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声与现代科技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1.认识声现象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8.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7.通过透镜看世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第三章 声3 噪声教案设计
展开3.噪 声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
2.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道噪声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飞机每天在10000m
的高空飞行8次。半年后,当地一个农场饲养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被飞机轰鸣声杀
死,幸存的4000只鸡,有的羽毛全部掉光,有的竟然不下蛋了。
你知道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吗?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相信你就会明白了。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噪声及其来源;(2)噪声大小及其危害;(3)控制噪声。
结合图3-3-1和图3-3-2 是噪声的两个例子。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1)什么是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
(3)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
(4)根据课本P47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
(5)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一、噪声及其来源
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
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
情景设置:
进程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
进程2: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
进程3:大家一起来唱一首歌。
进程4: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
通过对比1和2,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种声音?通过对比3和4,提问: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学生体验活动: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
小结: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杂乱的噪声令人心烦气躁,有时候乐音也能变成噪声。
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归纳总结:噪声的含义
结论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演示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
用示波器观察音叉发出的声音和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的振动情况,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刮玻璃发出的声音振动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图甲),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图乙)做比较。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结论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北京晚报》报道:采石场机器轰鸣 养殖场牲畜“发疯”
房山一农民承包了村里的十几亩荒山并办起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当年,村里的养殖场边上又建起了一座石子厂。石子厂每天机器日夜轰鸣,噪声不断,结果养殖场内的牲畜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有的不进食;有的无睡眠;还有的牲畜到处乱窜,相互哄挤,造成部分小鸡骨折,许多小猪被踩死。眼看着损失与日俱增,养殖场主急在心头,一怒之下将石子厂告上了法院,要求消除噪声并赔偿经济损失60 000元。
学生思考: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其等级怎么表示?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 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2.请同学看以下表格中声强级的分贝数,并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
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
常闻声 | 分贝数(dB) | 感觉 |
微风吹动树叶沙沙声耳语 | 10 20 | 极静 |
静夜 室内一般说话声 | 30 50 | 安静 |
大声说话 嘈杂的闹市 | 70 90 | 较吵闹 |
电锯 | 110 | 很吵闹 |
响雷 螺旋桨飞机起飞 | 120 130 | 鼓膜震痛 |
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导弹发射 | 140 150 | 无法忍受 |
(1)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2)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 dB;
(3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4)0 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三、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实际生活是怎样控制噪声的?
(1)提出问题
闹钟响起来,问:它是噪声吗?怎样减弱它对课堂的干扰?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具体的方法。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问题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3:实验探究
器材:电动机、泡沫塑料、罐头盒、报纸、铝箔、塑料袋等。
实验可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罐头盒上,将罐头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再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发现噪声明显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问题4:实际生活是怎样控制噪声的?
例:给噪声大的机器加隔音罩或加橡皮垫来吸收它的振动,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音器,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
例: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
例:在高噪声车间里加装隔音板或让工人配戴消音耳塞。
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想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课本P48图3-3-5a、b、c分别是这三条途径的例子。
活动: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结合课本P48的“家庭实验室”(探究材料的降噪能力),让学生选择最适合做声音屏障的材料。
板书设计
3.噪 声
教学反思
这节课理论联系实际较紧密,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出各知识点,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名师解读点拨,拓展整合创新,当堂检测反馈,课后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猜想与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猜想与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