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综合提升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专题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综合复习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综合复习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A.4 g H2 B.71 g Cl2C.28 g N2 D.100 g H2O【解析】选A。A.V(H2)=×22.4 L·mol-1=44.8 L;B.V(Cl2)=22.4 L·mol-1×=22.4 L;C.V(N2)=22.4 L·mol-1×=22.4 L;D.100 g H2O的体积约为0.1 L,则体积最大的为A。2.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B.标准状况下,15 g SiO2的体积为5.6 LC.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7∶8D.相同质量的SiO2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解析】选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SiO2为固体,B项错误;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28∶32=7∶8,C项正确;SiO2和CO2的摩尔质量不同,D项错误。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解析】选C。由于12C18O和14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不等,因此密度不等,A项错误;1个12C18O分子中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中有14个中子,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即分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B项错误;12C18O和14N2均为14电子分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所具有的电子数相等,C项正确;每个12C18O和14N2分子内均有14个质子,由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等质量的两种分子所具有的质子数不相等,D项错误。4.(创新题)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完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 mL某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N×10-2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解析】选B。10 mL该Na2R溶液中含Na+的数目为N,Na2R的物质的量= mol,Na2R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0.01 L= mol·L-1。5.(2021·泰安高一检测)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 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在25 ℃,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AD.1.0 mol·L-1 CaCl2溶液中Cl数目为2NA【解析】选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或者由离子构成,不含有分子,因此1 mol任何物质不一定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故A错误;25 ℃,压强为1.01×105 Pa为常温常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因此不能用22.4 L·mol-1计算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物质的量为1 mol,1个CO2分子或O2分子均含有2个O原子,因此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2NA,故C正确;CaCl2溶液体积未知,不能求得其物质的量,则Cl的数目不能准确求得,故D错误。6.苹果中因含有戊酸戊酯(C10H20O2)而散发出苹果香味。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C10H20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C10H20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B.C10H20O2的摩尔质量为172 gC.1 mol C10H20O2中含有2 mol氧D.1 mol C10H20O2约含有1.204×1025个H原子【解析】选D。1 mol C10H20O2中含10 mol碳原子、20 mol H原子,故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0 mol×12 g·mol-1)∶(20 mol×1 g·mol-1)=6∶1,故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故C10H20O2的摩尔质量为172 g·mol-1,故B错误;指代不明,一个C10H20O2分子中含2个O原子,故1 mol C10H20O2中含有2 mol氧原子,故C错误;一个C10H20O2分子中含20个H原子,故1 mol C10H20O2约含有1.204×1025个H原子,故D正确。7.(新视角)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A.C2H4 B.CH4 C.CO2 D.NO【解析】选C。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的,故C正确。8.(新视角)(双选)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 mol N2,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1∶4B.右侧CO的质量为5.6 g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D.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 mol CO【解析】选A、C。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分子数之比为4∶1,A正确;右侧气体,质量为0.25 mol×28 g·mol-1=7 g,B错误;相同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C正确;若要使隔板处于容器中间,则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侧需再充入0.75 mol CO,D错误。9.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标准状况下,5.6 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2.4 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 )A.1∶1 B.1∶4 C.2∶1 D.2∶3【解析】选C。设O2和He的质量分别为x g和y g,则解得x=1.6,y=0.8,x∶y=1.6∶0.8=2∶1。10.(2021·衡阳高一检测)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 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B.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LC.Oa段只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解析】选C。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步进行: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由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小于从反应到开始产生二氧化碳阶段消耗的HCl,说明O点溶质为NaOH、Na2CO3;则Oa段发生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ab段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加入5 mol HCl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结合分析可知,O点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故A正确;由图可知,a点时开始生成气体,故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至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时,该阶段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 mol,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 mol×22.4 L·mol-1=44.8 L,故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Oa段发生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故C错误;加入5 mol HCl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NaCl)=n(H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n(NaCl),故n(NaOH)=n(HCl)=5 mol,所以c(NaOH)==2.5 mol·L-1,故D正确。11.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电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解析】选C。A.等物质的量的H2O和D2O含有的电子数之比为(1×2+8)∶(1×2+8)=1∶1,即相等;B.乙烯(C2H4)和丙烯(C3H6)的最简式相同,1 mol乙烯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6NA,1 mol C3H6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9NA,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含有的共价键数相同;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的物质的量相同,1 mol CO中含有6+8=14 mol质子,1 mol NO中含有7+8=15 mol质子,即同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D.2Fe+3Cl2===2FeCl3,2Al+3Cl2===2AlCl3,铁和铝等物质的量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12.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解析】选C。①M(S)===,正确;②n(S)== mol,正确;③S的摩尔质量=aNAg·mol-1,错误;④1个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a g硫原子含有的电子数=×NAmol-1×16=16,错误,故选C。13.(2021·泸州高一检测)下列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 g NaOH固体溶解在96 g水中B.将100 mL 10 mol·L-1的硫酸缓慢加入900 mL的水中,搅拌均匀C.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解在1 L水中D.将32.2 g Na2SO4·10H2O固体溶于适量水,然后加水至溶液体积为100 mL【解析】选D。A.将4 g NaOH固体(0.1 mol)溶解在96 g水中,溶液的体积并不是1 L。故浓度≠1 mol·L-1,错误;B.100 mL溶液+900 mL水混合不是1 L的溶液,浓度不是1 mol·L-1,错误;C.22.4 L标准状况下HCl为1 mo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1 L,即浓度不是1 mol·L-1,错误;D.32.2 g Na2SO4·10H2O为0.1 mol,c==1 mol·L-1,正确。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4 g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②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③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④18 g H2O中含的电子数为10NA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B。由于N2和CO的摩尔质量相等,都为28 g·mol-1,14 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原子总数为NA,①正确;一个O2分子中含16个电子,8 g O2中含电子数:×16×NA=4NA,②正确;NO2、CO2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故氧原子数必为分子总数的2倍,③正确;1个H2O分子中含10个电子,则18 g H2O中电子数为×10×NA=10NA,④正确。15.密度为d g·cm-3的溶液V mL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A.c= B.m=C.d= D.W%=%【解析】选D。用定义式检验A项:c=,其中n=,V的单位需要调整,即c=,A项正确;用定义式检验B项:m质=Wm液,其中m液=V·ρ,得m=dV×W%,B项正确;用公式c=检验C项和D项:即c=,d=,C项正确;W%=,D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16.(13分)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②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③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解析】(1)混合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8.96 L,则其物质的量n===0.4 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1;(2)设混合气体中 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根据混合物的质量为14.4 g可得:28x+44y=14.4①;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可得x+y=0.4②;解①②得:x=0.2,y=0.2;由于CO和CO2中均含1个碳原子,故0.2 mol CO和0.2 mol CO2中共含0.4 mol C原子即0.4NA个;(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则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浓硫酸干燥后,则在气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纯净的CO气体;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CO,而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②气球中的气体为CO,其体积V=nVm=0.2 mol×22.4 L·mol-1=4.48 L;③一个CO含有14个电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4=2.8 mol,电子总数为2.8NA个。答案:(1)36 g·mol-1 (2)0.4NA(3)①28 g·mol-1 ②4.48 L ③2.8NA17.(12分)(素养新思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用______(填仪器名称)配制100 mL、1.0 mol·L-1的盐酸;②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的量筒。A.100 mL B.200 mL C.500 mL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Vm=_____________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①容量瓶的选用要注意标明规格,故应用100 mL容量瓶;③因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反应Mg+2HCl===MgCl2+H2↑知,HCl可与0.005 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5 mol×24 g·mol-1=0.12 g。(1)本装置可与制氢气的装置联系,用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1=0.112 L=112 mL,考虑到室温时气体的体积大于此值,且仪器规格越接近实际测量值,误差越小,故选B。读数时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3)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导致氧化膜消耗盐酸且使镁的质量减小,从而放出H2的体积变小,则Vm偏小。答案:①100 mL容量瓶 ③0.12(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果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B 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液面相平(3)0.2V L·mol-1 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综合提升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共10页。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综合提升练铁的多样性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共7页。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阶段综合提升练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__物质的量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共8页。