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课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换和利用-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4课 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1课 细胞增殖-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2课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细胞增值、分化、衰老和死亡 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1)
展开姓名: 班级
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单元检测
1.睡莲叶片的上表皮上的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此特点有利于睡莲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气孔关闭会导致睡莲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表现在( )
A. 叶绿体内C5的含量太低 B. 暗反应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数量不足
C. 水分解产生的氧气数量不足 D. 暗反应所需NADpH的数量不足
2.以下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B. 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需氧呼吸
C. 水稻生产中需要定期排水,有利于增强根系的需氧呼吸
D. 水果保鲜需要采用无氧、低温和干燥的方法
3.荔枝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其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标志着荔枝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荔枝果实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量减少
B. 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增强,会加快果实内糖的消耗
C. 在低温条件下储藏,可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
D. 荔枝果实衰老后,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会降低
4.园艺师常将李子、杏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描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 B. 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
C. 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 D. 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5.甲同学从某哺乳动物的胃液中分离到了一种酶。为探讨该酶的最适p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方案 | pH范围 | 温度 | 酶活性测定 | 最适pH |
A | 1~6 | 25℃ | 每间隔一个pH梯度进行酶活性测定 | 以pH对酶活性作图,酶活性最高时对应的pH为最适pH |
B | 1~14 | 25℃ | ||
C | 1~6 | 37℃ | ||
D | 1~14 | 37℃ |
A. A B. B C. C D. D
6.芦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可净化空气。芦荟夜晚气孔开放,通过PEP羧化酶固定CO2形成草酰乙酸(C4H4O5),再将其转变成苹果酸(C4H6O5)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里的苹果酸转化并释放出CO2 , CO2进入叶绿体通过卡尔文循环合成糖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夜晚气孔开放,芦荟能进行暗反应产生糖类
B. 芦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液泡和线粒体
C. 芦荟叶片内CO2固定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产物
D. 芦荟可能原产于炎热干旱地区,其气孔在夜晚和白天开放度不同是对炎热干旱环境的适应
7.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可能有DNA聚合酶
B.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的参与
C. 人体细胞产生的蛋白酶的最适pH均相同
D. 过氧化氢酶为H2O2的快速分解提供活化能
8.果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沉淀,防止浑浊,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
A.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特点 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特点
9.ATP是细胞内吸能与放能反应的“纽带”,下列有关此“纽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常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B. 葡萄糖氧化分解是放能反应,常与ATP的合成紧密联系
C. 剧烈运动时ATP水解速率大于ATP合成速率,平静状态时则相反
D.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10.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共有两个自变量: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
B. D点比B点CO2吸收量高原因是光照强度大
C. 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D. 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
11.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气氧化为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________合成为糖类.
12.根据如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 .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③产氢的阶段是________ .
④氧气参与________阶段的反应.
13.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 .
14.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有光条件下,b进入细胞后,在________ 中发生反应;①过程产生的[H]的作用是________ .
(2)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中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是__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__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
(4)白天若突然中断b的供应,过程②中的物质________ 会随之增加.
(5)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式 ________ .
15.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下列回答.
(1)图1中物质C、D、E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________ 、________ .
(2)图1中代谢过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释放,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填序号).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
(3)写出过程①②的总反应式:________ .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 ;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 .
16.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s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 , 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 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 和热能。
(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 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实)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 , 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
(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17.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表格填写.
探究题目:探究酿酒中引起糖类发酵的原因 | |||
酿酒原理 | (请用化学反应式回答)________ | ||
提出问题 | ________ | ||
作出假设 | ________ | ||
设计实验 | 控制变量 | 自变量 | ________ |
因变量 | ________ | ||
方法步骤 | 1、取2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1,2. 2、向1号试管加入2mL酵母细胞液,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 3、再向2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摇匀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 | ||
预期结果与结论 | 1、如果两只试管都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____ 2、如果只有1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____ 3、如果只有2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____ |
(I)在探索酶本质的过程中,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酿酒中的糖类发酵是整个酵母细胞而非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而化学家李比希则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II)实验室中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葡萄糖等.
18.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值异常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该过程借助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如图1所示),是光合作用伴随的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表1是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的实验结果.
表一 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
温度/O2变化量(mg/h)/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10 | ﹣0.5 | +3.0 | +4.0 |
20 | ﹣1 | +2.0 | +5.0 |
(1)据图1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_______ 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并产生________ .
(2)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________ 供应减少.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__ ,而光呼吸产生的________ 又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3)“Rubisco”是一种酶的名称,这种酶既能催化物质“C﹣C﹣C﹣C﹣C”和 O2反应,也能催化物质“C﹣C﹣C﹣C﹣C”和CO2反应,推测值________ (高、低)时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4)据表1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 若将该植物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的积累量为________ mg.
(5)研究人员还对玉米幼苗进行了探究,将玉米幼苗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黑暗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5mg;在充足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成葡萄糖 60mg.若呼吸作用的底物和光合作用的产物均为葡萄糖,则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为________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