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八、探索乐园优质ppt课件
展开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用集合图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事例,经历用集合图表示并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用集合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点:
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导入:你知道我们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我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答案: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调查本班人数情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这节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
1.用集合图表示人数。
(1)出示例题1:六一班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有18名。
①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怎样用图表示?
预设答案:
用图表示:
这种图表示包含关系。
女生是全班同学中的一部分,全班同学中包含女生。
②图中哪部分表示男生人数呢?
预设答案:图中绿色部分表示男生人数。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用图表示数量关系,识别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2)六一班有18名学生参加数学小组,12名学生参加合唱小组,这些学生每人只参加了一个小组。六一班既没有参加数学小组,也没有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有多少名?
①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预设答案: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班学生,可以画图表示上面的问题。
②图中蓝色部分表示哪部分学生?
预设答案:表示既没有参加数学小组,也没有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
列式计算:40-18-12=10(名)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示数量关系,体会从感受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
(3)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六一班学生参加了两项比赛。有18名学生参加田径比赛,10名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其中有8名学生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篮球比赛,六一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
①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答案:有18名学生参加田径比赛,10名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其中有8名学生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篮球比赛。
所求的问题是:六一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
②小组讨论:有8名同学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篮球比赛是什么意思?
预设答案:这8名同学参加了这两项比赛。参赛同学中有的只参加了田径比赛,有的只参加了篮球比赛,还有的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设计意图:问题难度加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从题中了解信息,为学会用图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③小组讨论:你能用集合图来表示参赛同学间的关系吗?
预设答案:我用两个圆分别表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就是这两个圆重叠的部分。重叠的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集合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④你会列式解答吗?
预设答案:
六一班参加比赛的学生共有:18+10-8=20(名)
为什么要减去8?
预设答案:把两项比赛的人数相加,有8名学生是算了两次,所以要减去8。
设计意图:学会根据集合图,列出算式并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怎样解决这类包含、排斥问题?
预设答案:在计算包含、排斥问题时,一般用画图的方法。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重叠部分=两部分之和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并展示小结内容.
设计意图:对解决这类问题进行方法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一做。
(1)如图,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分析:用这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减去重叠部分的正方形的面积。
解:12×6+10×6-4×4=140(平方厘米)
答: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某班有40名同学,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每个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解:先画集合图:
绿色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的人数。
40-15-18=7(人)
答:有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掌握新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3)四年级一班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优”的有15人,数学得“优”的有17人,老师请得“优”的同学都站起来,数了数有24人。两科都得“优”的有几人?
画集合图:
思路一:根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重叠部分=两部分之和”,可以求出两科都得“优”的人数。
解:15+17-24=8(人)
答:两科都得“优”的有8人。
思路二:先求只有数学得“优”的人数,再求两科都得“优”的人数。
解:17-(24-15)=8(人)
答:两科都得“优”的有8人。
思路三:先求只有语文得“优”的人数,再求两科都得“优”的人数。
15-(24-17)=8(人)
答:两科都得“优”的有8人。
设计意图:练习题循序渐进,难度逐渐加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结。
(1)在解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可以借助集合图来解答,使问题简单化。
(2)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可以借助图形找出哪些是重复的,找出解答方法。
(3)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重叠部分=两部分之和。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并展示小结内容.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加以总结,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能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有清晰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某小学三年级四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8人,参加书法小组的有29人,有1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这个班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画集合图
思路一:美术小组人数+书法小组人数-重叠部分人数=一共的人数。
解:28+29-12=45(人)
答: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一共有45人。
思路二:先求只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再求一共的人数。
解:28-12+29=45(人)
答: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一共有45人。
思路三:先求只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再求一共的人数。
解:29-12+28=45(人)
答: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一共有45人。
思路四:先求只参加书法小组和只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再求一共的人数。
解:(29-12)+(28-12)+12=45(人)
答: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一共有45人。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2.把长38厘米和53厘米的两根铁条焊接成一根铁条,已知焊接部分长4厘米。焊接后这根铁条有多长?
分析:先画图表示
两根铁条的长度和减去焊接部分就是焊接后铁条的长度。
解:38+53-4=87(厘米)
答:焊接后这根铁条有87厘米。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练习,以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所学。
- 某年级有320人,其中参加篮球比赛的有92人,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145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37人。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这两项比赛?
分析:先画集合图
先求参加比赛的总人数,再求没有参加比赛的人数。
解:92+145-37=200(人)
320-200=120(人)
答:有120人没有参加这两项比赛。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
1.在解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可以借助集合图来解答,使问题简单化。
2.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可以借助图形找出哪些是重复的,找出解答方法。
3.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重叠部分=两部分之和。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并回答,最后教师展示PPT.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八 探索乐园授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八、探索乐园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八、探索乐园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八探索乐园第1课时用集合表示事物课件pptx、八探索乐园第1课时用集合表示事物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九探索乐园第1课时找规律课件pptx、九探索乐园第1课时找规律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