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01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02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共14页。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土壤污染只危害农作物

    C沙尘暴现象属于大气污染 D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的污染物较发展中国家更多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甚至流入海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2018年环境日主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俗称白色污染②无法回收利用

    ③大都难以降解④仅造成视觉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我们能为“美丽中国”做的有(  

    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②参加植树活动

    ③使用塑料袋购物④分类投放垃圾

    A①③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江苏省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江苏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①海上石油泄漏②当地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

    ③洋流携带而来④当地生产污染物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治理江苏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加强宣传、立法和管理④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主要有(  

    ①通过大气污染②通过水体污染③通过土壤污染④通过食物链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有关固体废弃物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大气污染

    B有机固体废弃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C垃圾焚烧处理时,可能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D垃圾填埋后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9下列措施中,最能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的是(  

    A将固体废弃物选择妥当的地方堆放 B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将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处理 D将固体废弃物弃入公海

    2021·全国·模拟预测)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创造性地将低洼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方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结合垛田农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B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C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1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洪涝干旱 D土地污染

    12从环境、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垛田农业最适宜发展(  

    A休闲观光旅游 B芋头叶编织

    C鱼类深加工 D水禽类养殖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联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要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收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修建道路 B人口迁徙 C封山育林 D开采矿产

    1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相互协调

    15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这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掠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弃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资源枯竭 C地震 D温室效应

    1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B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

    18.(2021·浙江·高二期中)下图为海洋权益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数码所代表的海域,正确的是(  

    A①是领海 B②是专属经济区

    C③毗连区 D④是内水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十三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0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区域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 B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

    C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各区域差异较大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9年7月11日是第十五个中国“航海日”。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我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中面积最大的是(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22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具有的国情是(  

    ①人均海域相对较小②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退制

    ③海洋划界问题已经解决④部分岛屿归属存在争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  

    A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本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

    C本国管辖的毗连区 D以上都是

    24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各国往往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积极争取主动,通过武力解决

    ②通过友好协商,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③先搁置,等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后,再与其一决雌雄

    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5.(2021·北京·101中学高二期末)读下图,回答关于图中各序号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①-内水 B②-毗连区

    C③-专属经济区 D④-领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把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附近工厂污染源除外):____、____、____。

    (2)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3)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27.(2018·云南·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一期中)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系统,B表示____系统,C表示____系统,D表示人的管理和调控。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____,经济持续发展是____,社会持续发展是____

    3依据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原则,目前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是____国家,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是____国家,其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2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菲律宾参议院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为菲属岛屿,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将上述岛礁划入菲领海基线范围。2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菲律宾议院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为菲属岛屿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材料二 黄岩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海洋权益的划分示意图

    (1)图甲中群岛,按行政区域划分,属于我国海南省管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为_____,B为_____,C为_____。他国可以享有无害通过权的区域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岛屿的归属一般遵循先占原则,主权国家的一个小岛,可以享有的专属经济区面积至少约为_______平方海里。

    (4)试分析,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材料二: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例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法国

    8.39%

    4.19%

    26.954

    11.5%

    4.3倍

    11.5倍

    7.7倍

    (1)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3)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D    2D

    【分析】1.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类型,环境问题不只是环境污染,A错误;土壤污染不只是危害农作物,污染物还可以通过食物转移给人类,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B错误;沙尘暴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属于生态破坏,C错误;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缩小、森林生物量减小,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下降,D正确。故选D

    2.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上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将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上发展中国家的治理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因此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叙述错误,D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3A    4B

    【分析】3.一次性塑料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大都难以降解,某些塑料制品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回收利用。该污染物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可能会对水、土壤、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①③正确,②④错误。即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4.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参加植树活动、分类投放垃圾都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事情,而使用塑料购物袋会加剧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①②④正确,错误,即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5D    6B

    【分析】5海上石油泄漏会导致污染由海洋向陆地减弱,与题不符,①错;江苏沿海污染由西向东减轻,主要是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②④对;洋流沿海岸线南北流动,图中污染由西向东扩散,不是洋流携带来的污染物,③错。故选D

    6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宣传、立法和管理可以治理江苏沿海的污染,①③正确;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产养殖的做法不现实,②④错误。故选B

    7D    8D    9B

    【分析】7.根据示意图可直接得出结论。固体废弃物通过大气、水、土壤进行传播,最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8.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大气污染,排除A。有机固体废弃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排除B。垃圾焚烧处理时,会产生烟尘可能造成大气二次污染,排除C。垃圾填埋处理后,会逸出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9.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数量,有效降低污染危害,B正确。堆放会占用土地,随雨水下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排除A。将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排除C。将固体废弃物弃入公海会导致水污染,排除D。故选B

    10B     11C    12A

    【分析】10.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属于经济效益不属于生态效益,A错误;由图可知,当地种植业与水产业之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B正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也属于经济效益,C错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B

    1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江苏兴化,该地区土地不易出现盐碱化,A错误;当地属于平原地形,水土流失问题不突出,B错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及当地地势低洼,导致本区旱涝灾害较多,而本区形成的垛田与河塘有利于防洪和抗旱,C正确;当地的土地污染问题不突出,垛田模式并不是为了减轻当地的土地的污染问题,而是为了适应兴化当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D错误。故选:C

    12.从环境、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既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正确。芋头叶编织的经济效益比休闲观光旅游价值低,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BCD错误。故选:A

    13D    14C    15A

    【分析】13.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如开采矿产、砍伐森林等,D项正确。修建道路、人口迁徙和封山育林都不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其中修建道路是人类利用资源资源改造环境;人口迁徙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举措;封山育林是人类改善自然环境的措施,C项错误。ABC项错误。故选D

    14.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消耗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若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或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则会产生环境问题,A项错误,C项正确。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B项错误。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可以实现人地协调的,D项错误。故选C

    15.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错误。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很容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错误。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入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②③正确。即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6C    17D

    【分析】16.由材料可知,牧童经济是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是不合理的经济模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ABD项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一种形式,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项正确。故选C

    17牧童经济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经济模式,A项错误。牧童经济是低投入、低产出的模式,B项错误。牧童经济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C项错误。牧童经济是掠夺式、破坏式的经济模式,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D项正确。故选D

    18.C

    【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可知,图中位于领海基线以内,属于内水;图中位于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属于领海;图中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领海之外邻接领海的水域,属于毗连区;图中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属于专属经济区。由此判断,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9C    20C

    【分析】19.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的,即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C项正确,故选:C

    20.四类主体功能区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如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的自然特征、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间差异较大,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区域内部特征不会完全一致,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21C    22C

    【分析】21本题考查有关海洋主权的相关概念。内海(内水)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所有水域。领海领海基线向海一侧宽度不超过1 2海里的海域。毗连区沿海国在与其领海远离陆地一侧毗连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即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4海里的海域。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外侧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故我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中面积最大的是专属经济区,C正确故选C

    22我国可主张主权的海域面积虽然较大,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海域面积小,①正确。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②错误。海洋划界问题还存在争端,③错误。部分岛屿归属存在争议,④正确。故选C

    23D    24C

    【分析】23.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包括了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4争议应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不应使用武力,这样才有利于国家之间关系的长久发展,错误,正确。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之后,也应该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磋商,不应该一决雌雄,错误。遇到侵犯我国海疆的行为,我们要坚决还击,保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正确。故本题选C

    25.A

    【详解】图中区域为陆地海岸线至领海基线范围内的区域,属于内水,A正确。区域为领海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区域,属于领海,B错误。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区域的范围小于专属经济区,才是专属经济区,CD错误。故选A

    26.(1)C;来自岸上和水上的生活废弃物的污染由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

    (2)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活动的管理手段。

    (3)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分析】第(1)题,C地位于AB的下游,污染最严重。造成河流污染的污染源除工厂外,还有沿岸生活废弃物、河上运输、酸雨等。

    第(2)题,因为有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单靠技术就能解决的,所以必须借助管理的手段,比如加强环保立法、宣传环保意识等。

    第(3)题,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以达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的目的。

    27.1    社会    经济    生态   

    2    基础    条件    目的   

    3    发展中    发达   

    【分析】(1根据ABC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如AB提供劳动力、科技,向C排放生活废弃物可推知,A表示社会系统,B表示经济系统,C表示生态系统。

    2根据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各个系统的基本内涵和作用可知: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效益、节能和减少废物,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是目的。

    3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在过去的200年内,获取了地球更多的资源。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量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而且在治理污染上,发达国家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所以发达国家以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28.(1)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

    (2)内水 领海 专属经济区 C

    (3)126000 

    (4)①交通优势: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②资源优势: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

    【分析】1)海南省行政区域除海南岛外,还包括南海广大海域及其中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2)本题考查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洋权益基本概念。A位于领海基线靠陆地一侧,为内水;B位于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范围之内,为领海,C为领海基线以外200海里范围之内,为专属经济区,该区域他国可以享有无害通过权。

    3)海岛专属经济区测算原则:以海岛为中心点半径为200海里范围面积=πr²,可计算出约126 000平方海里。

    4)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交通和资源优势:交通优势表现为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资源优势表现为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

    29.(1)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紧迫的环境危机。

    (2)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

    【分析】(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要从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不足,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经济发展快,但紧迫的环境危机,故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我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能源储量、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以及单位产值能耗来分析。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经济相对落后,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3)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的现状,主要从节流角度,改进能源措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减少传统产业;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减少能源的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综合测试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