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开元盛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本课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声名显赫。本课则揭开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是“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介绍了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治理措施以及“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等内容;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第三目是“开元盛世”,介绍了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以及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的局面。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历史兴趣应该很高。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时空观念1.了解唐朝的建立。2.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史料实证指导学生识读唐太宗像、李世民打天下时的坐骑之一——飒露紫、《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武则天像等,掌握唐朝繁盛时期的史实。历史解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历史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家国情怀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教学重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教学难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2.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课前准备1.教材: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好教案与学案,设计与教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1.情景创设法:本课因为涉及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影视题材,对这三位皇帝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归纳法:本课主要讲了三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4.阅读理解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通过材料的分析理解,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分析。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教师讲述]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绘画反映的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时代,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朝。[教师过渡]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学生可以领悟和感受到唐朝充满朝气和开放的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主动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二、讲授新课第一目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教师提问]哪一位同学把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说一下?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公元618年建立。学生2:李渊。学生3:长安。[图片展示]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建立的时间:公元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教师讲述]随后,唐朝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展示图片]唐太宗像[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这一皇帝是谁?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唐太宗。[教师过渡]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年号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贞观。(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学生可以了解唐太宗登上皇位的概况,对唐太宗有个直观的印象。)[提出问题]唐太宗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贞观之治”。[史料阅读]展示史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引用的?(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1)唐太宗。(2)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三人小组探究活动]“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把讨论结果在写学习卡上,教师指导)(1)主观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有敢于直言的魏征,有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有敢于决断的杜如晦,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④在边疆管理上,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教师分析之后,把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展示出来。(设计意图:通过三人小组探究活动,利用小组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图片展示]房玄龄(579—648)[教师讲述]这是清殿藏本的房玄龄像,他出生在579年,卒于648年,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谏臣。[教师讲述]唐太宗实施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教师课堂随机检测: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预设题目]1.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什么?2.李世民的年号是什么?他开创的唐朝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他在位期间,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谁?哪一位大臣善于谋略,哪一位大臣敢于决断?3.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什么制度?4.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2.年号:“贞观”;局面:“贞观之治”;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3.三省六部制。4.进士科。(设计意图: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单独回答问题,以检测学生对第一目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目 女皇帝武则天[教师过渡][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武则天。[教师提问]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本目学习的主要内容,以便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出问题]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在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学生2:在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学生3: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教师过渡]有人说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也有人说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皆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元盛世”,看看是否如此。第三目 “开元盛世”[史料阅读]材料一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材料二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提出问题]请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探究活动]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2)具体措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设计意图:设计探究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能力,从而学会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心得;通过教师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总结力,做到史论结合,逐步形成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探究活动]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完成如下表格。 皇帝内容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 经济 用人 形成局面 学生组建三人小组,谈论分析内容。[教师补充总结] 皇帝内容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形成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并概括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能够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总结第二目的内容。[教师提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策略对当今我国的国家治理带来怎样的启示?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2)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唐朝的建立以及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理措施,以及他们统治时期的治世局面。板书设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618年(2)建立者:李渊(3)都城:长安2.唐太宗治国方略(1)从善如流,知人善用(2)革新措施3.“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建周称帝:690年2.治国举措与功绩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登基2.改革措施3.“开元盛世” 教学反思本课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列表格的形式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理措施进行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由于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重要,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调整教育策略。 武 则 天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城,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过程,教师小結,板书设计,说得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