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一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展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另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
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第一讲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春天”,阅读训练要素是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读到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读到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作者把花朵的
形状写活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让小瓢虫仿佛出现在
我的面前。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优美生动的语句,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了碧绿的大圆盘,让荷叶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了。
还等什么,快来试试吧!
一.走进单元主题阅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河北 邯郸)
鸽子
这只鸽子真可爱。它体态轻盈,全身覆盖着一层洁白的羽毛;翅膀宽大,底下还长着密密层层的细绒毛,呼扇起来还隐隐地会发出一点哨音;一双腿鲜红鲜红的,爪子又利又弯,可以牢牢地抓住东西;嘴又尖又长,对进犯的敌人会毫不留情;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时时刻刻都在注意周围发生的情况。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炯炯有神: 。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这段话抓住 、 、 、 、 、 等方面来描写鸽子的外形,突出了鸽子 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湖北 武汉)
翠鸟(节选)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泡泡。尽管机灵,还是难以逸脱翠乌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用“△”标出写翠鸟的动作的词。
2.从选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3.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 锋利——( )
4.选段具体描写了翠鸟( )的事,体现出翠鸟( )的特点。(填序号)
A.捕鱼 B.飞行 C.外表美丽 D.动作敏捷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重庆)
石榴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紧依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一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好像——( ) 扬名中外——( )
2.短文第3自然段写石榴成熟的样子。它的外皮先是 ,逐渐变得 , ,最后变成一半儿红, 。成熟的石榴籽儿的味道是 、 的。(5分)
3.关于文章第3~4自然段写的石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
A.石榴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紫,紫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紫。
B.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C.剥开成熟石榴的外皮,石榴子儿像玛瑙般一颗颗紧紧依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D.石榴子儿的味道是酸溜溜、甜津津的。放入口中嚼一嚼,让人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4.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得生动有趣,让我们可以想象出石榴熟透时 的样子。(2分)
5.文章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先写春天石榴抽枝、 ,再写夏天石榴 ,后写花谢以后石榴 。 (3分)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盐城)
垂柳(10分)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大地还是一片灰蒙蒙,而垂柳已将粒粒嫩绿的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丘陵山地,一旦经过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得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请把下列三组关联词,分别填入原文中的括号里。(3分)
虽然……但是…… 无论……还是…… 不但……而且……
2.“抽”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②(某些植物体)长出;③吸。短文中的“抽"应取第 种解释。(1分)
3.短文是从 、 、 三个方面介绍垂柳的。(3分)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性喜干燥。 ( )
(2)短文赞美了柳树的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
(3)柳树的用途很广泛,适应能力强。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南京)
秋(12分)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轰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这篇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美丽景色的?(2分)
花园: 田间: 果园: .
2.根据短文内容,选序号。(3分)
①小灯笼似的 ②玛瑙似的 ③珍珠似的 ④葫芦似的
( )山楂 ( )葡萄 ( )鸭梨 ( )柿子
3.“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句话把庄稼当作( )来写,写出了庄稼的( )和人们( )。(3分)
4.照样子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4分)
(1)优美的词语。(3分)
酸溜溜 .
五光十色 .
(2)优美的句子。(1分)
. 。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南通)
. (15分)
我们校园的围墙边,有一棵美丽的梧桐树。春天,梧桐树上那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芭,快活地出现在枝头。几阵春雨,枝头的芽苞都绽开了。点缀在布满美丽斑纹的树干上,特别可爱。夏天,当骄阳似火的时候,梧桐树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绿叶。透过绿叶,阳光变得斑斑点点,像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一阵秋风,抖落了几片树叶。从那时开始,梧桐树悄悄地落叶,枝头渐渐地稀疏了。那些手掌般的叶子,都偷偷躲在我们的课本中,摇身变成了书签。冬天到了,梧桐树无私地牺牲了一片片树叶,为了让更多的阳光照射大地。尽管寒风摇曳着它的枝干,可它并不感到孤单。你瞧,小朋友们正围着它,在阳光下谈笑、嬉戏……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A.美丽的校园 B.校园里的梧桐树 C.那一棵梧桐树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快活( ) 孤单( )
4.短文中的“我们的好朋友”指的是 。(1分)
你觉得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抄下来。(2分)
. 。
4.短文是按 顺序写梧桐树的。分别写了梧桐树 、 、 、
. 不同的景象。(5分)
5.用“ ”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 比作了 。
(2+2分)
7.短文第3自然段中,通过“密匝匝”一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2分)
. 。
8.你想对梧桐树说些什么? (2分)
. 。
(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淮安)
家乡的银梨树(14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穿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树!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3分)
(1)形状: .
(2)颜色:开始呈 ,后来 。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2分)
4.短文是按 顺序来写银梨树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 、
. 。(2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6.从文中选--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3分)
. 。
二、科学小品文阅读真题。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镇江)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子,没听说过吧?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 200 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 1-2 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科学家,常常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几张交响乐唱片。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就开始正式实验,在一块一亩大的稻田里,每天播放 25 分钟的交响乐。一个月以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另一块田里没有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茁壮,平均株高要超过 30 厘米。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有能预报地震的山芋藤,有能净化水体的水葫芦,还有会“咬人”的漆树。只要你仔细地去观察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植物世界,一定也会发现许多奇妙的植物。
1.本文是围绕___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
2.文中介绍了植物的哪些奇妙之处?请你连一连。
山芋 藤能吃虫
毛毡苔 能预报地震
水葫芦 会“咬人”
水稻 能净化水体
漆树 能听音乐
3.毛毡苔是怎样捕捉飞虫的?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四川成都)
马
①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②马的力气很大。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中的两个拉着马鞍(ān),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③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
④马很机灵。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⑤马还会关心主人呢。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ǎn)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⑥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老马识途”的意思是( )
A.马很老了,不认识回家的路。 B.马即使走很远的路,也能找到家。
2.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围绕这句话,文章写了马力气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特点。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马( )
A.喜欢和火车赛跑 B.奔跑速度快,耐力足 C.奔跑速度快,耐力不足
4.你认为还有什么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苏州)
①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②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逮蚊子,逮夜蛾。可是,一到冬天,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待绝粮。
③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找个山洞或屋檐进行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覚。它们一睡就是四五个月。
④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⑤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
⑥海参靠吃海底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夏天到了,原来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只会在海底下蠕动的海参,不能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⑦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等到冬天来临,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们又回到海底过冬的时候,海参又有了“粮食”,于是它们又醒过来了。
⑧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是在夏天,所以叫作“夏眠”。
⑨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的时候,它要“冬眠”;夏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二十个月。等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⑩动物在不利于自我生存的情况下,正是以睡眠的方式使自已的生命得以延续的。
1.从短文第⑨自然段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测蜗牛喜欢____的环境。 ( )
A.高温干燥 B.温暖潮湿 C.低温潮湿 D.任意一种
2.下列对短文第⑤到⑧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
A.海参靠吃海底的虫子维持生命。 B.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无法浮上海面。
C.夏天,海参吃不到虫子,所以“夏眠”。D.海参善于金蝉脱壳,这样能躲避敌人。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蝙蝠“冬眠”、海参“夏眠”一般要睡四五个月。 ( )
(2)冬天下雨的时候,蜗牛会推开大门出去逛。 ( )
(3)动物睡眠一般都在冬天,是为了解决食物缺乏的问题。 ( )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江苏 南通)
某景区的花坛旁竖着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提示语:“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恒。”
1.请从这则提示语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分)
( )——( ) ( )——( )
2.这则提示语想要告诉游客什么?(3分)
. 。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江苏 南京)
1.这张颐和园通票可以游览哪几个景点?(2.5分)
. 。
2.小明一家寒假想去颐和园游玩,他们准备8:30入园,18:00离园,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3分)
. .
. 。
(三)阅读有关港珠澳大桥的信息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材料二:
1.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时间是 年 月 日。
2.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 的跨海大桥,总长约 公里。其中,“港”指的是 ,“珠”指的是 ,“澳”指的是 。
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 )误(× )。
(1)夜间正价票价比日间正价票价贵。 ( )
(2)王阿姨晚上十点从珠海坐穿梭巴士去香港,应该买夜间正价票。 ( )
(3)8岁的乐乐和爸爸从香港坐穿梭巴士去珠海,爸爸为他买了一张优惠票。( )
三、国学经典阅读真题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福建泉州)
忆江南
. ,风景旧曾语。
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
能不忆江南?
1.本首词的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2.“谙”的读音是( ),意思是( )。(2分)
A.yīn B.àn C.黑暗 D.熟悉
3.这首词描绘了 (季节) (地方)的美好风光。(2分)
4.从“能不忆江南”这个 句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 )。(多选)(3分)
A.我回忆不起江南 B.我不能不回忆江南
C.我怎么能忘记江南 D.我忘记了江南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选自民国课本
【注释】①汝: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儿/伸手/入瓶 B.儿伸/手入瓶
C.儿/伸手入/瓶 D.儿伸/手入/瓶
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果子太大 B.瓶口太小 C.取之握满 D.手痛心急
3.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是( )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
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
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
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用文章中的字词填一填。
两猫相斗,一只是______猫,另一只是______猫。它们在______上相斗。听,它们打斗的声音:___________;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不相下,结果______猫败______猫胜。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1)黄猫奋起逐之 A.追赶 B.强迫离开
(2)不敢复出 A.回答 B.再,重来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
A.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B.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C.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答案见下一页
三年级下册阅读真题名师解析(一)答案
一、
(一)
文中指鸽子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这只鸽子真可爱。
3.羽毛 翅膀 腿 爪子 嘴 眼睛 可爱。
(二)
蹬开 飞过去 叼起 贴着 飞远了 2.翠鸟 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机灵 锐利 4.AD
(三)
1.仿佛 驰名中外
2.青中带黄,黄中带红 一半儿黄 酸溜溜 甜津津的
3.A
4.拟人 果实饱满
5.长叶 开花 结果
(四)
1.不但;而且 虽然 但是 无论 还是 2.②
3.最早的报春使者 经济价值较高 生长习性
4.(1)× (2)√ (3)√
(五)
花园:美不胜收 田间:笑语欢歌 果园:硕果累累
2.② ③ ④ ①
3.人 丰收 丰收时的喜悦
4.(1) 甜丝丝 脆生生 红扑扑 万紫千红 千姿百态 笑语欢歌
(2)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六)
1.B
2.快乐 孤独
3.校园里的梧桐树
4.我们校园的围墙边,有一棵美丽的梧桐树。
5.时间 春 、 夏、秋、冬
6.叶子 手掌
7.感受到梧桐树的枝叶茂盛、浓密。
8.感谢你梧桐树,,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七)
1.(蒙蒙)的细雨 (甜润)的露珠 (婆娑)的绿叶 (银色)的海洋
2.(1)形状:扁圆扁圆
(2)颜色:开始呈淡绿色,后来 变黄 。
3.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时间 阳春三月、五月、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树
6.示例:清香。八月的桂花清香扑鼻。
二、
(一)
1.奇妙
2.山芋→能预报地震 毛毡苔→藤能吃虫 水葫芦→能净化水体
水稻→能听音乐 漆树→会“咬人”
3.毛毡苔的叶子上有 200 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 1-2 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二)1.B 2.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奔跑速度快 很机灵 关心主人 3.B 4.示例:我认为狗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狗特别忠诚,可以给人类看家护院。
(三)1.B 2.C 3.(1)√ (2)× (3)× 4.动物的睡眠
三、
(一)
1.(带走)一(留下) (短暂)一(永恒)
2.告诉游客不要摘花。
(二)
颐和园、德和园、文昌院、苏州街、佛香阁。2.不可以,颐和园寒假期间的开放时间是9:00~17:00,小明一家应按规定时间人园和离园。
(三)
1.2018 10 24
2.最长 55 香港 珠海 澳门
3.√ × √
四、
江南好 红胜火 绿如蓝 1.唐 白居易 2.BD 3.春天江南 4.反问 BC
(二)
1.A 2.C 3.B
【译文】
瓶中有水果。儿子伸手进到瓶子里去取,抓了满满一把,由于瓶口小,手无法拿出来,又被瓶口卡住十分疼痛,急得大哭起来。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点,那么你的手就可以拿出来了。
(三)
1.黄 白 屋 呼呼 耸毛竖尾 四目对射 白 黄 2.A B 3.B
【译文】
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它们在屋顶上打架,迎着呼呼的风鸣叫着,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它们四只眼睛对视着,两只猫不相上下。久而久之,白猫有点退缩了,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急忙跑入屋子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票价信息
*日间正价票价为58元,时间为6:00-23:59;
*夜间正价票价为63元,时间为0:00一5:59;
*儿童、老人、伤残人士等可购买5折优惠票,日间为29元,夜间为32元。
(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六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这是一份(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六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共15页。
(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三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这是一份(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三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四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这是一份(同步提优、寒假拔尖)部编版三语下第四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蚂蚁是靠来传递信号的?,第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