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0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02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共7页。

     

    教学

    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做错了事情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重点

    难点

    1.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两则故事。诵读中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 苗 助 长

    [2]?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句导读:心理描写。巴望这个词写出了这个人对禾苗快点长高的期盼,为下文做好铺垫。]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jiāo)地转来转去,[3]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这个人看到禾苗长得慢很着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jīn)()力尽[4][句导读:往高里拔是这个人想出的帮助禾苗长高的方法。筋疲力尽写这个人干得很辛苦。]

    段导读:写这个人用往上拔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jié)[句导读:语言描写。没白费说明这个人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

    段导读:写这个人对自己的劳动很满意。

      第二部分(23自然段):写这个人帮禾苗长高并对自己的劳动很满意。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句导读:结尾点题,说明道理:做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

    段导读:写禾苗都枯死了。

      第三部分(4自然段):写禾苗都枯死了。  

    亡 羊 补 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lónɡ)钻进去,把羊叼走了。[句导读:交代羊丢失的原因——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段导读:写放羊人丢了一只羊。

    [5]?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段导读:写街坊劝他把羊圈的窟窿堵上。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段导读:写他不听街坊的劝告。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放羊人丢了一只羊,但是他没听街坊的劝告把窟窿堵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段导读:写他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6]?他很后悔(huǐ)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句导读:结尾点题——犯了错误,要认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放羊人在丢了第二只羊的情况下把羊圈修补好就再也没丢羊。

    1. 学习寓言《揠苗助长》。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寓意。

    生字卡片、课件。

     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1.同学们,你们听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引出题目)《揠苗助长》。(板书题目:揠苗助长)

    2.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一般是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指包含着某种意思

    3.题目分析,的意思是什么知道吗?一样吗?想一想拔萝卜时是怎样做的?(从土里拔出来)那么揠苗是把禾苗从土里拔出来吗?揠的意思其实是轻轻地往上一提。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能说说吗?

     初读课文

    1.初读思考:读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题目中的在这里读 zhǎng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书写指导

    ,的偏旁是不是广;按照上下结构书写,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注意部首不要写成

    5.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6.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指名读生字)

     理解《揠苗助长》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让学生找出句子并板书:巴望禾苗长快些。

    巴望:十分渴望。(让同学们讨论是否能用盼望希望代替)

    天天:每天。

    情景创设:太阳晒得火辣辣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刮风下雨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十分繁忙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让学生找出句子并板书:想办法帮他们长。

    自言自语什么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 农夫在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指名表演农夫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样子。

    词语训练: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 转来转去 无边无际  自由自在

    2.再次默读课文,种田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用  画出来。(板书: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解释词语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练习用筋疲力尽造句。

    (上次旅游时爬的山非常陡峭,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

    农夫认为他的力气总算没白,禾苗长了一大截,结果是这样吗?(不是,禾苗都枯死了。)想一想:禾苗为什么会枯死呢?(因为农夫把禾苗拔高,使禾苗的根系离开了土壤,失去了汲取养分的能力,所以枯死了。)(板书:枯死了)

    3.现在大家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了吗?(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4.此时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杀鸡取卵。)

     说出寓意

    老师提问,学生讨论交流寓言的寓意。

    :为什么禾苗没有按照他的意愿长高呢?

    预设:因为把禾苗拔死了。

    提问:禾苗怎样才能长大?

    预设: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

    总结:这就是禾苗的生长规律。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板书: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作业布置

    揠苗助长这种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文学体裁叫寓言(板书:寓言)。课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多多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yàn)   ( )

    (jiāo  qiáo)  ( zhāi )

    2.解释下列词语。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自言自语:自己对着自己说话。

    3.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用加点的字造句)

    我一边走一边唱。

    (2)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改为字句)

    禾苗被他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4.根据课文填空。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初读课文。教师在导入课文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感知文本,使阅读不再盲目,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自读课文。如果说初读课文是为了感知故事梗概,那么自读就是对阅读的更进一步了。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习寓言《亡羊补牢》。

    2.正确读写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亡羊补牢》,理解寓意。

    生字卡片、课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揠苗助长》,这节课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

    同学们谁知道寓言是什么?提问学生。(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寄托某个深刻的道理。)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质疑题目,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预设: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的……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预设:羊丢失了把羊圈补好。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说的真清楚,课前的预习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下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理解新字词,掌握多音字:(开火车读)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4.重点指导难写字。

    :不要丢掉第一笔点。

    钻、劝: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

    :注意与的区别,不要丢掉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点。

     精读课文,小组学习

    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现在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名学生读课文)

    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1.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次。)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板书: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

    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板书。(板书: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 结果——再也没丢)

    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补救),(为时不晚)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拓展延伸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板书: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3.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这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词的把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使学习变得开心、快乐。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思考。教师可以用具体的问题,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思,从而获得体验,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结果    再也没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揠苗助长
    巴望禾苗长快些
    想办法帮他们长
    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枯死了
    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读拼音,写词语。

     

     

     

     

     

     

     

     

    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在下面画

    ( ) ( ) ( )

    ( ) ( ) ( )

    3.根据描述,填写成语。

    一位家长,急于让自己的孩子成才,只要一有空,他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周一到周五,孩子在学校学了,回家来还要学钢琴,周六、周日还要上形体课、奥数。这位家长的做法把孩子累坏了,孩子经常生病,精神非常恍惚。这位家长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不过,现在孩子还小,我们要赶紧补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有一天,你看到了那个揠苗助长的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示例: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盲目行事,否则会出现问题。

    1.《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2.《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33,497,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 字词导读

    [2] 巴望:盼望;希望。

    [3] 焦急:非常着急。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4]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5] 街坊:同街巷的邻居。

    [6] 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接受:采纳。

    劝告:拿道理劝人。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