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 )(1)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O,平分,,则的度数是( )A. B. C. D.3、如图,AB∥CD,AE∥CF,∠C=131°,则∠A=( )A.39° B.41° C.49° D.5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位角相等B.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5、如图,射线AB的方向是北偏东70°,射线AC的方向是南偏西30°,则∠BAC的度数是( )A.100° B.140° C.160° D.105°6、下面的四个图形中,能够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图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对顶角相等8、如图,与交于点,与互余,,则的度数为( )A. B. C. D.9、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补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10、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28°,则∠2=( )A.62° B.58° C.52° D.48°第Ⅱ卷(非选择题 10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公园绿化时,需要把管道l中的水引到A,B两处.工人师傅设计了一种又快又节省材料的方案如下:画法:如图,(1)连接AB;(2)过点A画线段直线l于点C,所以线段AB和线段AC即为所求.请回答:工人师傅的画图依据是______.2、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3、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COF=36°,则∠BOD的大小为 _____.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E,若∠CEF=58°,则∠BED的度数为______. 5、如图,把一条两边边沿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若,则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完成下面推理填空:已知:如图,△ABC中,点D是AB上一点,点E是AC上一点,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D,DE,EF,若∠1=∠F,CD∥EF,求证:∠EDB+∠ABC=180°.证明:∵CD∥EF(已知),∴∠F=∠BCD( ),∵∠1=∠F(已知),∴ = ( ),∴ ∥ ( ),∴∠EDB+∠ABC=180°(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OF⊥CD.(1)若∠AOF=50°,求∠BOE的度数;(2)若∠BOD:∠BOE=1:4,求∠AOF的度数.3、请你补全证明过程或推理依据: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点E、F分别在边CD两方的延长线上,连接FA,若∠2+∠3=180°,∠B=∠1.求证:∠4=∠F.证明:∵点E在CD的延长线上(已知)∴∠2+∠ =180°(平角定义)又∵∠2+∠3=180°(已知)∴∠3=∠ ( )又∵∠B=∠1(已知)∴∠B=∠ (等量代换)∴ABFD( )∴∠4=∠F(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过点O画,O为垂足,求的度数.5、已知A,B,C三点如图所示,(1)画直线,线段,射线,过点C画的垂线段;(2)若线段,,,,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以得到C点到的距离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1)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2)不正确;平面内,平行具有传递性,故(3)正确;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同位角(内错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4)正确,∴正确的有(1)、(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理解平行线公理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C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求得∠BO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OA平分∠EOC,∠EOC=100°,∴∠AOC=∠EOC=50°,∴∠BOC=180°﹣∠AOC=1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邻补角.能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3、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D,∠C=131°,∴∠1 =180°-∠C=4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E∥CF,∴∠A=∠C=4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垂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公理依次判断.【详解】解:A. 同位角不一定相等,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该项不符合题意;D.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故该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语句的判断,正确掌握同位角的定义、垂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公理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含义先求解 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标注字母, 射线AB的方向是北偏东70°,射线AC的方向是南偏西30°, 而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关系,垂直的定义,方位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和差与方位角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第一个、第二个图不能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第三个、第四个图可以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学生比较难区分平移、旋转或翻转.7、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对顶角的性质,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该选项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该选项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该选项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D. 对顶角相等,故该选项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的判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分析】先由与互余,求解 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详解】解:与互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互余的含义,角的和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掌握“两个角互余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A是假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B是真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故C是假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故D是假命题;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熟练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解析】【分析】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垂线段最短即可判断.【详解】解:由于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故连接AB,由于垂线段最短可知,过点A作AC⊥直线l于点C,此时AC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垂线段最短,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 垂线 垂足【解析】略3、18°##18度【解析】【分析】根据直角的定义可得∠COE=90°,然后求出∠E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然后根据∠AOC=∠AOF﹣∠COF求出∠AO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详解】解:∵∠COE是直角,∴∠COE=90°,∵∠COF=36°,∴∠EOF=∠COE﹣∠COF=90°﹣36°=54°,∵OF平分∠AOE,∴∠AOF=∠EOF=54°,∴∠AOC=∠AOF﹣∠COF=54°﹣36°=18°,∴∠BOD=∠AOC=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与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32°【解析】略5、62°##62度【解析】【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利用平角等于180°,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纸片两边平行,∴由折叠的性质可知,,∴,∴=62°.故答案为:6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三、解答题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BCD,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填空即可的得出答案.【详解】证明:∵CD∥EF(已知),∴∠F=∠D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F(已知),∴∠1=∠BCD(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B+∠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BCD,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2、 (1)∠BOE=70°;(2)∠AOF=70°.【解析】【分析】(1)根据补角,余角的关系,可得∠BO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2)根据邻补角,可得关于x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AOC,再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答案.(1)解:∵OF⊥CD,∴∠COF=90°,∵∠AOF=50°,∴∠AOC=40°,∴∠BOC=140°,∵OE平分∠BOC,∴∠BOE=∠BOC=70°;(2)解:∠BOD:∠BOE=1:4,设∠BOD=∠AOC=x,∠BOE=∠COE=4x.∵∠AOC与∠BOC是邻补角,∴∠AOC+∠BOC=180°,即x+4x+4x=180°,解得x=20°.∵∠AOC与∠AOF互为余角,∴∠AOF=90°-∠AOC=90°-20°=7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利用邻补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3、见解析【解析】【分析】证明∠4=∠F转化为证明AB∥FD.欲证AB∥CD,可证∠B=∠3.由题知∠B=∠1,转化为证明∠3=∠1.欲证∠3=∠1,可证AD∥BC.根据∠2+∠3=180°,∠2+∠1=180°,则可证AD∥BC.【详解】解:证明:∵点E在CD的延长线上(已知),∴∠2+∠1=180°(平角定义).又∵∠2+∠3=180°(已知),∴∠3=∠1(同角的补角相等).又∵∠B=∠1(已知),∴∠B=∠3(等量代换).∴AB∥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同角的补角的相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4、20°或160°【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根据对顶角和垂线的定义分别求解.【详解】解:如图:∵∠AOC=70°,∴∠BOC=180°-70°=110°,∵EO⊥CD,∴∠BOE=∠BOC-∠COE=20°;如图,∵∠AOC=70°,∴∠BOD=70°,∵EO⊥CD,∴∠BOE=∠BOD+∠DOE=160°;综上:∠BOE的度数为20°或160°.【点睛】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 (1)作图见解析(2)【解析】【分析】(1)过画直线 连接 以为端点画射线 再利用三角尺过作 垂足为 从而可得答案;(2)先求解的面积为6,再利用 再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1)解:如图,直线 线段射线 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直线,线段,射线,垂线段.(2)解: 解得: 所以C点到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画直线,线段,射线,垂线段,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掌握“简单几何图形的作图及利用等面积法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是,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