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同步 表格式教案
【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3单元第6课时 练习三(表格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3单元第6课时 练习三(表格式教案),共6页。
北师六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练习三课题练习三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7至38页内容,是本单元的练习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和欣赏与设计四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内容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知识和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变换思想。同时,六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等特点,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策略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本课教学。2.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整理。3.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37、38页教学目标1.对有关图形的运动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图形的旋转与平移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并且明白了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大家试着归纳整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吧。生独立完成。 知识网络 师: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梳理本单元的知识重难点。师:大家还可以利用以下表格进行归纳。 生1: 生2: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以上是我们进行单元复习的好方法哦!师:那么同学们对图形的运动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一起来检测一下吧。1.教材第37页“练习三”第1题 课件出示第1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方格纸上所画的图形,找出变换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再自主完成教材中填空内容。 质疑:从第(2)小题的填空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小结:图形A和图形C相差180度。这两个图形绕同一点一个顺时针旋转90度,另一个逆时针旋转90度,就会重合。 2.教材第37页“练习三”第2题 出示第2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图,想一想,笑笑是如何把图1变成图2的?师:图1是由4个相同的小图形组成的;这4个小图形通过左右平移或上下平移,都可以得到图形2.3.自主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三”第3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师讲授过程。 自主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三”第4题和第5题 师:大家先审清题意,再独立画一画。 5.拓展练习 观察教材第38页“练习三”第6题师:最后一个图形是如何得到的?大家可以剪一个正六边形,然后按教材上的步骤,在纸上画一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让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评 补 栏课堂练习小小设计师:设计美丽的图案。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板书设计练习三 图形的运动: 平移、旋转 、 轴对称 设计图案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优点:学生整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相关知识,讲解自己整理的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作品,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在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梳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把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方式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从运动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生活结合,实现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缺点:虽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直观形象的素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毕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教材第37页的情境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回答教材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有些学生面对类似问题常常会有不知从何着手的感觉,也有些学生心里明白,然而表述上有困难。教学时处理稍显仓促。改进措施:掌握知识、构建网络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借助模型说一说图形的变换过程,再鼓励他们进行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