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03实验安全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03实验安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
A.闻氯气的气味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盛装浓硫酸的容器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依据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减慢判断镀锌铁皮锌镀层在酸中是否反应完全
B.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鉴别食盐和亚硝酸钠
C.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双氧水分解较慢
D.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只能使用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或有毒气体时,则须在通风橱或通风处进行
B.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亚硝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溶液
C.溶液酸碱性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如酸性溶液中分解较快
D.为增加乙酰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加入甲醇或乙醇
4.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5.下列有关实验安全和试剂回收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实验中向沸腾的液体中补加沸石
B.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洗伤口
C.实验室中将未用完的白磷放回原试剂瓶
D.用乙醇处理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
6.实验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银氨溶液应现用现配,不能留存
B.剩余的废液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废液缸或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C.易燃、易爆药品应与强氧化性的物质分开放置
D.若碱溶液粘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焰
B.将石蜡油(液态石蜡)分解的产物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逐渐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C.常温下,将金属钠分别投入到盛有乙醇和苯酚的两支试管中,盛有苯酚的试管产生气体的速率更快
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也不能用干冰灭火器灭火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B.钠燃烧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实验室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D.实验时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
9.化学实验要始终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作用是防止环境污染
B.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C.剩余药品必须放回原试剂瓶,如切割钠块剩余的部分要放回原试剂瓶煤油中
D.验证小苏打热稳定性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10.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不慎将浓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液冲洗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然后撤去酒精灯
D.不慎将温度计打碎,水银洒落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硫粉覆盖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酸性溶液可鉴别乙烯和甲烷
B.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冷处
C.强氧化剂与易燃有机物必须隔离存放,以防止火灾发生
D.通过溶液两两混合的方式可鉴别溶液、溶液、溶液、盐酸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未使用完的金属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C.配制0.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13.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试剂瓶上应贴有标识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D.不慎将腐蚀性的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 溶液冲洗
14.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防止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B.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HCO3溶液冲洗
D.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往浸过火柴头的溶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可检验火柴头中含氯元素
B.往CCl2·6H2O晶体滴加浓盐酸至完全溶解,再滴加适量水,溶液可变为紫色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自然冷却
D.受强碱腐蚀致伤,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16.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顺风向地势低处逃离
C.不慎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放回原试剂瓶
17.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生产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实验步骤:先向装置①的烧瓶中滴加80%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装置③中的混合物,滤液经结晶即得到产品。
已知:2Na2S+Na2SO3+3SO2=3Na2S2O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选用装置①,利用H2O2和MnO2可制取少量O2
B.实验过程中,装置②和装置④的作用相同
C.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1
D.装置⑤中盛有NaOH溶液,可吸收多余的尾气
18.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彰显我们的学科知识和智慧。下列化学实验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翻倒,灯内酒精流出并着火,可用湿抹布覆盖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硫酸
C.洗涤试管中KMnO4受热后的残留物,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重复2-3次
D.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入水槽中,以防止引起火灾
19.在实验操作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进行氯气的相关实验时要注意通风,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并立即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20.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不能随便丢弃
B.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应将溴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将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再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硬脂酸钠
二、填空题(共4题)
21.消毒剂在生活中应用广泛,Na2FeO4、Cl2、ClO2、H2O2、NaClO 是生活中不同领域的消毒剂。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2H2O2 2H2O+O2↑
B.16HCl+2KMnO4=5Cl2↑+2MnCl2+2KCl+8H2O
C.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D.2KClO3+4HCl=2ClO2↑+2KCl+Cl2↑+2H2O
(1)储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填序号)。
(2)反应 A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反应 B 中,做还原剂的 HCl 与做酸性介质的 HCl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0.4ml KMnO4 参加反应,做酸性介质的 H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
(3)用双线桥表示反应 C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4)反应 D 中 0.2ml HCl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
(5)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H2O、ClO-、NH、H+、N2、Cl-。其中 c(Cl-)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
①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②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或“减弱”)。
(6)ClO2(还原产物为 Cl- )和 K2FeO4[还原产物为 Fe(OH)3]都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等质量的 ClO2 和 K2FeO4 的消毒能力之比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现有下列八种物质:
①铝 ②酒精 ③ ④稀 ⑤固体 ⑥氢氧化铁固体 ⑦氨水 ⑧熔融氢氧化钠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填序号)。
(2)向⑥的胶体中逐渐滴加④的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保存硫酸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5)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将铝投入溶液中:_______。
②醋酸溶液和溶液混合:_______。
23.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⑦配制稀硫酸时,先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加适量的蒸馏水稀释
24.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层(填“上”或“下”);
(5)连接有长玻璃导管的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闻气体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手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A正确;
B.排水法集气导管应该“短进长出”,B错误;
C.浓硫酸有较强的腐蚀性,C正确;
D.将胶头滴管中NaOH溶液滴入平底烧瓶中,由于氯气可被碱性吸收:Cl2+2NaOH=NaCl+NaClO+H2O,内部压强减小,气球涨大,D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A.当锌镀层存在时,形成原电池,产生氢气速率较快,当锌镀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速率减慢,A正确;
B.硝酸银与食盐、亚硝酸钠都能生成沉淀,再加稀硝酸后,亚硝酸钠中的沉淀会溶解,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正确;
C.双氧水能够电离出少量的氢离子,加入碱后,促进电离,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较快,C错误;
D.由于泡沫灭火器中含水,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使用不导电的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C
【分析】
根据实验安全原则进行判断操作方法;根据离子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利用不同现象判断不同的物质;根据反应的程度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对于物质的稳定性根据分子间的特点:氢键及极性进行判断;
【详解】
A.有毒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造成危害故应该在通风橱或通风处进行,故A正确;
B.硝酸银加入亚硝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溶液中没有现象的是硝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沉淀溶解的是亚硝酸,故B正确;
C.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较快,故C不正确;
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加入有机物,导致溶解度会增大,故D正确;
故选答案C。
【点睛】
双氧水具有酸性,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分解。
4.C
【详解】
A.为防止中毒,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制备,A符合安全要求;
B.钠与水能剧烈反应,且反应放出的氢气具有可燃性,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沙子盖灭,B符合安全要求;
C.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不符合安全要求;
D.实验剩余药品要倒在指定容器中,任何药品都不能带出实验室,D符合安全要求;
答案选C。
5.A
【详解】
A.蒸馏实验中不能向沸腾的液体中补加沸石,应冷却后补加,A错误;
B.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为防上口感染,可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洗伤口,B正确;
C.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因此未用完的白磷应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弃,C正确;
D.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且放热,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且乙醇能和钠反应,因此可用乙醇处理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D正确;
答案选A。
6.D
【详解】
A.银氨溶液不能长期存放,生成易爆的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化银(Ag2NH)等物质,A正确;
B.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B正确;
C.易燃、易爆药品与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易发生反应而发生燃烧或爆炸,要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C正确;
D.若碱溶液粘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中和残余的碱溶液,D错误;
故答案为:D。
7.D
【详解】
A. 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焰,A错误;
B. 将石蜡油(液态石蜡)分解的产物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逐渐褪色,说明有不饱和烃生成,不能确定是乙烯,B错误;
C. 常温下,苯酚是晶体,金属钠直接投入到苯酚晶体中,很难产生气体,C错误;
D.泡沫灭火器、干冰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也不能用干冰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子扑灭,D正确;
答案选D。
8.B
【详解】
A.图示为护目镜,表示进行化学实验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A正确;
B.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和CO2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助燃,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错误;
C.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反应,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C正确;
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碱性较弱的溶液如稀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C
【详解】
A.Cl2有毒会污染环境,又2NaOH+Cl2=NaCl+NaClO+H2O,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作用是防止环境污染,A正确;
B.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B正确;
C.剩余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但切割钠块剩余的部分要放回原试剂瓶煤油中,C错误;
D.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水,故验证小苏打热稳定性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以免引起试管炸裂等事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B
【详解】
A.氢气是易燃气体,不纯时易爆炸,则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浓碱液具有强腐蚀性,不慎将浓盐酸沾到皮肤上,不能用浓碱液冲洗,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未防止倒吸,应先移出导管,然后撤去酒精灯,故C正确;
D.汞熔沸点低易挥发,有毒,不慎将温度计打碎,水银洒落在地面上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硫粉覆盖,水银和硫粉反应生成黑色块状硫化汞,故D正确;
答案选B。
11.B
【详解】
A.乙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选项A正确;
B.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选项B错误;
C.为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强氧化剂应与易燃有机物、强还原性药品等隔离存放,选项C正确;
D.通过溶液两两混合时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可先鉴别出溶液,然后用溶液即可鉴别出溶液、溶液和盐酸,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2.C
【详解】
A.氢气不纯容易发生爆炸,A不符合题意;
B.Na属于遇湿易燃易爆金属,故未用完的Na需放回原瓶,B不符合题意;
C.不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是为了防止因固体溶解产生的热效应而引起溶液体积变化,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而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C符合题意;
D.通H2可将装置中空气赶尽,防止因混有空气而使H2爆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3.A
【详解】
A.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试剂瓶上应贴腐蚀品标识,故A错误;
B.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爆炸,故B正确;
C. 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防止钠燃烧,引起火灾,故C正确;
D. 不慎将腐蚀性的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 溶液冲洗,降低酸对皮肤的腐蚀性,故D正确;
故选A。
14.B
【详解】
A.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实验完毕,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以防止铁被氧化,A错误;
B.做水的蒸馏实验时,沸石可以防止暴沸,所以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B正确;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若是少量,则立即用大量水持续冲洗,若是大量,则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持续冲洗,最后在涂上NaHCO3溶液,C错误;
D.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玻璃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导致仪器发生破裂,D错误。
故答案选B。
15.A
【详解】
A.火柴头的成分一般是KClO3、MnO2、S等,KClO3与硝酸银不能生成AgCl沉淀,所以该实验不能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A错误;
B.往CCl2·6H2O晶体滴加浓盐酸至完全溶解,再滴加适量水,形成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Cl(蓝色)+6H2O⇌C(H2O)(粉红色)+4Cl-,溶液呈紫色,B正确;
C.为防止硫酸亚铁铵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应小火加热蒸发皿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自然冷却,C正确;
D.强碱具有腐蚀性,用水冲洗后用弱酸如2%醋酸中和残留碱液,注意不能用强酸,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6.D
【详解】
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干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有毒,能够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肥皂水显弱碱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可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逆风可以防止氯气留在人的周围,故应逆风向地势高处逃离,避免氯气吸入人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由于酒精密度小于水,且易溶于水,不能够用大量水扑灭,故C不符合题意;
D.钠、钾、白磷单质非常活泼,随意丢弃容易引起火灾事故,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放回原试剂瓶,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7.C
【详解】
A.在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常温即可分解生成,则可利用和在装置中制取少量,故A正确;
B.实验过程中,装置和装置的作用相同,都是安全瓶,故B正确;
C.依据反应的方程式可得,装置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故C错误;
D.有毒,所以装置中盛有NaOH溶液,可吸收多余的尾气,故D正确。
18.A
【详解】
A.当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翻倒,灯内酒精流出并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不仅能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能够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
B.浓碱具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中和残留的碱液,不能选用强酸涂抹,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用蒸馏水无法清洗除去试管上的二氧化锰,应选用浓盐酸共热清洗后,再用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故C错误;
D.若将易燃物钠、钾、白磷等放入水槽中容易引起火灾,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保存,故D错误;
故选A。
19.A
【详解】
A.氯气有毒,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故A正确;
B.金属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助燃剂氧气,会使钠燃烧更剧烈,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沙土覆盖,故B错误;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都会灼伤皮肤,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C错误;
D.含硫酸的废液具有腐蚀性,不能将废液随便倾倒,要放在回收桶中,集中处理,故D错误。
故选:A。
20.A
【详解】
A.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故A正确;
B.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CCl4的密度大于水,应将溴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烯烃类因含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溶液会与橡胶中的碳碳双键反应,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以盛装在碱性滴定管中,故C错误;
D.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硬脂酸钠会以固体形式析出,应再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硬脂酸钠,故D错误;
故选A。
21.B 8∶9 5∶3 1.2ml 0.1NA 1∶3 增强 4.9
【详解】
(1)双氧水常用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以储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B;
(2) 反应2H2O2 2H2O+O2↑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O2、还原产物是H2O,二者的质量之比为32∶36=8∶9;根据16HCl+2KMnO4=5Cl2↑+2MnCl2+2KCl+8H2O可知,做还原剂的 HCl为10ml、做酸性介质的 HCl为6m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0∶6=5∶3;由方程式可知,当有0.4ml KMnO4参加反应时,做酸性介质的 HCl 的物质的量为0.4ml×3=1.2ml;
(3)根据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可知,Cl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Fe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3个KClO反应时共转移6个电子,用双线桥表示为;
(4)由反应2KClO3+4HCl=2ClO2↑+2KCl+Cl2↑+2H2O可知,4个HCl参加反应时,只有2个HCl做还原剂,HCl中的Cl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则0.2ml HCl 参加反应时,做还原剂的HCl为0.1ml,转移的电子数为0.1ml×NAml-1=0.1NA;
(5) ①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H2O、ClO-、NH、H+、N2、Cl-。其中 c(Cl-)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说明Cl-是生成物,则ClO-是反应物,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Cl-是还原产物,生成1个Cl-得到2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则NH是反应物、N2是生成物,N元素从-3价升高到0价,N2是氧化产物,生成1个N2失去6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O-+2 NH=3Cl-+N2+2H++3H2O,产物有H+,则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6) 消毒效率是用等物质的量的消毒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来比较的;等质量的ClO2(还原产物为Cl-)和K2FeO4[还原产物为Fe(OH)3],设质量为mg,n(ClO2)=,n(K2FeO4)=,ClO2→Cl-,所以 ClO2反应时转移电子,K2FeO4→Fe(OH)3,所以 K2FeO4反应时转移电子,则∶4.9,则它们的消毒能力之比为4.9。
22.①④⑦⑧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 D
【详解】
(1)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带电粒子可以是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①铝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
②酒精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
③CO2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
④稀 H2SO4中有自由移动的H+和,能导电;
⑤Ba(OH)2 固体中的Ba2+和OH−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
⑥氢氧化铁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⑦氨水中有自由移动的和OH−,能导电;
⑧熔融氢氧化钠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OH−,能导电;
综上所述,能导电的有①④⑦⑧。
(2)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渐滴加稀硫酸,首先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所以会看到红褐色沉淀,然后氢氧化铁沉淀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以看到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
(3)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所以是硫酸和NaOH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 = Na2SO4+2H2O 。
(4)危险品标识是向作业人员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它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警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处置。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但腐蚀性更应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所以最适合贴上的标签是腐蚀品,故选D。
(5)①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3H2↑。
②醋酸溶液和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CO2,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里不能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 =CH3COO−+ H2O+ CO2↑。
23.①②④⑤⑥
【分析】
依据仪器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作答。
【详解】
①试管加热时要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①项正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要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②项正确;
③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大的砝码,③项错误;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是为防止爆炸要验纯,④项正确;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⑤项正确;
⑥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⑥项正确;
⑦配制稀硫酸时,先加适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再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烧杯中,⑦项错误;
则正确的有①②④⑤⑥。
24.d c 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下 安全瓶 蒸馏 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 ℃),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解析】
(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故答案为d;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故答案为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下;
(5)连接有长玻璃导管的装置B与外界大气连通,能起到安全瓶的作用,防止倒吸。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故答案为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点睛】考查有机物的合成,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掌握物质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方案,结合题目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核心所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31实验方案设计探究实验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小组研究AgCl的溶解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24无机实验综合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03实验安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