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13.2 命题与证明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二、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 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2、 情感体验目标: 通过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从而使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3、 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散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难点: 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定理的论证过程
四、学情分析与学法选择1、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大部分为郊区的孩子,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家庭的学习氛围更有限,我要做到的就是让他们在短暂的课堂45分钟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学会融汇贯通。到了讲述本节课内容的时候,他们此时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解题的方式方法,注意归纳总结,以点带面,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课的内容,更能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的知识,保持知识的连贯性。
2、学法选择:(1)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拓展和完善自我认知。(2)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联系点,从而达到灵活应用。
13.2命题与证明 —三角形的外角
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 !
复习巩固 三角形的内角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有何关系? 3.已知∠A=72°,∠B=38°,则∠C=_。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画一个△ABC ,你能画出它的所有外角来吗?请动手试一试.同时想一想△ABC的外角共有几个呢?
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2个.
每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
△ABC的外角∠ACD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A、 ∠ B有怎样的关系?
△ABC中, ⑴若∠ A= 55°,∠B= 45°,∠ACD=100°
∠ACD= ∠ A+ ∠ B
⑵若∠A=64°,∠B=48°,∠ACD=112°.
(3)若∠A=x ,∠B=y ,则 ∠ACD=___.
已知:∠ABC是⊿ABC的一个外角, 求证:∠ACD=∠A+∠B
证明: △ABC中∵∠A+∠B+∠AC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CB+∠ACD=180°(平角定义)∴∠ACD=∠A+∠B(等量代换)
∠ACD ∠A (<、>);
∠ACD ∠B (<、>)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由公理、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
练一练: 1、求下列各图中∠1的度数。
练一练:2、把图中∠1、 ∠2、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解:∠1> ∠2> ∠3
例5 已知:如图,∠1、∠2、∠3是△ABC的三个外角 求证:∠1+∠2+∠3=360°
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通常把一个三角形每一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A+∠B+∠C+∠D+∠E+∠F=____。
告诉大家本节课你的收获!
数学沪科版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外角,画图并思考,议一议,学一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 命题与证明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 命题与证明图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画一画,想一想,∠ACD∠B+∠A,小试牛刀,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图文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温故知新,真命题,假命题,基本事实,感受新知,哪些证明有效,小试牛刀,已知如图,∠1∠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