥NP,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6、(1)120;150;(2)30°;(3)30,=;(4)150;30.
    【分析】
    (1)根据∠AOC=60°,利用两角互补可得∠BOC=180°﹣60°=120°,根据∠AON=90°,利用两角和∠CON=∠AOC+∠AON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OM平分∠BOC,可得出∠BOM=60°,由∠BOM+∠BON=∠MON=90°可求得∠BON的度数;
    (3)根据对顶角求出∠AOD=30°,根据∠AOC=60°,可得∠DOC=∠AOC﹣∠AOD=60°﹣30°=30°=∠BON.
    (4)根据垂直可得∠AON与∠MNO互余,根据∠MNO=60°(三角板里面的60°角),可求∠AON=90°﹣60°=30°,根据∠AOC=60°,求出∠CON=∠AOC﹣∠AON=60°﹣30°=30°即可.
    【详解】
    解:(1)∵∠AOC=60°,∠BOC与∠AOC互补,∠AON=90°,
    ∴∠BOC=180°﹣60°=120°,∠CON=∠AOC+∠AON=60°+90°=150°.
    故答案为120;150;
    (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
    由(1)得∠BOC=120°,
    ∴∠BOM=∠BOC=60°,
    又∵∠MON=∠BOM+∠BON=90°,
    ∴∠BON=90°﹣60°=30°.
    故答案为30°;
    (3)∵∠AOD=∠BON(对顶角),∠BON=30°,
    ∴∠AOD=30°,
    又∵∠AOC=60°,
    ∴∠DOC=∠AOC﹣∠AOD=60°﹣30°=30°=∠BON.
    故答案为30,=;
    (4)∵MN⊥AB,
    ∴∠AON与∠MNO互余,
    ∵∠MNO=60°(三角板里面的60°角),
    ∴∠AON=90°﹣60°=30°,
    ∵∠AOC=60°,
    ∴∠CON=∠AOC﹣∠AON=60°﹣30°=30°,
    ∴∠COM+∠AON=∠MON+2∠CON=90°+2×30°=150°,
    ∴∠AOM﹣∠CON=∠MON﹣2∠CON=90°﹣2×30°=30°.
    故答案为150;30.
    【点睛】
    本题考查图中角度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性质,互为余角,补角,掌握角度的和差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性质,互为余角,补角是解题关键.
    7、(1)150°;(2)12或24;(3)存在,9秒、27秒
    【分析】
    (1)根据∠AOB=180°−∠AOM−∠BON计算即可.
    (2)先求解重合时,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当0≤t≤18时;当18≤t≤30时;再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形,当0≤t≤18时;当18≤t≤30时;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当t=3时,∠AOB=180°−4°×3−6°×3=150°.
    (2)当重合时,
    解得:
    当0≤t≤18时:


    4t+6t=120
    解得:
    当18≤t≤30时:则
    4t+6t=180+60,
    解得 t=24,
    答:当∠AOB达到60°时,t的值为6或24秒.
    (3) 当0≤t≤18时,由

    180−4t−6t=90,
    解得t=9,
    当18≤t≤30时,同理可得:
    4t+6t=180+90
    解得t=27.
    所以大于的答案不予讨论,
    答:在旋转过程中存在这样的t,使得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t的值为9秒、27秒.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关系,垂直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的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几何角度问题,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8、(1)∠AOF的余角是:∠COE或∠BOC或∠AOD;∠AOF的补角是∠BOF;(2)30°;(3)∠AOF=∠EOF,理由见解析
    【分析】
    (1)由OC⊥CD,可得∠DOF=90°,则∠AOF+∠AOD=90°,由对顶角相等得∠BOC=∠AOD,则∠AOF+∠BOC=90°,由OC平分∠BOE,可得∠COE=∠BOC,∠AOF+∠COE=90°;由∠AOF+∠BOF=180°,可得∠AOF的补角是∠BOF;
    (2)由OC平分∠BOE,∠BOE=60°,可得∠BOC=30°,再由∠AOD=∠BOC,即可得到∠AOD=30°;
    (3)由(1)可得∠AOD=∠BOC=∠COE,再由OF⊥OC,得到∠DOF=∠COF=90°,则∠AOD+∠AOF=∠EOF+∠COE=90°,即可推出∠AOF=∠EOF.
    【详解】
    解:(1)∵OC⊥CD,
    ∴∠DOF=90°,
    ∴∠AOF+∠AOD=90°,
    又∵∠BOC=∠AOD,
    ∴∠AOF+∠BOC=90°,
    ∵OC平分∠BOE,
    ∴∠COE=∠BOC,
    ∴∠AOF+∠COE=90°;
    ∴∠AOF的余角是,∠COE,∠BOC,∠AOD;
    ∵∠AOF+∠BOF=180°,
    ∴∠AOF的补角是∠BOF;
    (2)∵OC平分∠BOE,∠BOE=60°,
    ∴∠BOC=30°,
    又∵∠AOD=∠BOC,
    ∴∠AOD=30°;
    (3)∠AOF=∠EOF,理由如下:
    由(1)可得∠AOD=∠BOC=∠COE,
    ∵OF⊥OC,
    ∴∠DOF=∠COF=90°,
    ∴∠AOD+∠AOF=∠EOF+∠COE=90°,
    ∴∠AOF=∠EO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余角、补角有关的计算,等角的余角相等,垂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知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相加的度数为9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如果两个角相加的度数为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9、55°
    【分析】
    由题意利用对顶角可得∠COB=∠AOD=70°,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EOB=∠EOC=35°,进而利用邻补角的性质得出∠AOF=180°-∠EOB-∠FOE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OD=70°,
    ∴∠COB=∠AOD=70°,
    ∵OE平分∠BOC,
    ∴∠EOB=∠EOC=35°,
    ∵∠FOE=90°,
    ∴∠AOF=180°-∠EOB-∠FOE=55°.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运算,熟练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10、(1)51°48′;(2)OG是∠EOB的平分线,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互为余角的意义和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BOD=38°12′,进而求出∠BOG;
    (2)求出∠EOG=∠BOG即可.
    【详解】
    解:(1)∵OG⊥CD.
    ∴∠GOC=∠GOD=90°,
    ∵∠AOC=∠BOD=38°12′,
    ∴∠BOG=90°﹣38°12′=51°48′,
    (2)OG是∠EOB的平分线,
    理由:
    ∵OC是∠AOE的平分线,
    ∴∠AOC=∠COE=∠DOF=∠BOD,
    ∵∠COE+∠EOG=∠BOG+∠BOD=90°,
    ∴∠EOG=∠BOG,
    即:OG平分∠BO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余角,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余角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在下列各题中,属于尺规作图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练习,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如图,直线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